用厚后弟強甫韻 其二
先皇親為扁溪庵
奎畫煌煌陽世南
多病安知年望九
歸耕何幸歲登三
新詩有弟聊相屬
前事無人與共談
作飲中仙殊不惡
何須苦淡學瞿聃
先皇親為扁溪庵
奎畫煌煌陽世南
多病安知年望九
歸耕何幸歲登三
新詩有弟聊相屬
前事無人與共談
作飲中仙殊不惡
何須苦淡學瞿聃
先皇曾親自為溪庵題寫匾額,御筆墨跡輝煌如同陽世南的書法。我多病之軀哪敢企望活到九十高齡,能歸田耕種又幸逢豐年實在幸運。有弟弟創作新詩與我相和,從前的往事卻無人可以共談。做個飲中仙也很不錯,何必苦苦學佛道那樣清苦淡泊。
扁:同'匾',匾額。
奎畫:指皇帝的墨跡,奎星為二十八宿之一,古以奎主文章,故用奎畫稱御書。
年望九:年齡接近九十歲。
歲登三:指年成豐收,五谷豐登。
屬(zhǔ):撰寫,這里指詩歌唱和。
瞿聃(qú dān):瞿曇(釋迦牟尼)與老聃(老子)的并稱,代指佛道兩家。
此詩或為南宋劉克莊晚年退居時所作。先皇當指宋理宗(或前朝皇帝),曾為其溪庵題匾。詩人晚年多病,歸耕田園卻遇豐年,與弟弟厚后(強甫)以詩唱和,詩中反映了其晚年閑適的生活狀態及超然的心境。
全詩圍繞歸耕生活與兄弟唱和展開,前半追憶先皇恩遇、感慨晚年幸事,后半寫與弟詩緣及生活態度,主旨在于表達對閑適晚年的滿足及對清苦修行的超脫,語言質樸,情感真摯。
夢回天際歸舟,夕陽正戀登臨地。寒鴉墜影,征帆催暝,行人斂避。甌脫浮家,廣居彈指,重樓煙閉。便呼春百鳥,伴人一霎,剛經雨、孤花淚。黃帽何時霧底。聽鳴蛙、夜涼歌吹。衣襟浥翠,沙洲雁落,四山云起。強琢春詞,愁滋凍草,暗生幽意。怕春風拂瘦,簾鉤獨冷,剩梅花比。
秋風木落響前林,獨有高人上古岑。我愧弗如羊叔子,峴山未敢一登臨!
上山采薇,薄暮苦饑。溪谷多風,霜露沾衣。野雉群雊,猴猿相追。還望故鄉,郁何壘壘。高山有崖,林木有枝。憂來無方,人莫之知。人生如寄,多憂何為。今我不樂,歲月如馳。湯湯川流,中有行舟。隨波轉薄,有似客游。策我良馬,被我輕裘。載馳載驅,聊以忘憂。有美一人,婉如清揚。妍姿巧笑,和媚心腸。知音識曲,善為樂方。哀弦微妙,清氣含芳。流鄭激楚,度宮中商。感心動耳,綺麗難忘。離鳥夕宿,在彼中洲。延頸鼓翼,悲鳴相求。眷然顧之,使我心愁。嗟爾昔人,休以忘憂。
嗷嗷南飛鴻,羽翼何莘莘。哀鳴衡山陽,落影湘水濱。歲晏道路長,雪霜多苦辛。豈無稻粱謀,畢弋如魚鱗。此雁欲誰比,正若羈旅人。古來瘴癘地,常有忠直臣。扁舟慎自將,勿重蛟鼉嗔。鵩鳥惡似鸮,端能伺承塵。東風發眾芳,宿莽熙陽春。雁歸君未歸,悵望汀洲蘋。
楚江南畔,甬水東邊。有一句子,不方不圓。四七二三,望風結舌。德山臨濟,退后垂涎。
老去何心悅盛華,觀書無奈眼昏花。但思載酒揚雄宅,細問三州二部家。
閒居春日賦,清興故人同。柳煙晴泣露,蘋浦暗生風。水牽殘影綠,花送斷香紅。祗恐青山暮,金樽綠酒空。
三宮杳靄夢魂勞,怕聽鵑聲夜半號。月照心愁深似海,風吹怨恨快如刀。仙游洞府三千里,老恨青天九萬高。卻恐久忘花外路,三宮杳靄夢魂勞。
伯茲雩婁,務學實著。三千之位,七十是預。匪善莫行,惟德乃據。紀干前書,式彰厥譽。
我亦歸來事隱淪,山靈已許不須嗔。乾坤風月無常主,要有當時領略人。
人生須作好男兒,德業從來貴及時。虛度光陰真可惜,幾時能聽老夫詩。
身閒居自僻,豈必在山阿。寒灸青藜火,行吟哨遍歌。詩能窮學士,酒亦病維摩。向晚西風急,何人著屐過。
引領蓬萊唐謫仙,湓江一別又經年。麟臺高躡三神路,狐筆方持千載權。壚裊新煙招我隱,驛催逸事仗誰傳。校旗猶識臨淮略,更待涼臺親簡編。去冬雪里拜箋題,曾說新除到殿西。劍棧云連吳壘火,函關日照漢封泥。剡藤幸有系書雁,錦柏難尋隔葉鸝。便是韓壇作曾筑,田蕪亦盍賦歸兮。棠湖浩蕩有盟鷗,塞上歸來賦葉舟。范蠡功名付西子,庾公風月自南樓。不虞繞指柔百鍊,已幸安心老一丘。從此書來訪生死,漢陽煙樹隔吳頭。
人日今年風日好。彤云覆、龍樓曉。望春旗、影逐東風裊。鳴玉佩、瞻天表。黃扉紫閣層城繞。擁宮袍、玉尊傾倒。此地是神仙,更何處、尋蓬島。
一奩碧玉煙開曉,十里紅云風作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