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途次韻 其三
寒食猶須數日間,
楚亭才隔幾重山。
歸時便有桃花否,
試擘華箋問曲欄。
寒食猶須數日間,
楚亭才隔幾重山。
歸時便有桃花否,
試擘華箋問曲欄。
距離寒食節還有幾天時間,我所在之處與楚亭只隔著幾重山巒。我回去的時候是否會有桃花盛開呢?我試著鋪開精美的信箋,隔著曲欄詢問。
寒食:即寒食節,在清明前一二日,禁火寒食。
楚亭:泛指楚地的亭子。
擘:分開,這里指鋪開。
華箋:精美的信箋。
曲欄:曲折的欄桿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是詩人在寒食節前夕的歸途之中。當時社會環境或許較為安定,詩人在歸途中心情閑適,看到周邊的景色,從而引發了對桃花的遐想并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歸途的期待與閑適心境。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自然,意境優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生活情趣。
侵窗度竹復臨池,絕勝瀟湘夜半時。客邸十年聽不足,可能今日重題詩。
青樽華發對銷魂,匹馬孤城日色昏。愛客更為長鋏引,一時回首孟嘗門。
老筆文無害,升堂指顧間。才高心每恕,事遽色常閒。棋局消長晝,詩囊括好山。去時似來日,添得令名還。婉畫循中道,廉名集美譽。直知能解事,元為飽看書。用法何庸盡,頒條本自疏。酂侯端許繼,不問吐茵車。昔在東原北,高唐一再行。金書儒廟壯,畫壁驛亭清。仕宦中年達,親知遠道迎。江南何處好,細話紫陽城。
蒼壁瀉飛瀑,虛亭看掛川。寒聲灑松雪,暝色帶蘿煙。銀漢空中落,玉虹巖際懸。壯觀逢九日,與子樂盤旋。登臨無好句,猿鳥笑人來。良友文皆杰,諸生俊有才。起予詩迭和,迎客菊初開。喬木凋零盡,日斜孤鶴回。
一誦君詩一點頭,華摛春艷氣凌秋。耳邊厭聽兩蛙部,眼底新誇五鳳樓。花信風殘生酒興,竹枝歌罷動閨愁。蘭亭已近浮觴節,先把歸期話置郵。
木棉花盡荔支垂,千花萬花待郎歸。
修竹藏深塢,白云生遠林。雨晴添暖翠,月澹度秋陰。野老頻攜客,幽人獨鼓琴。何時來掃石,相對一開襟。
晚泊悠然逗所思,方春而雨固其時。流澌桃浪江痕復,煙鎖林灣野色披。定性微聞山澤動,孤懷恰與水云羈。年來進步甘迂拙,懶向征帆較速遲。
深宮花謝使人愁,片片隨風滿御溝。妾命自憐花共薄,君恩那似水東流。
行色千崖里,風光三月中。山家愁酒少,造物愛詩工。好鳥簧為韻,新花錦作叢。吾能騎瘦馬,不惜遠追從。
九州非我居,我思游冥荒。飾輿驂玉虬,乘氣切天翔。朝餐發匡廬,夕暮嵩華陽。上謁帝座側,回旗拂天昌。牽牛擊河鼓,織女方七襄。
弱冠獻奇策,居然終賈才。賦成平樂館,歌奉柏梁杯。麗藻留昭世,英游隔夜臺。土中埋美玉,誰見不興哀。振鷺辭靈沼,冥鴻翔太虛。清朝解鳴玉,舊里掛安車。詩酒江山勝,園林俸祿馀。所忠今不往,誰奏茂陵書。
同床異夢各參商,各取所需亦未妨。豈意淞濱飛炮火,書林好景總收場。
隨緣合蠟答年除,桃板新書兩兩符。久直承明思保障,敢塵郎府列依烏。椒盤遂有鄰人送,尊酒還將祿米沽。白發慈親應遠念,庭前諸弟綵衣娛。
郎在潮東儂在西,臨鸞愁畫遠山眉。梅花月冷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