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酬鄭使君兼以奉招二首 其一
懶性隔鄰居,猶如千里馀。
菊花秋已過,梅蕊歲將除。
下榻憐徐稚,窺園憶仲舒。
尋常偶得句,寧意獲瓊琚。
懶性隔鄰居,猶如千里馀。
菊花秋已過,梅蕊歲將除。
下榻憐徐稚,窺園憶仲舒。
尋常偶得句,寧意獲瓊琚。
我生性懶散,雖與鄰居相近,卻仿佛相隔千里之遙。秋菊已過盛期,梅花初綻,一年將盡。想起陳蕃為徐稚特設坐榻的禮遇,回憶董仲舒三年不窺園的專注。平日偶然得幾句詩,沒想到竟獲得您如美玉般珍貴的回應。
次韻:和詩時按照原詩的韻腳和順序;
懶性:懶散的性格;
歲將除:一年將盡;
下榻憐徐稚:用東漢陳蕃為徐稚設榻的典故,表達對賢士的禮遇;
窺園憶仲舒:用董仲舒三年不窺園專注治學的典故,表達對專注學問的追憶;
瓊琚:美玉,《詩經》中常用以喻指美好的詩文。
此詩為酬答鄭使君而作,當作于歲末。詩人與鄭使君為鄰或有交往,鄭使君先有詩作相贈,詩人依韻回贈,既回應對方,又暗含邀請之意。詩中‘梅蕊歲將除’點明時間,時值冬春之交,歲序更迭之際,更添酬唱的溫馨。
全詩以平實語言寫酬答之情,通過‘懶性’‘歲除’等日常場景,結合徐稚、仲舒典故,既顯生活意趣,又增文化厚重。尾聯‘寧意獲瓊琚’直抒對友人贈詩的珍視,兼表奉招之誠,情感真摯,結構自然。
蓬萊宮觀九天開,鰲禁星辰接上臺。豈有文章承帝制,漫令姓字列仙臺。詞垣忝數追趨后,御幄慚叨品校來。暫出京門堪涕淚,致身元乏廣川才。
銀臺花落夜將闌,天亦那知客思單。鶴帳不知云外夢,燕堂空鎖雨中寒。千年風雅教誰主,一卷離騷合自看。又恐孤山梅漸老,明朝問路過長安。望望春來一解顏,春多風雨怯衣單。柳煙漠漠山堂曉,梅雪紛紛水國寒。貧里詩囊當自佩,醉中匣劍共君看。交游肯作云翻覆,鑿齒東來喜道安。
西風又轉蘆花雪。故人猶隔關山月。金雁一聲悲。玉腮雙淚垂。繡衾寒不暖。愁遠天無岸。夜夜卜燈花。幾時郎到家。
郎星卿月遞輝光,忽著蟬冠換鷺行。人世閱來知幻境,鈞天歸去侍先皇。棠陰政惠人人說,花底篇章字字香。一段風流埋不得,傳家玉雪照人旁。
世味渾忘卻,身心得少閒。臨池看白發,把酒對青山。經史三馀外,桑麻十畝間。優游期卒歲,寧料阻時艱。
使節迢遙自帝廷,真教南斗避文星。翹材或擬平津館,驅傳翻勞送客亭。玄草我慚嘲尚白,藍成俱謝出于青。封軺再入邯鄲道,莫笑盧生夢未醒。
風軟搖青,雨細濕紅。一江碧,欸乃三聲。小橋橫處,酒肆旗旌。幾樹新枝,纖纖舞,落黃鶯。兩袖馨香,滿目澄明。恁愁浮,點點盈盈。此時景好,最憾孤行??v得佳句,無從訴,與人聽。
阿翁學道已多年,翻使湘靈先著鞭。為種絳桃三萬樹,遲予蚤晚洞門前。
為愛精藍僻,崎嶇入碧峰。客堂人少到,云影自重重。雨過溪聲長,林昏露氣濃。山深鳥亦靜,閒立路邊松。
蘋藻潔羞遺訓在,芝蘭奕葉慶源賒。何人誄德須千字,他日冢傍應萬家。秋風摧謝忘憂草,古木悲啼反哺鴉。猶憶升堂初拜跪,依然象服儼笄珈。
妖蠻竊弄荒山里,廉城西畔風塵起。提兵將校豈無人,一夕弗嚴成僨事。犬羊突入縱搶攘,男婦奔走何倉皇。城頭迎刃勢破竹,驅逐執掠紛成行。陳公夫婦頭雙白,老袖龍鐘遭險厄。贖金不至命須臾,義氣橫膺無懼色。伉儷相看但淚垂,寧死不愿生分離。飛魂暗結千里恨,惟有青天白日知。鶴塘之坡揭華表,雙義名高死非夭。同時罹患半鄉人,死者何多聞者少。君不見古來壽域高倚天,金湯不用土木捐。民無兵死恒晏然,安得此域如當年。
寒園星散居,搖落小村墟。游仙半壁畫,隱士一床書。子月泉心動,陽爻地氣舒。雪花深數尺,冰床厚尺馀。蒼鷹斜望雉,白鷺下看魚。更想東都外,群公別二疏。
鏡中色相類吾深,吾面終難鏡里尋。明月印空空受月,是他空月本無心。
詞林每問歸安使,聞說先生在德清。暇日畫簾公吏散,春風華館子衿明。三年不見新書札,百里空傳舊政聲。日暮碧云何處合,思君吟遍石頭城。
陸生渺渺切云歌,喉香袖窈顏微酡。一聲兩聲天地碧,玉盤珠落何足多。燕山白月流積雪,吳江細雨濕青莎。熏爐正暖酒初熟,一字一刻徐摩娑??v有周郎那得顧,四座唯聞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