紼謳三疊
燕然燕然高插天,上摩日月含云煙。屹如砥柱鎮北鄙,殘敵睥睨不敢前。具瞻方為人倚賴,一旦傾頹嗟變遷。嗚呼謳兮謳聲切,霜雪入樹皆僵折。
洋河洋河水潺潺,銀漢下注來人間。潤滋邊地足生植,循山激石波回環。洪深正資人飲漱,奔流入海何由還。嗚呼二謳兮謳益愴,貔貅百萬精神喪。
上谷上谷連朔漠,戍樓清切鳴鼓角。英威遠振邊塵空,天驕聞風盡膽落。皇天不吊心孔哀,將星夜殞何蕭索。嗚呼三謳兮謳已終,重城萬里來悲風。
燕然燕然高插天,上摩日月含云煙。屹如砥柱鎮北鄙,殘敵睥睨不敢前。具瞻方為人倚賴,一旦傾頹嗟變遷。嗚呼謳兮謳聲切,霜雪入樹皆僵折。
洋河洋河水潺潺,銀漢下注來人間。潤滋邊地足生植,循山激石波回環。洪深正資人飲漱,奔流入海何由還。嗚呼二謳兮謳益愴,貔貅百萬精神喪。
上谷上谷連朔漠,戍樓清切鳴鼓角。英威遠振邊塵空,天驕聞風盡膽落。皇天不吊心孔哀,將星夜殞何蕭索。嗚呼三謳兮謳已終,重城萬里來悲風。
燕然山啊燕然山,高聳入云直插天際,山頂摩挲日月,吞吐云煙。它像中流砥柱般鎮守北疆,殘余的敵人雖側目卻不敢靠前。它本是眾人仰望的倚靠,卻突然崩塌令人嘆息變遷。啊,這第一曲悲歌如此凄切,霜雪入樹連枝椏都被凍折。洋河的河水潺潺流淌,如銀河傾瀉落入人間。它滋潤著邊地萬物生長,沿著山勢沖激巖石,清波回旋。水深流急本是供人飲用洗漱,如今奔流入海再難回還。啊,這第二曲悲歌更顯悲愴,百萬雄師都失了精神氣。上谷郡啊上谷郡,連接著北方大漠,戍樓上號角聲清冷激越。昔日英威遠震,邊疆塵煙盡掃,匈奴聽聞都膽戰心驚。上天不憫人心哀痛,將星夜落何等蕭瑟。啊,這第三曲悲歌到此終了,萬里邊城卷起悲風。
燕然:山名,漢代竇憲破匈奴后曾在此勒石記功,代指北方重要邊塞山隘。
砥柱:山名,此處比喻堅定的支撐力量。
貔貅(pí xiū):傳說中兇猛的瑞獸,詩中代指勇猛的軍隊。
上谷:古郡名,戰國時置,治所在今河北張家口一帶,為北方軍事要地。
朔漠:北方沙漠地帶。
不吊:不憐憫,《詩經》有“不吊昊天”,此處指上天不垂憐。
將星:古代認為將領與星象對應,將星隕落喻指將領去世。
此詩或為古代邊塞將領隕落時所作挽歌。通過描繪燕然山、洋河、上谷等邊疆要地的地理與軍事意義,反映古代邊民與軍隊對“支柱型將領”的依賴,以及將領離世對邊防士氣的沉重打擊,側面體現邊塞穩定對國家的重要性。
全詩以“三疊”結構層層遞進,從山川之固寫到河逝山傾,再到將星隕落,由景及事,由事及情,深刻揭示邊疆安危與核心將領的緊密關聯,是一首典型的邊塞挽歌,兼具歷史紀實與文學抒情價值。
綺寮縹緲敞虛明,鵠峙鸞停護碧城。
珠蕊一枝春共瘦,玉環雙珮月同明。
曾題洛賦緘新意,卻拊湘弦寄遠情。
十二闌干風細細,覺來依約記棋聲。
二珍胥會到柴關,詩為高情趁早還。
海上便如逢若士,橘中應不減商山。
可人風味知渠雋,老我形容有許頏。
快擊黃包烹紫殼,為君呼酒一開顏。
江闊雁聲遙,何人共寂寥。
青天不可問,明月若為邀。
俠士夸騎鶴,蠻奴學射雕。
平生堂下柳,聊復伴秋宵。
陳其姓,名曰容。稱所翁,善畫龍。
葛嶺翹材酒杯客,不分虎,不憑熊。
晚節寫此籜龍兒,真是老筆善藏鋒。
我嘗遙望識其貌,古面無髯雙鬢蓬。
畫龍撇竹匪二技,造化雖異機軸同。
竹即是龍龍即竹,鬼施神設非人工。
龍耶竹耶勿惱我,拓樓長嘯萬里天宇空。
卓道當年愛此峰,直于頂上駐禪筇。
巖深疑有仙人宅,地僻全無俗客蹤。
罅石引泉圍古屋,斷煙拖露滴寒松。
夜來冷枕蒲團睡,夢破一聲殘月鐘。
寄食于人苦未佳,從來逆旅便為家。
四時長是瓶無粟,一夜偶然燈有花。
雪夜又寒誰復料,物中惟老不堪夸。
卷書危坐時相望,不覺西南各一涯。
白發祭酒公,儀刑古君子。
多士所共敬,豈獨桑與梓。
吾翁幸同朝,輦路時并轡。
流風日以邈,追慨徒倚徙。
子云篤世誼,朅來自槜李。
念我一破廬,落落荒城址。
遺以五朵云,置之五云里。
我是老祠官,未忘鏡湖水。
握手更細論,書味淵以旨。
嘉問有青衿,十載詩千紙。
墮地追風驥,垂天駕海鵬。
嗟哉中道止,借甚到今稱。
幾士待舉火,一生甘飲冰。
居然使跖壽,念此拂人膺。
宇宙皇圖遠,山川霸氣收。
唯余漢時月,猶照越臺秋。
天迥明城樹,云空斂海樓。
清光對尊酒,莫作古今愁。
誰把漁竿老渭濱,撥開塵鞅對清薰。
乾坤浩蕩臺非舊,湖海凄涼我接君。
有客攜家來上冢,無人載酒共論文。
山陰興盡空歸去,何處天風落五云。
飄風吹游塵,古道少人行。
涇水化為泥,滄江污吾纓。
嗟余偭工巧,世外陶閑情。
眾芳怨蕪穢,不忍葹葹盈。
庾領姿皚皚,渭川色青青。
三閭播秋思,九韶鏗樂聲。
蕭然庭宇中,對之成五清。
滔滔揚波者,劍首一吷輕。
靈修黨見知,冰霜憺姱名。
吳興學法遍諸華,吾道元無邇與遐。
今日誰能留下馬,古人猶自酹先茶。
肯開燕豆驚流俗,共喜臯比得當家。
入手新詩惟重拜,頡頏那得并飛霞。
橫經之暇即吟詩,三載如常匪激隨。
聽雨不知官獨冷,看云自與意俱遲。
翚飛黌宇生新敬,鵠立儒衣動去思。
還恐西湖難久滯,此聲梁楚已先馳。
楊劉昆體變,誰實擅元功。
萬古推梅老,三辰仰醉翁。
穆修先漢筆,魏野盛唐風。
今日何人悟,江湖慟阮窮。
湖海今非昔妙齡,未容許汜識陳登。
歸心七里灘頭棹,客思三茅閣上燈。
雪里梅香尋酒媼,雨前茶好待詩僧。
近來衰老嗟何似,怕啖杭州六月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