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道歌 其六十九
非但我今獨達了,萬古宗心應不少。
皆從非相入無馀,未離形名終莫曉。
非但我今獨達了,萬古宗心應不少。
皆從非相入無馀,未離形名終莫曉。
并非只有我如今獨自領悟了佛法真諦,古往今來領悟禪宗核心教義的人也不少。他們都是從超越表象進入到了空無的境界,如果還拘泥于外在的形式和名稱,終究不能明白佛法。
達了:領悟、明白。
宗心:禪宗的核心教義。
非相:指不執著于事物的外在表象。
無馀:空無的境界。
形名:外在的形式和名稱。
《證道歌》是永嘉玄覺禪師所作,他生活于唐代,當時佛教禪宗興盛。此詩可能是禪師為了宣揚禪宗教義,引導眾人擺脫對事物表象的執著,進入真正的佛法境界而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宣揚禪宗不執著于表象、追求內心覺悟的思想。其特點是語言通俗,道理深刻。在禪宗文學中有一定地位,有助于人們理解禪宗的修行理念。
蘇小門前油壁車,玉泉池上金鯉魚。車能載酒魚可鲙,人生不樂將何如。
鳴佩曉朝天,修程著去鞭。馬蹄經海上,雁影落淮堧。日照千巖雪,風飄萬灶煙。梅羹待調鼎,早晚謁甘泉。
吳女白如鹽,吳舞柔如水。揚清歌,發皓齒,白纻如云垂蔥指。琵琶半抱懷中月,長袖薰風飛玉雪。一樽酒,瓊漿冽,與君扣箸吞虹霓。君不見麻姑幾詫海為田,王謝樓臺飛云煙。市朝耕桑往往變,昆侖鶴觴古相傳。東方漸高殘星絕,歌舞漸裊紅燭滅。紅燭滅,茜窗揭,相將歸去人不識。
積淚銷遺枕,殘脂剩藁妝。青裳春已斷,碧玉恨何長。撲蝶閒歌扇,騎魚出井梁。寶奩芳句在,惆悵墨花香。
登高四顧發吟哦,八極微塵掌上螺。雨戒風雷當昧谷,十千巒嶂辟渾河。我懷慷慨幽州士,誰濟蒼涼易水歌。歷盡嶙峋筋骨健,更乘殘日陟坡陀。
欲問黃花借落英,老從籬下避虛名。可憐世態如云變,安得人心似水平。終日遣懷唯仗酒,幾年絕口不談兵。溪山只在衡門外,嬴得清閑了此生。
甕間吏部姓名池,僧舍人家傍水涯。黍熟稻香俱可飯,橙黃橘綠最宜詩。江上人知我姓名,枝頭手自摘香橙。一盤來致殷勤意,儂有兒為太學生。江東英杰舊孫郎,遺烈于今尚未忘。猶有神祠枕流水,一間茅屋似昭王。
長松蔭層巒,黛色入崖骨。郁為翠雪浮,蒸滃香不歇。融液作寒泉,飛迸出石窟。不濯軟紅塵,空山瀉明月。
一命周行列鎬京,閒官剛喜玉堂清。紫薇蘭省聊通籍,綠水紅蓮亦宦情。爽氣鐘山秋拄笏,春風鰲禁曉聞鶯。白頭老友難為別,飛夢先馳建業城。
夢中文字渺愁予,有限無涯并可噓。宰我晝眠成朽木,陳摶高臥是真如。魂歸蛺蝶疑身世,燈爍琉璃影籀書。總有人間千盞火,遜他天上一痕蜍。
春日欣載陽,凄飆霾曀蒙。玄云何許集,晝夜彌衡穹。孤陽秉光淑,元化潛開通。
三山云海幾千里,十幅蒲帆掛煙水。吳中過客莫思家,江南畫船如屋里。蘆芽短短穿碧沙,船頭鯉魚吹浪花。吳姬蕩槳入城去,細雨小寒生綠紗。我歌《水調》無人續,江上月涼吹紫竹。春風一曲《鷓鴣吟》,花落鶯啼滿城綠。
玉指輕將兩袖分,菱花照出斗彎紋。巫山十二堪描寫,淺黛斜侵拂鬢云。
烏石岡頭躑躅紅,東江柳色漲春風。物華人意曾相值,永日留連草莽中。
萬法由□只此心,莫隨章句自浮沉。才云著力境猶隔,直是忘言悟巳深。造化元從復處轉,端倪須向靜中尋。堪憐夜氣幾希甚,斤斧重重恐未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