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道歌 其一三二
頓入無生知見力,
不問晴乾并雨濕。
逢場作戲弄心花,
彼自紛紛非我急。
頓入無生知見力,
不問晴乾并雨濕。
逢場作戲弄心花,
彼自紛紛非我急。
頓悟進入無生境界憑借著知見的力量,不再去在意天氣是晴朗干燥還是陰雨潮濕。在各種場合隨性自在地嬉戲,讓內心綻放心花,別人紛紛擾擾與我無關,我并不著急。
頓入:突然進入、頓悟進入。
無生:佛教術語,指一切事物的本質不生不滅。
知見力:認知和見解的能力。
晴乾:晴朗干燥。
逢場作戲:原指藝人遇到合適的場合就表演,后指遇到機會,偶爾湊湊熱鬧。
弄心花:讓內心像花朵一樣綻放,形容自在愉悅。
《證道歌》通常是禪門悟道者表達自己證悟境界的作品。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在頓悟佛法,進入無生境界后,有感而發,以詩歌來闡述自己的禪悟心得和超脫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宣揚禪悟后的超脫境界。其突出特點是用簡潔語言表達深刻禪理。在禪詩文學史上,它是表達禪者證悟心境的典型之作,有助于后人理解禪門修行者的精神世界。
風振長天秋氣豪,幽人興與雪山高。霜纏短褐歌商頌,月滿空庭讀楚騷。萬事已應隨弊俗,一身寧忍墮塵牢。會須散發滄溟上,鞭擊魚龍舞碧濤。
聽徹千聲與萬聲,掠花穿柳漫多情。可憐不及岐山鳳,立向朝陽試一鳴。
朝出看燕山,云莫歸行燕山道。道傍云氣光動班爛衣,千里飛來白如埽。長天愁迥陰冥迷,虛室宵清神皓縞。太行一發半落天之南,翠彩浮空散文藻。縉山更在天南之南海樹邊,白發高堂歲晏驚寒早。三年書斷安穩無,每一思之心懆懆。風回云杪思飄揚,月墮云西夢顛倒。白云半幅細入天機中,寫出狄公心事炯炯隨云照穹昊。云無心,人有情,物易化,情難老。朝看云,暮看云,縉山佳處安得乘云忽飛到。云中人,拂黃巾,山中云,護丹灶。從龍奮迅直上青天飛,變化無方契元造。天下蒼生正須霖雨之,慎勿棲巖扉,閟鴻澤,負明時。
風雨聲中聽棹歌,山炰野饌奈愁何。雪花淮白甜如蜜,不減江珧滋味多。
羅剎盈庭夜色寒,人家燈火半闌珊。夢回跳出鐵門限,世上一重人鬼關。
博得荊南五褲歌,一錢囊底奈貧何。匣中猶有龍泉在,閒就巴江石上磨。
獻賦長為客,風塵鬢易絲。投珠還自惜,倚玉幾相知。庭曠生秋早,城高度月遲。聊同河朔宴,定擬竹林期。
甲子平頭,記人指、黃驄年少。忽滿鏡、新霜全換,恒河天曉。柯爛棋枰看打劫,圖傳笠屐誰臨稿。聽今朝、一曲鶴南飛,慚同調。塵世味,嘗荼蓼。故山夢,尋壺嶠。喜夕陽無限,映紅萱草。另眼天將癡福畀,前身月認圓光好。怕虎賁、貌似總非真,中郎老。
南國風流溫太真,翩翩才藻更誰倫。幾年作吏猶分竹,何處逢人嘆積薪。郡劇不妨三日醒,甑空寧厭一官貧。使君賦有凌云氣,白練親題寄隱淪。
性亂因醪誤。精枯緣色妒。眼神傷敗,被財役住。鼻濁如何,只為氣使馨清去。浮世人難悟。殢四事相牽,淪落苦處。達士怡然殊不顧。上凈真心,于下元陽堅固。左養取青龍,右邊白虎。咆哮做。都總來攢聚。便成結金丹,大羅歸去。
西曹深處見春來,半欲離披半欲開。個里愁人腸自斷,暮樓寒角更相催。
獨坐山亭晚,蕭然一徑開。雨聲驚醉夢,山色護詩胎。愛靜應逃俗,養高成廢材。城闉才咫尺,未許世人來。
路入丹霄起柂初,峽山晴色曙煙疏。海深南斗臨天闊,江合西川直帝居。禁漏深寒參佩玉,御爐香暖散衣裾。遙知三接承恩罷,日影參差轉玉除。
輕風濕濕樹斑斑,燕乳鳩鳴春又殘。門巷狹斜無不到,有何人似柳花閒。
弱冠游文苑,載筆逐時英。敢期周典禮,仍備漢公卿。辛苦思身事,恩榮荷圣明。坐憐松雪晚,真有歲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