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書事
偶來松樹下,
高枕石頭眠。
山中無歷日,
寒盡不知年。
偶來松樹下,
高枕石頭眠。
山中無歷日,
寒盡不知年。
偶然來到松樹下,頭枕著石頭安然入眠。山中沒有記日子的歷法,寒冬過完了也不知到了哪一年。
偶來:偶然來到。
高枕:以石為枕而臥。
歷日:指日歷,記載年、月、日的本子。
寒盡:寒冬結束。
此詩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在隱居山林時創(chuàng)作。當時詩人遠離塵世紛擾,沉浸在山居生活中,感受著自然的寧靜與美好,從而寫下此詩來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xiàn)山居生活的閑適自在。其特點是語言簡潔,意境清幽。它以質樸的語言描繪出山居生活的獨特韻味,在文學史上體現(xiàn)了古代文人對自然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鏡湖歸隱老黃冠,布褐蕭然一室寬。
燈影青熒人未睡,雨聲點滴夜將闌。
四朝出處朋儕盡,半世漂流骨相寒。
青史無名端可恥,著書留與后人看。
冠蓋長安幾番新,放翁只似向來貧。
滿窗紅日價無敵,半榼新醅香動人。
宴坐心光無蔽障,橫眠踵息自清勻。
世間不用詢名字,身是無懷上古民。
跼蹐蝸廬迮,蕭條鶴發(fā)新。
途窮貧入夢,身老病欺人。
帶索忘三組,羮藜抵八珍。
蓬窗一杯酒,自覺膽輪囷。
老生日日困鹽齏,異味椶魚與楮雞。
敢望槎頭分縮項,況當霜后得團臍。
堪憐妄出緣香餌,尚想橫行向草泥。
東崦夜來梅已動,一樽芳醞徑須攜。
霜重晨簷滴,薪干夜焙溫。
老惟便布褐,病不出柴門。
瓶里梅花墮,窗間鵲語喧。
閑人信無事,午睡到黃昏。
莫笑茅廬迮,何曾厭日長。
飯余餐酪滑,浴罷葛巾涼。
落日桐陰轉,微風梔子香。
貧家猶裹粽,隨事答年光。
野堂蕭颯雪侵冠,歷盡人間行路難。
病馬不收煙草暝,孤桐半落井床寒。
長瓶濁酒猶堪醉,敗篋殘編更細看。
此興不隨年共老,未容城角動憂端。
應接年光老漸慵,猶能一飲百分空。
半霑蝶粉簾櫳雨,遠送鶯聲巷陌風。
千縷曲塵楊柳綠,萬枝猩血海棠紅。
從來造物陶甄手,卻在閑人詩句中。
傴僂衰翁雪滿顛,愛花耽酒似當年。
雖無錦障七十里,也有青銅三百錢。
數(shù)掩竹籬分小徑,一泓沙井貯寒泉。
栽紅接白株株活,坐擁春工太半權。
壟干勞久戍,大將未班師。
抗議回天意,忘身為圣時。
人心崄莫測,時事遠難知。
汗簡方傳信,孤生欲語誰。
病侵腰膂兩經(jīng)秋,欲下繩床不自由。
客至難令三握發(fā),佛來僅可小低頭。
安禪還我閑蒙衲,怒氣從渠勇挾辀。
亦欲署門還懶去,死生貴賤兩悠悠。
天為疏慵剩與閑,一庵青嶂白云間。
衲僧過別歸廬阜,羽客來尋說華山。
冬筍生林龍????,寒泉落磵佩珊珊。
俗人自是無因到,雖設柴門不上關。
偶從北崦繚東崗,曳杖行歌踏夕陽。
一徑入云多鹿跡,數(shù)家臨水共漁梁。
野風蕭瑟知秋早,社酒淋漓喜歲穰。
鄰曲不須憐老憊,尚能尋句答年光。
蕭蕭殘發(fā)雪侵冠,冉冉清愁用底寬。
把卷昏眸常欲閉,投床睡興卻先闌。
惟須酒沃相如渴,未分人哀范叔寒。
雨霽定知梅已動,佩壺明日試尋看。
清風發(fā)疏林,皦月上素壁。
悠然倚庭楯,愛此風月夕。
人間好時節(jié),俯仰成宿昔。
少年不痛飲,老大空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