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宮春 題西山玉隆宮
吟發蕭蕭。正古槎秋入,河漢銀濤。紅云甚家院落,一片笙簫。晉時言語,問何人、還肯逍遙。知幾度、落花啼鳥,鄉歌猶在兒曹。
游帷舊時明月,照滿庭空翠,剪剪春梢。西山笑人底事,流浪宮袍。江湖近日,說神仙、多在漁樵。千古意,水沈香里,孤楓陰落重霄。
吟發蕭蕭。正古槎秋入,河漢銀濤。紅云甚家院落,一片笙簫。晉時言語,問何人、還肯逍遙。知幾度、落花啼鳥,鄉歌猶在兒曹。
游帷舊時明月,照滿庭空翠,剪剪春梢。西山笑人底事,流浪宮袍。江湖近日,說神仙、多在漁樵。千古意,水沈香里,孤楓陰落重霄。
斑白的鬢發稀疏飄蕭,正值古老的木筏載著秋意駛入,銀河如銀濤翻涌。那紅云繚繞的是何處院落?傳來一片笙簫樂音。晉代隱逸的言語,試問如今有誰還肯追尋那份逍遙?已知經過幾度落花啼鳥的春秋,鄉間的歌謠仍在孩童口中傳唱。游仙帳幕外的舊時明月,照亮滿庭空翠的樹影,春風輕拂樹梢。西山笑我為何事如此?身著宮袍卻漂泊無定。近日江湖傳言,神仙多在漁樵之中。這千古幽思,在沉水香的繚繞里,隨孤楓的陰影落向重重云霄。
吟發:詩人斑白的鬢發。蕭蕭:稀疏、飄蕭的樣子。
古槎(chá):古老的木筏。槎,竹、木筏。
河漢:銀河。
紅云:或指華麗樓閣的映襯,或喻仙境氛圍。
晉時言語:暗指晉代隱逸之士的高論,如陶淵明等人的隱逸思想。
游帷:游仙的帳幕,代指修行或隱逸的居所。
剪剪:形容風輕而略帶寒意。
底事:何事。
水沈香:即沉水香,一種名貴香料。
重霄:高空,指云層之上。
此詞為作者題詠西山玉隆宮之作。玉隆宮為宋代著名道教宮觀,多為文人游賞之地。結合詞中‘流浪宮袍’‘江湖漁樵’等語,推測作者或為仕途漂泊的文人,借游宮之機,觸景生情,感懷身世,抒發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具體創作時間無明確記載,當為作者中晚年游歷西山時所作。
全詞以秋景起興,借玉隆宮的清幽之景,串聯晉代隱逸典故與當下漂泊之嘆,通過‘神仙在漁樵’的江湖傳言,含蓄表達歸隱之志。語言凝練,意境悠遠,是一首融合寫景、用典與抒情的隱逸主題詞作。
雨涼陟駝巘,轉歷九十折。短竹亦自陰,小家亦自潔。尋草補斷蹊,行人以旱說。農哭眼睛落,天懶霹靂歇。斯民謂天懶,對此予心熱。憑高覽清曠,一峰一氣結。峰下桔槔人,踏水腳如血。短短赤赤秧,專供毒蝗舌。太息重凝眸,青青天骨出。
負日自然捫虱,看山不覺成詩。快暖啼禽歸去,受風林影參差。
聽奏繁弦玉殿清,風傳曲度禁林明。君王聽樂梨園煖,翻到云門第幾聲。
莫釐龍女遙相指,浩蕩靈修。鐘動波柔。縹緲峨眉月上頭。春中記得初三酒,花滿香篝。小令傳籌。昨夜東風昨夜樓。
五岳俱成粉,須彌一寸山。大海一滴水,吸入在心田。生長菩提子,遍蓋天中天。語汝慕道者,慎莫繞十纏。
才賢世有幾,廊廟忍輕遺。公在不早用,人今方見思。故山松郁郁,舊史印累累。惟有同鄉老,聞名尚涕洟。
朝發白水村,風帆健如馬。行人互先后,去鳥紛上下。白云生遠岑,青天入平野。依稀林木外,幡幢見精舍。河邊四五家,猶是雞豚社。我游亦已屢,把酒心莫寫。欲訪桃花源,悠悠愧漁者。
飄飄蘇仙公,浩氣凌八表。游戲濁世來,眼底古今了。卻上食□臺,下視燕支沼。遺書警世人,翩若鶩鴻矯。雙雷蒼翠開,清約隨空杪。高樓舊時月,照我夢皦皦。見爾林屋天,屋天夜知曉。
鄉校咨模范,閨門慕典刑。愛看高士傳,欲注凈名經。素節標家牒,芬情勒冢銘。近誰瞻碧落,應見少微星。
關中行,我持一杯酒,送君西入秦。秦川郁相望,渭水流沄沄。黃河中折倏復來,太華倚天青壁開。我送君兮渺何許,春風不肯吹君回。舉酒酹五陵,浩歌登高臺。終南之山何崔嵬,長安舊游安在哉!百年繁華成劫灰,千古英雄沈草萊。風塵澒洞豺狼墓,天地茫茫入煙霧。我載歌,送君去,太華終南宜有深絕處。巖扃人跡所不到,石壁蒼苔老煙雨。草堂掛女蘿,充腹多薯蕷。玉井蓮開十丈花,茯苓根結千年樹。白雪青松良可老,鹿門有龐商有皓。不然凌云學輕舉,呼取安期羨門語。憶昨與君友,相逢日日酬杯酒。酒闌起舞肝膽開,小桃唱罷歌楊柳。晉語狎秦癯,秦談驚晉叟。秦晉之交那可無,胡為不作雙飛鳧。碧草離離生早春,哀歌望斷西南云。求君于終南之上不可得,太華峰頭會見君。
少壯薄宦游,老作隱學士。種竹緣江坡,清風日來此。此心虛且貞,對竹顏無泚。揚塵落飄飄,夜雨頻磨洗。老勁掣六鰲,渭川不在彼。垂垂雪低枝,寒梢依日起。白發映綠簪,何必論年紀。龍孫呈蕭森,斷截備國史。椽管禿甕多,董狐良足儗。丹砂天上來,緋衣忽加爾。故人重相過,無主亦自美。引泉務厚滋,醉日還移祉。威鳳諧笙簧,笑歌聞正始。再過三十年,此坡付兒子。
方廣華嚴地,神州一洞天。寺藏青嶂里,路繞白云邊。氣候晴兼雨,峰巒斷復連。樹枝多臃腫,蘿磴自盤旋。猿嘯聽經石,龍生洗缽泉。水簾終古瀉,鐘乳半空懸。境出塵寰外,巖開混沌前。金身馀五百,世界度三千。凈室鄰飛瀑,沙彌種石田。空門灰幾劫,削壁字何年。谷有羚羊險,山從鳥道緣。地偏堪避世,境寂可安禪。貝葉飄香界,曇花落法筵。桑門同客饌,石榻伴僧眠。已得澄心訣,渾忘俗累牽。探奇情未已,躋險興翩然。披莽尋支徑,捫蘿到上巔。畏途尤巀嶪,側足更迍邅。彳亍聲俱喘,蹣跚膝在肩。聳身摩斗柄,回睇盼云煙。遠水看如帶,重岡小似拳。祗疑天闕近,還聽谷聲傳。客有玄暉趣,僧如支遁賢。從茲尋覺路,長此奉金仙。
無正文。
歷險下中流,非同雪夜舟。灘聲兩岸石,楓葉萬家秋。云雨襄王夢,江山宋玉愁。一時經數驛,幾日到神州。
獨馬遲遲春尚寒,曉沖疏雨出長安。白云又伴山中臥,芳草誰同湖上看。不負才名須狗監,豈容生事老漁竿。壯游共擬磨崖賦,海岱秋高木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