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怨
碧瓦高梧響疏雨,坐倚薰籠時獨語。
守宮一著死生休,狗走雞飛莫為女。
云間簫鼓夜厭厭,禁漏誰將海水添。
一春門外羊車過,又見秋風拂翠簾。
總把丹青怨延壽,不知猶有《竹枝鹽》。
碧瓦高梧響疏雨,坐倚薰籠時獨語。
守宮一著死生休,狗走雞飛莫為女。
云間簫鼓夜厭厭,禁漏誰將海水添。
一春門外羊車過,又見秋風拂翠簾。
總把丹青怨延壽,不知猶有《竹枝鹽》。
碧瓦覆蓋的高梧在稀疏的雨中沙沙作響,我獨自坐在薰籠旁不時喃喃自語。點了守宮砂,這一生的命運就已注定,就像狗跑雞飛,莫要為你(失寵)而傷心。云間傳來簫鼓之聲,夜晚寂靜又漫長,宮中漏壺的水,誰來添滿呢。整個春天宮門外羊車一次次經過(卻沒停在我這里),如今又見到秋風吹拂著翠簾。總是把失寵的怨恨歸咎于毛延壽,卻不知還有像《竹枝鹽》這樣的民間歌謠也能抒發哀怨。
薰籠:取暖用的竹籠,罩在香爐上。
守宮:即守宮砂,古代傳說用朱砂喂養的壁虎,研成粉末,點在女子身上,終身不褪色,只有在發生性行為后才消失,以此驗證女子貞潔。這里指女子命運被禁錮。
厭厭:同“懨懨”,寂靜、安靜的樣子。
禁漏:宮中的漏壺,古代計時工具。
羊車:晉武帝司馬炎常乘羊車在后宮游走,羊停在哪位妃嬪門前,就幸臨哪位。
丹青:指畫像。
延壽:毛延壽,漢元帝時宮廷畫師,傳說他因宮女未賄賂他,便將王昭君畫丑,致其遠嫁匈奴。
《竹枝鹽》:民間歌謠,多表達哀怨之情。
此詩可能創作于封建宮廷環境下,當時宮廷女子眾多,皇帝寵愛有限,很多女子難以得到寵幸,一生在宮中孤獨終老。詩人站在這些女子的角度,描繪她們的哀怨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宮中女子的失寵之怨。其特點是借景抒情與用典結合,生動展現女子心境。在文學史上反映了封建宮廷女性的悲慘命運,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南風起,落蜆子。生于霧,成于水。北風瘦,南風肥。厚至丈,取不稀。殷勤祭沙潬,莫使蜆子飛。
長镵木柄斸寒云,阿魏灘中藥氣熏。至竟無從知性味,山家何處問桐君。
省郎高節夐無塵,交好宜為竹所親。風細秋聲傳玉佩,月明寒影上綸巾。瓦盆酌酒還相對,拄杖敲門故不嗔。亦欲從君分半席,渭川何處是通津。
文章無正體,源浚流乃深。能者主宰之,古來非獨今。
新年初見雪消時,拜舞歡同覲赤墀。頒朔載分堯甲子,明禋重飭漢威儀。銅龍漏徹雞人報,鐵騎班回象路移。帝道由來嚴正始,從臣還儗太平詩。
蒲萄漢代來西域,移向涼州家遍植。何人寫入此圖中,逼真妙手時難得。初疑滄海躍驪龍,明珠頷下光玲瓏。吐霧噓云猶帶濕,揚須鼓鬣勢拿雄。又如垂旒耀初日,紫艷顆顆聯綴密。水晶馬乳品不同,模寫總入畫工筆。煙藤漏日翠糾纏,風葉含露青連綿。高堂閱畫巳快意,何如結架齊檐前。我欲走使遠截取,剩得長條種茲土。秋風亂剪落筠筐,釀熟千缸萬缸醹。不羨云安曲米春,何勞漢官桐馬乳。涼州新釀屬閩南,畫圖束閣不須睹。
涓涓清澗中,長洗山僧缽。還將缽盛去,瀉向玻瓶滑。
錦繃兒啼妃子笑,雞頭肉念祿山來。三郎若肯憐湯餅,豈被香囊作禍胎。
一木何曾大廈支,每從婞直得猜疑。有窮乘亂因民日,安漢欺心下士時。已分出山成小草,轉嫌投鵲竟無枝。故宮未便傷禾黍,朝踐何年奉羽儀。
故園芳事無人管,到處梅花動客情。
憂愁與喜歡,相去一毛間。治亂不同體,山川無兩般。笛聲方遠聽,草色正遙看。何處危樓上,斜陽人憑欄。嘉善既難投,先生宜罷休。履霜猶可救,滅木更何求。獸困重來日,鴻飛遠去秋。民饑須是食,食外盡悠悠。
倦柳搖晴,正疏雨半闌,人在南浦。怕一片涼云,帶愁流去。草長波平天遠,斷腸不是春歸處。空延佇。幾點峭帆,飛下孤嶼。凄楚。冥冥芳樹。望荒城不見,來夢先阻。問前度劉郎,銷凝何許。輸與離亭今夜笛,倚寒吹得蘋花聚。漚邊路。甚時共尋煙語。
脊梁硬豎支撐佛,心地平鋪濟渡人。不比天臺無用物,祇將奇險誑愚民。
釋迦自是釋迦,然燈莫要添些。不用燒錢引鬼,何須勾賊破家。你那里針劄不入,我這里石上栽華。
十三變之時。變形易體在罽賓。從天而下無根元。號作彌勒金剛身。胡人不識舉邪神。興兵動眾圍圣人。積薪國北燒老君。太上慈憫憐眾生。漸漸誘進說法輪。剔其須發作道人。橫被無領涅槃僧。蒙頭著領待老君。手捉錫杖驚地蟲。臥便思神起誦經。佛氣錯亂欲東秦。夢應明帝張愆迎。白象馱經詣洛城。漢家立子無人情。舍家父母習沙門。亦無至心逃避兵。不玩道法貪治生。搦心不堅還俗經。八萬四千應罪緣。破塔懷廟誅道人。打?銅像削取金。未榮幾時還造新。雖得存立帝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