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
南漢傾頹宮女亡,風流爭睹一花香。香名認取素馨字,玉樹瓊花一樣妝。
南漢傾頹宮女亡,風流爭睹一花香。香名認取素馨字,玉樹瓊花一樣妝。
羽林十二應星文,直宿周廬向夜分。
陣識風云才自裕,身依日月志彌勤。
鷹揚早領熊羆士,虎拜常參鹓鷺群。
辦得丹心捧宸極,時清莫漫羨奇勛。
廟議幾時決,滇南使久羈。
請封恩莫惜,矯詔罪何辭!
屬國天王凜,朝廷豎子欺。
臺中諸御史,肯一問狐貍?
繡衣曾出黃梅嶺,
金印還游紅藥階。
勛業至今人道說,
幽懷長是在空齋。
鐵騎行歐陸,
暗呼白種驚。
至今說黃禍,
西海懾威棱。
露氣白于霰,披衣坐草堂。
雞催深巷曉,鐘破萬山蒼。
遠樹莽無際,殘星微有光。
東瞻彩霞動,極目是江鄉。
其間絕品非不佳,
張禹縱賢非骨鯁。
王郎家近石田溪,
溪上行人古路迷。
王郎家苦了無事,
自溝溪水灌蔬畦。
東風吹老綠楊枝,可是春郊罷耒時。
帶雨細齠原上草,夕陽歸路向遲遲。
南畝功成便退身,中流游泳任天真。
牧童何處空江晚,清世應無扣角人。
細雨晚來收。綠柳梢頭掛玉鉤。幾度欲拈團扇子,悠悠。數點流螢度小樓。
回首乍驚秋。深院涼生看女牛。乞巧穿針無意緒,添愁。倚遍欄桿不自由。
六矢飛穿詫木人,
屹然不動勇無倫。
極知力盡城將陷,
吾亦忘君有此身。
御史英名世罕儔,峨冠聊復漸承流。治功要自先馮翊,大惠何妨始歙州。野媼定知還去虎,山民從此罷赍牛。百年善政須公繼,尺一書頒愿少留。
江出新安見底清,黃山高勢碧崢嶸。褲襦會遣民皆有,枹鼓懸應夜不鳴。蠟屐未須懷別墅,虎符今喜得名城。他時一榻容徐稚,端共輿人樂政成。
夢繞床頭詩卷,榻依洞口煙蘿。
誰遣村童送酒,忽聽野鳥如歌。
不勞車馬跡,
文王去后無消息。
月華影里釣魚磯,
萬古清風長歷歷。
官橋幾絲柳,綰住蘭舟。含淚暗上津樓。
枇杷門掩東風暮,曾拚睡暖鴛裯。
流鶯替人傳恨,向風前絮語,百種難休。
玉簪恩重,卸將來、懶節離謳。
既道有人拘管,何事到旗亭,慣惹閒愁。
記否連宵蹤跡,雨天中酒,月地梳頭。
落花城內,馬蹄紅、蹴滿銅溝。
只瑣窗歸去,莫教輕漏,客館風流。
生平愛種梅與蘭,梅花易種蘭花難。
相思萬斛消不得,惟馀清夢縈湘干。
涼風驀地送香氣,美人容谷來姍姍。
一枝親向膽瓶供,對之喜動雙眉端。
名花本推國香香,贈花人更余相歡。
憶從古梅林下別,遙通音問惟青鸞。
芳蹤相隔心不隔,貽我秋佩清芬攢。
見花如見玉人面,無言常向妝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