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下巖崇封院 其三
殘麥從渠官奪之,
山僧何用怨長饑。
人間六月紅塵里,
無此玉龍千丈飛。
殘麥從渠官奪之,
山僧何用怨長饑。
人間六月紅塵里,
無此玉龍千丈飛。
剩下的麥子任由官府奪去,山寺僧人何必抱怨長期饑餓。人間六月的紅塵紛擾中,沒有這樣千丈飛瀉的潔白玉龍(指瀑布)。
殘麥:剩余未收的麥子。
從渠:任由他,由他。渠,代詞,他。
紅塵:指塵世、人間,常代指繁華或紛擾的世俗生活。
玉龍:比喻瀑布,形容其潔白飛瀉如神龍。
詩人游覽下巖崇封院時所作,或為夏日行游。詩中“殘麥官奪”反映當時官府征斂,山僧安貧的狀態,結合“紅塵”與“玉龍”的對比,可見詩人對山寺清幽生活的向往。
全詩通過山僧安于清苦與紅塵紛擾的對比,借飛瀑意象凸顯山間清幽,表達超脫世俗的心境,語言質樸,意境清幽。
垂楊風急雁歸頻,草色萋萋映去津。川上已晴初見日,堤邊花老不成春。孤峰隔水寒呼狖,小艇橫江晚渡人。莫訝風光今歲別,不知原是客中身。
肘后應難一一傳,多將靈藥種仙山。仙禽搗就仙翁賣,挑杖懸壺走世間。
聞道西園春色深,急穿芒屩去登臨。千葩萬蕊爭紅紫,誰識乾坤造化心。
偶此逢人道訃音,吞聲揮涕夜堂深。中都亦是棲賢地,別駕空懷濟世心。老去功名真似夢,別來書問幾浮沈。長安舊識何蕃面,無限芳聲在士林。
巖端曙日暉,巖下啟松扉。流水不知處,幽禽相與飛。青山常對席,白發久忘機。試與西鄰叟,攜壺上翠微。
乾坤播清氣,岡原同一色。啟戶得奇觀,放舟浩有適。從知山澤農,豐歲占三白。何況牧守者,對此忘忻懌。
問俗驚看到野人,懷賢今喜得相親。荒林已見無留暑,凍雨應先為灑塵。禮介豈堪從委巷,青山久不拜朱輪。三吳明日空回首,愁對文星入望頻。
又一番雨過,倚閣炎威,探支秋色。前度劉郎,為故園一出。黃發絲絲,赤心片片,儼中朝人物。詩里香山,酒中六一,花前康節。倦客才歸,新亭恰就,萱徑蔭濃,卜林香發。尊酒相逢,看露花風葉。躍躍精神,生生意思,入眼渾如滌。更祝天公,收回積潦,放開晴日。
予本樗散材,弱齡弄柔翰。孤蹤半天下,似為名利絆。繆膺春闈召,京邑恣游玩。愧無濟時具,叨祿空自嘆。終宵耿忘寐,兀兀坐待旦。
表靈躔象,纘儀緯風。膺華丹耀,登瑞紫穹。訓形霄宇,武彰宸宮。騰芬金會,寫德聲容。
紛紛英俊拱神京,樂泮需君若有情。槐市高談今古事,春風杯酒短長更。蓿枝漫長欄桿影,琴調何妨車馬驚。桃李栽馀多暇晝,氤氳云氣席中生。
秋氣生林薄,扁舟訪隱居。青山生計在,白眼世情疏。陶令貧耽酒,虞卿老著書。飛來天外月,不醉欲何如。
毗鄰鬧市隔幽窗,暫避囂塵憶隱龐。愧我詩才兼酒力,羨君陸海與潘江。豈無菊酒吟三徑,尚可清談惜一邦。炎暑難消憂悶久,坐聽簾外雨淙淙。
今古北邙山下路,黃塵老盡英雄。人生長恨水長東。幽懷誰共語,遠目送歸鴻。蓋世功名將底用,從前錯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鐘。男兒行處是,未要論窮通。
萬水千山厭問津,芭蕉林里自觀身。鄰田雞黍留熊也,風雨關河走阿秦。鴻雁池邊照雙影,脊令原上憶三人。年年獻壽須歡喜,白發黃花映角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