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歸路寄懷曾明吾二首 其二
海岳心猶壯,風塵鬢未華。
聽詩懷上國,度德憶通家。
廬隱江門樹,書封石洞霞。
音徽才咫尺,相望即天涯。
海岳心猶壯,風塵鬢未華。
聽詩懷上國,度德憶通家。
廬隱江門樹,書封石洞霞。
音徽才咫尺,相望即天涯。
心中對山海的豪情依舊壯志滿滿,歷經塵世奔波兩鬢還未花白。聆聽詩歌時懷念著京都,思量品德時憶起通家之好。你的廬舍隱藏在江門的樹林里,書信封存在石洞的云霞間。你的風采仿佛就在近前,可彼此相望卻如遠隔天涯。
海岳:大海和高山,這里指豪邁的心胸、志向。
風塵:指塵世、旅途的艱辛。
鬢未華:兩鬢還未花白,指年紀尚輕。
上國:京城。
度德:衡量、思量品德。
通家:指世代交好之家。
廬:廬舍,房屋。
音徽:指人的風采、聲譽。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經歷一定人生閱歷后。可能當時社會存在一定的動蕩或變遷,詩人在奔波中依然保持著豪情壯志。而友人曾明吾可能隱居在江門一帶,詩人與之雖有通家之好,但相見不易,故而寫詩寄懷。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的壯志與對友人的思念。其特點是情感豐富,既有豪邁之情又有惆悵之意。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詩歌創作技巧。
枝間紅淚漸少。
喜杜鵑開了。
收拾春心,休從花內老。
憐他梅子尚小。
打乳鶯、一一難到。
入口先酸,青黃愁未蚤。
憶昔青衫上赤墀,頷間未有一莖絲。豈知晚拜金龜賜,卻是霜髯雪鬢時。
已掛朝衣神武門,暫紆紫綬拜君恩。兒孫賀罷還無事,雨笠煙蓑自灌園。
長安三月百花殘,滿城飛絮何漫漫。
千門萬戶東風起,陌上河邊春色闌。
美人高樓鎖深院,白花濛濛落如霰。
晴窗窈窕朝日遲,亂入簾櫳趁雙燕。
游絲相牽時裊裊,委地飄廊不須掃。
君不見江頭綠葉吹香綿,隨波化作浮萍草。
霜鋪圩岸野人稀,
渡口農家白板扉。
小浪枕邊驚夢早,
遠峰天外送青微。
星星落木空疑雨,
片片輕鷗自浣衣。
縹緲夷光何處去,
扁舟萬頃擁朝暉。
北風吹沙官道長,
兩傍楊柳間榆桑。
何時走馬重來此,
要看清陰六月涼。
宦轍吳行復楚行,
十年塵土謾勞生。
胸中且斂舊兵甲,
席上旋開新鼎鐺。
鼓楫東溟知水闊,
振衣西華識天傾。
生平俯仰都無愧,
任你元龍細品評。
長城迤萬里,
落日照黃榆。
飲馬交河裂,
揮戈塞草枯。
陰山連獵火,
寒磧度飛芻。
何限紆金印,
橫行誰伏胡。
午夜髑髏吟,
山空片月明。
西方無凈土,
只有彌陀經。
觸人秋暑何瀰瀰,
游子驅車涉千里。
悠悠旌拂華山云,
蕭蕭馬度涇川水。
有鳥西南飛,熠熠似蒼鷹。
朝發天北隅,暮聞日南陵。
欲寄一言去,托之箋彩繒。
因風附輕翼,以遺心蘊蒸。
鳥辭路悠長,羽翼不能勝。
意欲從鳥逝,駑馬不可乘。
朔風吹雪滿天涯,
景物依依逼歲華。
見說孤山春意蚤,
欲將清興賦梅花。
天時不可齊,
天心不可違。
君子能知天,
手轉豐兇機。
落日下寒沙,征夫猶未息。贏馬帶西風,行行度平隰。豈畏跋涉艱,但憂時事棘。土瘠稻粱稀,饑鳥投林急。憶昔別家時,凄風入庭室。我父病在床,母扶幼弟立。謂兒將遠行,愿兒自愛惜。汝舅在閩海,見我恐無日。念我病且衰,見汝心尤切。弟妹各凄然,回頭向暗壁。幼子牽婦衣,呱呱為我泣。相送各無言,皇皇日將夕。出門從此去,一棹浮空碧。載涉閩海濤,舟輪御風疾。登岸見我舅,沐發猶未畢。遙憶我母容,見舅心滋戚。我母齒盡脫,我舅發全白。俯仰二十年,悲愉感今昔。六月到京師,囊空嗟旅食。寄生憂患初,冥心赴沉摯。昨夢到庭闈,慰我久離別。旅思凋華年,春暉警凄魄。名場勿自誤,去去復何恤。昨夜始出都,徬徨宿古驛。秉燭理殘書,風勁檐霜積。偶檢舊寒衣,縫紉千針密。豈必貴此衣,吾母勞筋力。衣痕日以舊,游子尚行役。披衣步中庭,一步一凄惻。關河多浮云,茫茫天地窄。
琵琶尾,鳳凰頭。相逢識是柳城舟。
雙雙桂楫搖纖玉。沙鷗逐。
思得湔裙香水浴。
書窗二尺檠,
爐亭一樽酒。
別去七十年,
此樂重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