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和二首 其一
尚記諸賢聚本朝,
當時君相急旁招。
簫韶九奏鳳諧樂,
金彈一聲鶯下喬。
彊項昔嘗攀殿檻,
饑腸今欲把僧瓢。
蚤知不得文章力,
卻悔從初奪錦標。
尚記諸賢聚本朝,
當時君相急旁招。
簫韶九奏鳳諧樂,
金彈一聲鶯下喬。
彊項昔嘗攀殿檻,
饑腸今欲把僧瓢。
蚤知不得文章力,
卻悔從初奪錦標。
還記得本朝曾聚集眾多賢能之士,當時君主與宰相急切地廣招人才。《簫韶》九次演奏鳳凰應和著樂聲,金彈一聲驚得黃鶯從高樹飛下。從前我如朱云般剛直敢攀殿檻進諫,如今饑餓的腸胃卻想拿起僧人的食瓢。早知道文章不能帶來實際助力,真后悔當初考中科舉贏得錦標。
旁招:廣泛招納人才。
簫韶九奏:《簫韶》為舜時的音樂,九奏指多次演奏,此處代指朝廷禮樂升平。
鳳諧樂:傳說鳳凰能應和祥瑞之樂,象征政治清明。
金彈:金屬彈丸,此處暗指權貴的打擊。
鶯下喬:化用《詩經·伐木》'出自幽谷,遷于喬木',指黃鶯從高樹飛下,喻人才失勢。
彊項:剛直不屈,典出《后漢書·朱云傳》,朱云曾攀殿檻諫漢成帝。
僧瓢:僧人用的食瓢,代指清苦的生活。
蚤知:早知。
奪錦標:科舉中第,古時科舉中選稱'奪錦標'。
此詩為唱和詩('五和'指第五次和韻),具體創作背景需結合作者生平。推測作者早年曾因才學被招入朝廷,以剛直著稱(如'彊項攀殿檻'),后因政治環境變化失勢,生活困頓('饑腸把僧瓢'),故借詩抒發對仕途失意的感慨,反思文章與功名的關系。
全詩通過今昔對比,追憶本朝賢才匯聚的盛景,感慨自身從剛直進諫到困頓潦倒的境遇,借'不得文章力''悔奪錦標'直抒對功名無用的憤懣,是一首融合歷史追憶與個人際遇的抒情之作,語言含蓄而情感深沉。
萬理具涵方寸內,只從此處作經綸。要知希圣無他法,去盡私心德自純。
荏苒年華易,今當半百時。螭頭長載筆,旅鬢漸成絲。青眼誰相識,丹心秪自知。恩波能作頌,可以獻彤墀。
落日下青嶂,歸云獨未安。倚杖無言久,夕陰生翠寒。
皂帽青鞋不憚勞,玄蟬噦噦遍亭皋。秋光莫訝黃花晚,嵐氣初浮白雁高。日落長林皆竹色,風回寒澗起松濤。多君雅有龍山興,潦倒寧辭醉濁醪。
風前人坐瘦于花,花倚疏枝左右斜。多謝龍泉深處月,移來春影印窗紗。
吏散高齋學灌園,暑深褦襶少過門。無人不厭嵇康懶,有客偏移竹下尊。十載交情憐往事,千秋孤調可同論。清談靜對壚煙裊,颯颯微涼起北軒。
石子墻低細路平,未敲門戶有僧迎。松風最不私人聽,行過西家共此聲。
小巷朱橋花又春,洞房何事不歸云。二年前過曾攜手,今日重來忽見墳。香魄已飛天上去,鳳簫猶似月中聞。縱然卻入襄王夢,會向陽臺憶使君。
柳汁當年已染衣,槐黃今值選場期。文章天地分經緯,鸞鳳云霄展羽儀。老貨卻憐無好價,奇才何幸有明時。佳期洗耳泥金報,拚醉黃蒼酒百卮。
皇家春色煖平湖,掛壁生宣墨未枯。高處修身當易事,一門三絕冠群儒。顏公法乳米兼蘇,翰墨場中世所模。獨有江山真不濟,治書治世竟殊途。
生不匡君死報君,趙襄未害殺忠臣。頭非自漆誰能漆,愧爾何勞更漆身。
圣治無為德澤長,豐年降福自穰穰。臘前密雪昭和暢,天際同云布渺茫。玉屑瑤花應作瑞,赤麟丹鳳謾稱祥。廟堂何幸陪芳躅,思竭微忠日贊襄。
神部女,廣津郎。異國鳳求凰。御茶之水最芬芳。之子弄紅妝。問人生,何事好。執手與君偕老。相從萬里碧波濤。甘苦共笙簫。
雪泥蹤跡動經年,重捧芝函意惻然。宿德久懸丹陛望,閑心欲伴碧山禪。嗣音正羨空桑奏,為國時搜下澤賢。問俗畫熊來早暮,水沉一炷石樓煙。
兩剎崚嶒隱翠岑,卻擔拄杖出煙林。來時飽吃東禪飯,歸去泥添古佛金。絕嶺松篁青玉瘦,上方漁鼓白云深。是中不可著言句,且聽半山鸞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