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易二首 其一
羸軀抱疾時時劇,
白發乘衰日日增。
凈掃東窗讀周易,
笑人投老欲依僧。
羸軀抱疾時時劇,
白發乘衰日日增。
凈掃東窗讀周易,
笑人投老欲依僧。
我這瘦弱的身體抱病在身,病情時時加重;白發隨著衰老,一天比一天增多。我清掃干凈東窗下的書桌,專注地閱讀《周易》;不禁嘲笑那些年老時想要皈依佛門的人。
羸軀:瘦弱的身體。
?。杭又?。
乘衰:隨著衰老。
投老:到老、臨老。
依僧:依靠僧佛,指皈依佛門。
此詩或作于詩人晚年退居鄉野之時。當時詩人雖年老體衰、疾病纏身,仍保持著對經典的研讀熱情,與某些老年人寄希望于宗教解脫的心態形成對比,體現其積極的精神生活狀態。
全詩以簡練筆觸描繪晚年讀《易》情景,既展現衰老病弱的現實困境,更凸顯以學術滋養精神的生命力量,語言質樸而意蘊深沉,是詩人晚年精神世界的生動寫照。
律身行業凜冰霜,
接物機關走雷電。
七千馀指渴思漿,
愿為重提正法眼。
長虹一飲百川竭,對景豈無弘量人。
兩鬢滿簪霜底杰,百壺剛壓甕頭新。
何妨仕路逢山鬼,且弄秋光信筆神。
醉后每多齊物意,欲將華岳等纖塵。
太傅千秋存故里,我來削面西風起。欲問遺蹤何處是。傍人指,亂碑沒入寒蕪里。
今日江山仍戰壘,野花閱盡前朝史。儒將雍容能有幾。休相戲,何如銅雀臺前伎。
春秋皆貶事無褒,
莊子思之意若何。
下筆便為齊物論,
大家命酒且高歌。
百篇奧穾上規姚,一代英靈水出苕。使節帥符周郡國,天臺儲禁切云霄。
趨庭祿養連三組,御極恩章接四朝。行馬施門兼五福,死生窮達祇囂囂。
宦游到處績皆凝,名遂歸來望更增。棋勢晝翻饒國手,蒲團夜坐敵禪僧。
風標常憶清如鶴,書札頻通細若蠅。戲綵堂空詩版在,禾興耆舊傳吳興。
入洛衣冠江左余,逋臣肯復待公車!
風云早冷三鳣兆,日月長懸五馬居。
結客黃金良不易,修文白玉竟何如!
茂陵今日皆禾黍,遺草空留封禪書。
要知爵服人人別,不信弦歌個個同。
指點苕溪歸棹遠,西風吹夢藕花中。
山歌水調唱豐年,
漁鼓荷衣舞列仙。
紅抹額騎飧料馬,
錦??簇采蓮船。
斜風細雨菊花天,
今夜何知此水眠。
他日舊鄉談舊跡,
青山卻意夢中船。
舊日維舟處,懸情獨柳條。
秋風又京國,客思正江潮。
長路有時到,歡期難再邀。
裴徊望牛女,愁絕向中宵。
廿年裘馬半從軍,羞見羊家白練裙。自笑歸裝輕似葉,不妨多載嶺南云。
南唐官務久凋零,海國重來倚玉屏。不信窮途知己有,一雙鴝鵒眼常青。
秋在蘆花深處。瑟瑟涼波微度。
明月可憐生,還照離人小住。
欲把心期細訴。隔著遙天云樹。
便說夢中尋,夢也何曾來去。
林榮其郁,浪激其隈。
泛泛輕觴,載欣載懷。
旬日崎嶇行左擔,征車確犖投山店。魯酒何如愁思釅。心情減,白頭彩筆渾相賺。
竟有估帆三四點,楓根也繫斜陽纜。新月初黃偏滟滟。鋪竹簟,笛聲快作伊州犯。
衲子浮江返,還疑受缽年。
觀空忘物役,到處有人天。
塵夢吾增感,真如性所便。
應知無去住,別爾但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