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洲聞驢鳴
知殊仲宣癖,豈解愛驢鳴?
薄暮江頭聽,故鄉墟里情。
立邊村徑遠,歸處柳煙橫。
自識中州近,嶺南無此聲。
知殊仲宣癖,豈解愛驢鳴?
薄暮江頭聽,故鄉墟里情。
立邊村徑遠,歸處柳煙橫。
自識中州近,嶺南無此聲。
知道這和王仲宣的癖好不同,怎么會懂得喜愛驢鳴呢?傍晚在江頭聽到驢鳴,喚起了對故鄉村落的情思。它站立在遠處的村徑旁,回去的地方柳煙彌漫。自己意識到離中州越來越近,嶺南可沒有這種聲音。
殊:不同。
仲宣癖:王仲宣即王粲,《世說新語》記載王粲生前喜歡聽驢鳴,他死后,魏文帝讓送葬的人各學一聲驢鳴來送別他。
薄暮:傍晚。
墟里:村落。
中州:一般指中原地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是在從嶺南前往中州的途中。當時或許社會相對穩定或動蕩,詩人在旅途聽到驢鳴,勾起了對故鄉的思念,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思鄉之情。其特點是以獨特的驢鳴為切入點,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觀察視角。
小郡緣山腹,孤城暗夕楓。
蛟龍戯霧雨,鼓角亂西東。
江漢浮南紀,秋冬擬緒風。
離騷楚人恨,過半夕陽中。
曲岸重重植淺莎,雨余初覺長微波。
水紋滿屋浮清簟,風力沖階折芰荷。
境靜自宜詩興遠,夜空應見月明多。
從來著述希揚子,為羨幽人載酒過。
錦帳郎官錦里賢,皂衣休直彩衣還。
懷章過邸驚群吏,建節乘春感舊關。
道側壺漿積遺愛,里中牛酒慶承顏。
朝廷孝治君先布,更聽傳歌太學間。
那知一樽酒,流涕寢門前。
非復平生日,空看東逝川。
詩書遺素業,山水閟空弦。
人物陳留古,當憑耆舊傳。
驚飚卷白日,朔氣逼寒門。
已密何須急,雖多未覺繁。
勢輕飛有態,光潔瑩無痕。
磥砢封喬木,玲瓏綴夕軒。
跡深看敝躧,歌苦相車轅。
測厚矜膚寸,愁消怯晏溫。
崩騰云將合,颯沓雨師屯。
埽去蛟螭亂,堆成虎豹蹲。
夜明休秉燭,詩興助開樽。
公若憐萱桂,那辭訪小園。
昔對芳樽常感慨,今同華髪半蕭疏。
唐家一代成青史,漢殿多年誦子虛。
丹鳳春裁西掖詔,白麻夜草北門書。
幾時卻奉承明謁,玉蘂花邊并直廬。
江蘆初老渡新鴻,誰把高情托畫工。
索索西風尉寒羽,蕭蕭殘日伴疏叢。
漁舟欲下灘聲急,談麈重揮暑氣空。
身在計庭歸未得,毎將秋思入圖中。
繁陰欲閉凱風來,一埽窮荒萬里開。
日色蔥昽浮渤澥,云容舒卷映蓬萊。
旅情更覺光華遠,暖意何妨節物催。
醉眼卻思山雪好,臘前容可當新梅。
閑心輕出世,遠念起游方。
潄月拋茶井,眠云夢草堂。
歸程指山色,去影背湖光。
欲問重來日,孤云未可量。
朝離巴陵岸,暮投烏沙汀。
大江屢回環,反顧猶洞庭。
月色奪暗日,舟人各宵征。
東南浮云際,極望都冥冥。
不辨水與天,高低皆見星。
分明銀河流,來與江漢并。
安得數尺槎,漂然向天庭。
欲問俞跗術,秦亡世少傳。
玉書才命子,金鼎已成仙。
華渚星猶爛,昭陵柏未圓。
空余罪己詔,不似禹湯年。
寒日征驂懶復回,經宵仍喜駐巖隈。
徑盤幽跡遙知鹿,林逗清香定有梅。
曉影痩猿窺澗溜,夜聲肥栗托爐灰。
我心非動我非靜,白足禪僧無妄猜。
入水作田,上山伐薪。
人世幾何,終歲苦貧。
安有靈藥,化為羽人。
呼吸光景,為君外臣。
羈旅嗟無友,佯狂漢水陰。相逢幸傾蓋,送別悵分襟。
之子雖吏隱,高名何陸沈。蛟龍蟠學海,風雨潤詞林。
寡和嘗歌郢,傳經雅屬參。丈人今諭蜀,干譽爾勞心。
接淅予征遠,看云反顧深。旅懷兼去住,秋色愴登臨。
信有江山助,宜無霧露侵。相思見逸唱,清絕響寒砧。
擊節時孤笑,開樽憶共斟。歳華幾向晚,客恨孰能禁。
城闕愁回首,詩人誨嗣音。曾非青玉案,為愧洛生吟。
昔在仁朝日,孤忠獨犯顏。
一身寧自顧,萬里偶生還。
卻度黃梅嶺,重趨玉筍班。
不知君檻折,千古更誰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