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皇帝挽詩六首 其五
自惜孤寒士
棲棲到老休
生前浩然棄
歿后所忠求
臣草金雞赦
帝臨丹鳳樓
追懷稀闊遇
恨不殺身酬
自惜孤寒士
棲棲到老休
生前浩然棄
歿后所忠求
臣草金雞赦
帝臨丹鳳樓
追懷稀闊遇
恨不殺身酬
自嘆是出身孤寒的士人,一生忙碌到終老。生前被豁達地棄用,死后卻被要求盡忠。我曾起草大赦詔書,皇帝親臨丹鳳樓宣布。追憶這罕見的知遇之恩,遺憾不能以死相報。
孤寒士:出身低微、無依無靠的士人。
棲棲(xī xī):忙碌不安、奔波不定的樣子。
浩然:此處指豁達、無拘的態度。
金雞赦:古代頒布大赦時,會在高竿上立金雞為標志,故以“金雞赦”代指大赦詔書。
丹鳳樓:唐代長安大明宮的門樓,為皇帝宣布重大朝令之處,后泛指朝廷頒布重要詔令的場所。
稀闊遇:罕見、難得的知遇之恩。
殺身酬:以犧牲生命來回報恩情。
此詩為挽悼剛去世的皇帝(大行皇帝)所作。詩人或為先帝舊臣,曾受其信任參與起草大赦等重要事務,對先帝的知遇之恩銘記于心。先帝離世后,詩人追思往昔君臣際遇,感懷自身未能以死盡忠,故作此詩表達哀痛與追念。
全詩緊扣“挽”字,先述個人身世之悲,再憶君臣共事之榮,末表未能酬恩之憾,情感層層遞進,既體現詩人對先帝的忠誠,也反映古代臣子“士為知己者死”的傳統士大夫精神。
對酒重陽雨,登樓萬里心。異花開晚節,群木秀寒林。鼓角連天暮,風云接塞陰。王師捷何日,傾耳北來音。
萬里胡天一寶刀,霜風透骨不知勞。壯心豈為封侯賞,不遣旄頭傍夜高。
不躓于山。而躓于垤。規有摩而水有波。我欲更之。無奈之何。
誤喜新年七日晴,黑光蕩日更分明。陰陽元自相消長,夷夏何能息戰爭。高視山河分王氣,不知金石載虛名。曲生廢痼交情絕,看遍梅花晚獨行。
憐風羅袂起。正流霞枕岸,影煙疊水。芰荷香倦,凝語倚波碎。老蛩吟夢細。泠泠催釀秋氣。漫掬青痕,漸銀蟾喚醒,揮麈鏡空里。每羨清池鰋鯉。塵網無邊,興逸閒中寄。漱寒漚小,來叩斷萍底。霧沈花掩醉。幽幽此意難會。又見垂楊,問情多瘦損,愁縷共誰理。
日問竹平安,凄然泣白鸞。講堂春寂寂,歸路夜漫漫。前度成虛設,斯文已不刊。些聲云谷外,落月帶微寒。
塞北長寒地,由來□物華。不知羌笛里,何處得梅花?
雷霆走精銳,斧鉞下青冥。江城今夜客,慘淡飛云汀。
飛梁甃石架空虛,湖水通流自具區。莫謂晚來閑眺望,正宜題柱繼相如。
潭水亭亭照影空,幾番花木斗青紅。相看只有霜春面,獨立西風蔓草中。
百昌蕃殖歸神化,萬宇歡康屬圣時。形氣既和無疾癘,冰臺還更覺生遲。
清風吹袂惹煙蘿,正是冰廳許爾過。密坐深譚塵事少,新知細訪雋人多。酒間啜茗腸如浣,卷里題詩手自摩。當夏快來秋意爽,兼將涼雨快如何。
問藥雖忙吟更忙,新詩必富似龜堂。未能載雪尋安道,恨不乘風學老商。伊昔虱心看愈大,因何牛背射無光。疑公只欠長明頌,不用云璈共綠章。
長袖善舞。多財善賈。莫眾而迷。傭自賣。哀而不售。士自譽。辨而不信。
樓外落花深尺許。室里飛花,片片那堪數。行到前回相見處。春歸便是愁來路。春未暮時情已暮。耐得相思,好向人間住。胡蝶自飛鶯封語。梁間燕子雙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