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辭
富貴從來不可求,
癡心夜半訴緣由。
縱然乞得天孫巧,
巧似天孫難久留。
富貴從來不可求,
癡心夜半訴緣由。
縱然乞得天孫巧,
巧似天孫難久留。
富貴從來就不是能夠強求得到的,有人懷著癡心在半夜訴說其中的緣由。就算向織女乞求到了她的巧藝,可即便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這巧藝也難以長久留存。
乞巧:舊時風俗,農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
天孫:即織女,神話傳說中織女星的別稱。
此詩創作背景或許與傳統的乞巧習俗相關。在乞巧節時,人們多懷著對巧藝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詩人可能看到眾人盲目追求富貴和巧藝,結合自身感悟,創作此詩表達對這種現象的思考,可能創作于乞巧節期間,當時社會人們普遍有追求財富和技藝的風氣。
這首詩主旨在于傳達富貴不可強求,即便獲得巧藝也難以長久的觀點。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直白,道理深刻。在文學上,以獨特視角對傳統乞巧習俗進行反思,有一定的思想價值。
二年同守夢刀城,遙節初為北道行。
飛將負才曾捕虜,伏波見上數論兵。
劍南剩臘梅迎使,塞下新春柳映營。
貴寵逼身頭未白,七貂終嗣漢西京。
從祀天壇歇翠薰,西門征??愴離群。
暫違冊府三重閣,先過樓船一曲汾。
賨炙擊魚開左席,戲壺爭馬宴中軍。
鸛樓西北懷都思,盡日憑高不礙云。
交戟多年著皂衣,乞州初逐阮咸麾。
驚殘鳥翮虛弓笑,傾盡葵心白日知。
宿莽騷人傳麗賦,女蘿山鬼賽叢祠。
自慚念舊殊非計,正是朋游掉臂時。
共憑高榭眺云波,使節將歸可奈何。
醇酒暫留丞相飲,驪駒愁對主人歌。
千巖日下催云合,萬里風長送雁過。
茲會難言須惜別,歲陰光景玩蹉跎。
大旆關河遠,同云天地浮。
凌晨逢朔雪,此路向西州。
寒襲生犀健,光催暢轂流。
余清念東郭,穿履趁英游。
道險疑無地,巖高欲近天。
家收代田粟,官鑄即山錢。
云變陰晴候,林容旦暮煙。
落花真有意,時解拂行韉。
唐家六葉太平罷,宮艷醉骨恬無憂。
阿犖詬天翠華出,糢糊戰血腥九州。
干瘡坤痍四海破,白日殺氣寒颼飗。
少陵背賊走行在,采梠拾橡填饑喉。
眼前亂離不忍見,作詩感慨陳大猷。
北征之篇辭最切,讀者心隕如摧辀。
莫肯念亂小雅怨,自然流涕袁安愁。
才高位下言不入,憤氣鬰屈蟠長虬。
今日奔亡匪天作,向來顛倒皆廟謀。
忠骸佞骨相撐拄,一燎同燼悲昆丘。
相君覽古慨前事,追美子美真詩流。
前王不見后王見,愿以此語貽千秋。
煙筿環曲隄,飛軒俯幽渚。
水容靜可鑒,倒見城頭樹。
青蒲矗爾秀,白鳥瞥然去。
勝晤與時新,遂歌奚能敘。
草遠花明溝水頭,同君此地并離愁。
蓋余甕酒沈三賦,合作盤鯖厭五侯。
覺在他鄉應有夢,信非吾土少登樓。
楚山不見西江遠,莫反騷文剩駐留。
辭閣玉堂東,依然昔所從。
舊池空嘆鳳,殘友不成龍。
制藁流塵積,磚花駁蘚重。
過車三步約,何日酹塋松。
虎錫多年寄寶坊,氍毹宴坐赤髭長。
鵠燈雪嶺分千焰,蒲饌雞園積聚香。
定水晝寒銷漏葉,社池秋晚亞蓮房。
何時拂席升麟殿,麈毳微飄法座傍。
縮宿沈榆彩,滄溟轉若華。
才晞漢盤露,便映洛神霞。
鳴鳳梧岡迥,桑柔桂籠斜。
照梁休自許,城上已啼鴉。
把酒同尋湖畔春,賞心何況更良辰。
留陰岸雨溥紅杏,送暖汀風惱綠蘋。
低寫臥虹橋齒密,小裝文鹢舫頭新。
聚星亭上華簪客,即是高陽舊里人。
悲秋葆發生,倦客厭離身。
九奏莊禽眩,千鈞楚俗輕。
媒勞傷偃蹇,歲晏恨崢嶸。
誰訝游都久,方歸谷口耕。
眩罷目還暗,花殘鬢益稀。
長吟病莊舄,孤憤老韓非。
坊酒叨常秩,雕花濫賜衣。
家田耕熟未,元亮欲言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