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題燈龕四首 其四
水晶簾映寶燈明,
海上移來不夜城。
何似圖書群玉府,
青藜靜對月三更。
水晶簾映寶燈明,
海上移來不夜城。
何似圖書群玉府,
青藜靜對月三更。
水晶簾幕映照得寶燈更加明亮,仿佛從海上移來一座不夜城。哪比得上群玉府中滿是典籍的景象,青藜杖靜對,伴我度過三更月色。
水晶簾:透明如水晶的簾幕。
不夜城:燈火通明、徹夜明亮的城市,此處形容元夕燈市的熱鬧。
群玉府:傳說中仙人藏書的地方,出自《穆天子傳》,后泛指藏書豐富之處。
青藜:青藜杖,據《三輔黃圖》載,劉向校書天祿閣時,有老人持青藜杖燃火照明,后代指讀書照明之物。
三更:古代夜間計時單位,約為夜半時分。
創作于元宵節賞燈之際。詩人面對燈火璀璨的元夕燈市,由熱鬧場景轉向內心,聯想到自己深夜讀書的靜謐時光,借此詩抒發對文雅生活的向往。
此詩以元夕燈市為引,通過熱鬧與靜謐的對比,突出詩人對書齋生活的偏愛。用典自然,意境清幽,展現了文人雅致的審美追求。
楊柳發初齊,春陰廢苑西。故人乘醉別,新鳥傍愁啼。舟重全家去,詩多一路題。杏花開北郭,誰復共招攜。
齋居過雨凈,燕坐意良愜。習習風吹襟,引酒獨淺歃。勸飲何所有,蕉袖舞長葉。悅目何所有,梔靨笑素頰。妒幃了無禁,得得自姬妾。妄境一粲破,真樂從酒攝。真妄俱茫然,且作莊生?。
金華溪上發仙舟,越水吳山漫意留。老去才名天上望,重來道路夢中游。敢向同門附籍湜,幸從異代師韓歐。俯仰乾坤今是昔,憑將詩句托風流。
我惜晚聞道,靈臺雜主客。冥行不知津,臨危始求楫。年邁悟前非,端居寡娛悅。圣賢迪遐軌,中道豈容歇。駑蹇不受鞭,出門有難色。平生歐陽子,肝膽無楚越。夙昔諧素心,窮達勖貞節。結交得斯人,焉用復多閱。王郎晚相逢,更覺才情別。泳游文海中,深淺力窺測。欲振蓬萊音,不同箏笛咽。老氣蒼旻高,雅懷秋水潔。蒹葭摧折馀,幸托瑤林側。柰何風塵起,干戈積歲月。牛衣臥空谷,長夜獨愁絕。自君入南中,扳附不可得。昨蒙求友篇,情誼何淪浹。恨無凌風翼,就君共劘切。郁郁長相思,秋月幾圓缺。持報愧瑯玕,永言銘厚德。
錦樹離離海氣青,歲年大稔粟加增。仆夫緯筱修魚箔,童子紉絲結蟹罾。北舍南鄰相往復,東皋西疃自臨登。香浮缸面新醅熟,膾切鱸肥玉作層。
福相團團貌似錢,斑斑點點炫人前。若然堪作孔方用,此物須應早不傳。
禱祝持齋莫絮煩,憐吾但許飲高軒。醉歸但入塵中去,制缶摶壺不復言。
西山依去棹,江水白銀蟾。廬阜幾年思,毫光計日瞻。晴波喧畫鹢,皓月帶黃巖。相見無馀語,名香竟夕甜。
生來不作封侯夢,老去依然赤子心。千駟景公身易朽,一瓢顏氏樂堪尋。行藏自喜山林邃,清苦誰知意味深。欲叩凌陰探藥籠,秘方珍重幾南金。
野鶩驚沙,滿城楊柳,齊受風斜。古堞橫云,荒田分水,隔岸誰家。行人莫問西涯,暮煙外,空林亂鴉。憑吊凄然,半輪明月,一樹梨花。
柳色無端染翠裙,官街車馬去紛紛。鶯花御苑春多少,漏箭宮壺夜幾分。金縷悠揚燕市月,玉簫繚繞鳳樓云。太平天子恩如海,亦遣馀音客枕聞。
長洲苑內舊池臺,白發山人恰再來。無限客愁渾忘卻,小樓聽雨杏花開。
問訊東山館,名花幾樹開。不愁春色去,自有故人來。淑影明衣袖,香風近酒杯。未須尊俎具,且共倚亭臺。
簾前可愛三冬日,階下新抽七葉蓂。昨夜靈臺因預奏,綵云高捧老人星。
送別都門金屈卮,使君去矣問青驪。劍分紫氣星辰在,裘上霜華日夜吹。南去羽書猶未息,中原豺豹爾何為。江頭諸將勞相訊,百戰勛名孰肯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