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從北澗遙望南山
淺淺溪流疊疊沙,頹垣斷岸著人家。分明身入營丘畫,四壁寒山度亂鴉。
芒履經秋不暫間,溪南遙望翠微間。晚峰偏自宜斜日,青紫橫分一面山。
淺淺溪流疊疊沙,頹垣斷岸著人家。分明身入營丘畫,四壁寒山度亂鴉。
芒履經秋不暫間,溪南遙望翠微間。晚峰偏自宜斜日,青紫橫分一面山。
淺淺的溪流流淌著,河床上是層層疊疊的沙子,殘垣斷壁之處住著人家。我仿佛親身走進了李成的畫作里,四周寒冷的山巒間有亂鴉飛過。我穿著草鞋整個秋天都未曾停歇,在溪南遙望那青翠的山間。傍晚的山峰尤其適合夕陽映照,青紫色橫亙在一面山坡上。
頹垣斷岸:倒塌的墻壁和斷開的堤岸。
營丘畫:營丘指李成,北宋畫家,其畫作多寫寒林平遠景色。
芒履:草鞋。
翠微:指青山。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定,但從詩中描繪的秋景和閑適的氛圍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秋季外出游覽時,被眼前的山水景色所吸引而創作,展現其悠然自得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秋天山水之美,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悠遠,以景寄情。在文學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敏銳的觀察力和細膩的表現力。
春去秋來,林無靜柯,川無停流。憶卓女壚邊,花籠趙瑟,要離冢畔,霜淬吳鉤。劍客從游,酒徒托乘,意氣居然橫九州。誰知道、看主家廝養,騎尉通侯。
十年壯志難酬。但眼底、青尊恣拍浮。謂萬戶千鐘,卿其休矣,千峰萬壑,吾又焉求。龍性難馴,鴻飛何慕,爭席休驚海上鷗。忘機久、任行歌帶索,五月披裘。
關河落葉又蕭蕭,庭院蟲吟咽素飆。
未嫁美人湘浦老,相思公子楚天遙。
長年作伴身和影,往事煎心頰暈潮。
空把他生緣分約,此生冤業已難銷。
如君官罷一身輕,
我亦今拋世上名。
臨別授君云水趣,
管教頷底黑須生。
銜將貝葉課宮娃,廣袖親檠系臂紗。
鄉夢已飛瓊島樹,羽衣猶阻赤城霞。
蠶叢雪暗金桃實,鳥道煙橫紫桂花。
幾向五云思矯翼,夕陽深處問歸鴉。
征鴻坐何事,天遣南北飛。
蕭然如旅人,無情自相依。
孤葦吹欲折,秋風不勝威。
冥冥一孤鶱,空費弋者機。
寒聲落煙渚,相應不我違。
嗟我識此情,手納空嘆欷。
安知丹青師,落筆乃庶幾。
畫形孰不工,畫意識者稀。
他時因吾句,購此千金揮。
嗚呼鳳陵,四十萬樹悲一炬,冬青枝冷啼秋雨。
一木難支大廈傾,三蘗空傷奈何計。
列朝培植三百年,故力百木余蒼煙。
伊誰放筆為直干,托根無地其天全。
半死半生僵復起,真氣郁勃猶滿紙。
天荒地老不受大夫封,祇疑清風謖謖清入耳,空同泗水想高軌。
五斗安能解醉酲,
瞢騰睡眼怯窗明。
策勛賴有春芽在,
臥聽山童轉硙聲。
松壇竹塢凈無塵,花院招攜及早春。如何不飲拚花笑,況復當壚有玉人。
蘭燈艷艷漏聲長,玉醴頻傾琥珀光。眾客莫愁歸路瞑,晚風拚醉百花傍。
澗戶平臨萬壑霞,幽棲贏得傍山家。當門自種相思樹,繞砌全開并蒂花。
巖石嵌空,松風謖颯。
時有一樵,歌與之答。
泠然松音,悠然樵吟。
白云生岫,鳴鶴在陰。
昆侖一脈來夜郎,東流直下萬里長。包絡滇黔匯交桂,中乃混一漓與湘。潯梧百折到南海,全入牂牁歸大洋。
端州城外石磯石,屹此四瞰為遮防。三面皆山一面水,水又襟帶山之旁。
初看七巖排北牖,金天邐迤騰光芒。諸峰漸西勢漸闊,遠如兩扇棖闑張。
一絲裊裊下天際,紆徐浩淼趨中央。忽然斗起跑空立,一門萬馬爭奮驤。強弓迅矢發不及,白浪倒射蒼崖蒼。
束以孤亭受以峽,峽三十里皆羚羊。建瓴屋下復有屋,崧臺址本層層方。
因臺拓扉俯峽底,不知更幾千丈強。大湘小湘出帆背,頂湖瀝湖穿石梁。
龍湫又吐諸瀑下,峽口急斗聲礌硠。千巖樹逼水關綠,萬壑風濺山窗涼。
自此南江北江合,滔滔浩浩仍悠揚。百里千里注海去,復接橫浦湞含洭。
斜陽極天逆遠翠,頃刻四壁皆江光。云嵐咫尺在幾席,大書磨墨神蒼茫。
掃殘葉、西風門掩。猶記春時,海棠開宴。燭照紅妝,夜深花睡影零亂。回思前夢,空陳跡,成秋苑。
酒醒雁聲沉,問喚起、離愁何限。
凄黯,只知佳節近,不道看花人遠。茱萸插帽,縱風雨、登高還懶。
最怕是、舊地重游,又塵涴、青衫淚滿。對十里霜紅,獨向斜陽留戀。
春晴殘日照平川,
老幼相攜古岸邊。
富貴在天誰肯信,
臨流爭放送窮船。
千門霽色日曈昽。暖融融。似春濃。只少桃花、扇底一襟風。
忽憶平原淺草地,追狡兔,控雕弓。
呼鷹直上最高峰。氣如虹。馬如龍。遙望一天、毛血灑晴空。
罷獵歸來何處去,殘雪路,灞陵東。
萬卷詩書,一時頭角,才跨宗門,便施謀略。
古歸宗,真老作。只顧滿彎弓,不知誰見雙雕落。
絕毫絕釐,如山如岳。堂堂氣宇冠儒林,浩浩清風播寥廓。
常侍舉筆,萬事皆吉。直下承當,急急如律。
米胡參官,忘前失后。且告貴人,為我相救。
聞君見影已堪憐。短因緣。偶同筵。相見無言,分散倍依然。做夢楊花隨去也,妝閣畔,繡床前。
覺來離緒意綿綿。寫蠻箋。倩誰傳。魚雁悠悠,門外水如天。欲上西樓還不忍,難著眼,望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