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奉使承恩圖為張太史
漢帝親同姓,詞臣禮大封。
金章辭鳷鵲,玉節拜山龍。
感激崇追贈,光輝展敬宗。
天臨石室曉,云護寶書重。
泉壤開冠冕,蘋蘩薦鼎鐘。
張華有雄劍,何以效勛庸。
漢帝親同姓,詞臣禮大封。
金章辭鳷鵲,玉節拜山龍。
感激崇追贈,光輝展敬宗。
天臨石室曉,云護寶書重。
泉壤開冠冕,蘋蘩薦鼎鐘。
張華有雄劍,何以效勛庸。
漢朝皇帝親近同姓宗親,文學侍從之臣依禮參與重大封贈之事。帶著金印離開鳷鵲觀,手持玉節去拜謁天子。追思感激皇恩浩蕩,追贈榮耀以顯揚宗族。天子親臨石室,清晨光輝照耀,祥云護佑寶書,顯得格外莊重。黃泉之下的祖先也能獲得封贈榮耀,用蘋蘩等祭品供奉于鼎鐘。即便張華有雄劍,又怎能比得上這封贈的功勛呢。
漢帝:借指當朝皇帝。
詞臣:指文學侍從之臣。
大封:重大的封贈之事。
金章:金印。
鳷鵲:漢代觀名,這里泛指宮廷。
玉節:玉制的符節,古代使臣所持。
山龍:指天子的服飾,這里代指天子。
追贈:為死者追加官爵或稱號。
敬宗:顯揚宗族。
石室:古代國家收藏重要圖書檔案的地方。
寶書:指皇帝的詔書等。
泉壤:指地下,黃泉。
冠冕:這里指封贈的榮耀。
蘋蘩:兩種可供食用的水草,古代常用于祭祀。
鼎鐘:古代祭祀用的禮器。
張華:西晉大臣、文學家,相傳他曾得雌雄雙劍。
勛庸:功勛。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來看,可能是在朝廷對張太史家族進行封贈追賞時創作。當時社會注重宗族榮耀和朝廷恩賞,詩人通過此詩表達對這一事件的贊美和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朝廷對張太史家族的封贈,突出封贈的榮耀和對宗族的意義。其特點是語言莊重典雅,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尚和人們對朝廷恩賞的重視。
人生自古誰無死,蓋世功名只如此。丈夫事業在致君,要把香名照青史。欺君賣國將謀身,讒言搆禍誅功臣。身雖富貴國僅免,舍生取義為何人。荒墳蕭蕭秋草歇,翁仲含羞向誰說。君不見西湖之上岳王祠,常有游人拜忠節。
陰陰棕殿水云蒼,鳷鵲風微夏日長。渾似醴泉宮畔境,千官齊立從文皇。
樹樹火連空。綠葉芃芃。朱顏妖麗玉肌豐。傳說瑯邪王少女,十八娘紅。分摘滿筠籠。錦繡成叢。半林香氣度微風。卻笑杜陵詩句好,只憶瀘戎。
荷花人面紅,月影波心見。扇子倒拈來,敲落紅香片。窗下剪燈花,今日眉深淺。留得鏡中看,蹙破春山遠。
老先行腳遍天下,五湖七澤胸中吞。淋漓醉墨落人世,恍惚目擊瀟湘存。蒼梧飛龍去不還,洞庭赤沙流水渾,九疑竹枝馀淚痕。澧蘭沅芷化蕭艾,古木雨炫寒煙昏。云帆縹緲向何處,波浪澒洞驕魚黿。我生胡為羈旅間,感時睹物生愁怨。還君此畫歌一曲,悲風慘淡來昆崙。
薄薄酒,勝茶湯。粗粗布,勝無裳。丑妻惡妾勝空房。五更待漏靴滿霜,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涼。珠襦玉柙萬人祖送歸北邙,不如懸鶉百結獨坐負朝陽。生前富貴,死后文章,百年瞬息萬世忙。夷齊、盜蹠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非憂樂兩都忘。
新潮浩蕩,看時代輪齒未停片刻。堪笑書生迂闊甚,主義空談何益。萬里投荒,乘桴海上,此意無人識。問誰能為吾民,拯斯饑溺。盡道雨澀風艱,山羸水瘦,長嘆望京國。匪禍滔天緣底事,休把承平粉飾。近五年來,鷹瞵虎視,弱肉遭強食。內憂外患,料諸公怎忍忘得。
聞說童謠有海龍,公來胼胝浚吳淞。孤忠獨斷群情靡,一鑿能令萬派從。星殞海天光耿耿,月沉秋水色溶溶。應知仙夢游江上,千古煙寒鎖曙鐘。
夢回彷佛甕頭香,猶憶君家醉玉觴。起向花庭吸清露,不知殘月笑人狂。
鳳饑不啄粟,所食唯瑯玕。焉能與群雞,刺蹙爭一餐。朝鳴昆丘樹,夕飲砥柱湍。歸飛海路遠,獨宿天霜寒。幸遇王子晉,結交青云端。懷恩未得報,感別空長嘆。
僧愛白云溪上飛,白云深處敞禪扉。莫言便是無情物,思著故鄉依舊歸。
遠樹晴堪數,孤云暝欲遮。自憐江海跡,能到友生家。落日明江色,輕風動麥花。相看吾鬢白,不必問年華。
一抹殘陽碧映岑,孤峰倒影自成陰。牧童橫笛歸家去,鞭趁牛羊出遠林。
宵景霽,河漢清夷。曠典講明時。合祛升侑,孝德爰熙。陳祼閟宮,澹觴太室,來奏天儀。駟蒼螭。玉輅馭蕤綏。觚陛展躬祠。長梢飾玉,翠羽秀金支。華始倡,雅韻出宮垂。神來下,云車風馬,繽晻藹、宴棲遲。畢觴流胙,紫煙竣事,棠梨回謁,宣室受蕃厘。盛德無心專饗,端為民祈。云恩有截,雨澤霈無涯。君王愉樂,和氣溢瑤卮。壽天齊。長擁神基。
望參差、冶城煙樹。故人知在琳宇。繡衣來就論文飲,隨意割雞炊黍。歡樂處。忘爾汝。清談況有神仙侶。一杯緩舉。放遠目增明,遙岑出翠,俯仰幾今古。紅塵夢,不到丹臺紫府。尋真偶得佳趣。兩株翠柏參天起,千畝渭川煙雨。君已許。向此地結亭,為我開窗戶。朝來暮去。待細攬煙霞,平分風月,揮灑錦囊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