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雀臺瓦硯
千年銅雀蔭歌塵,
張老澄泥解逼真。
我有古端鈞玉德,
中涵雨露炳星辰。
千年銅雀蔭歌塵,
張老澄泥解逼真。
我有古端鈞玉德,
中涵雨露炳星辰。
千年的銅雀臺籠罩著歌舞的塵埃,張老用澄泥制作的硯臺能如此逼真。我擁有古老的端硯,具備鈞瓷般溫潤的玉德,其中蘊含著雨露,輝映著星辰。
銅雀:指銅雀臺,三國魏武帝曹操所建,故址在今河北臨漳,為文人雅集之地。
蔭歌塵:籠罩著歌舞的塵埃,代指銅雀臺昔日的繁華。
張老:泛指擅長制硯的工匠;澄泥:一種傳統(tǒng)制硯材料,以泥土經(jīng)特殊工藝燒制而成。
端:端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產(chǎn)自廣東端州,以石質細膩著稱。
鈞玉德:形容硯臺如鈞瓷般溫潤,兼具玉的德行(古人以玉喻美德)。
炳星辰:與星辰交相輝映,形容硯臺光澤璀璨。
此詩或為詩人鑒賞古端硯時所作。銅雀臺作為歷史遺跡,承載著往昔的繁華記憶;澄泥硯與端硯則代表傳統(tǒng)制硯工藝的精髓。詩人借物詠懷,既感慨歷史變遷,亦贊美古硯的藝術價值與文化意蘊。
全詩以“銅雀臺瓦硯”為核心,通過歷史意象與文房器物的關聯(lián),展現(xiàn)古硯的文化內涵與審美價值,體現(xiàn)詩人對傳統(tǒng)工藝的推崇與對雅文化的追求,語言簡練而意蘊深遠。
兒女今何似,門闌想寂然。
哀哀未白發(fā),莽莽就黃泉。
淮浦西風外,云溪宰木邊。
緘辭致千里,雨淚不能湔。
蒼蒼歲寒姿,凜凜凌云干。
何為事蟠蹙,充君眼中玩。
翔鸞與偃蓋,不如溝中斷。
高岡有同根,天風拂河漢。
步障蜀州錦,重重碧羅襦。嬌多不勝春,十五未嬪夫。
我欲金屋之,貯以貢上都。窈窕飛世間,秾李侍綠珠。
冶容致人疑,詎知非妖狐。雉扇開綠綺,君王麗華俱。
后庭非無花,有寵爭得無。八姨淡手抹,試粧不施朱。
不如玉環(huán)翠,睡起姿態(tài)殊。人言花傾國,況乃下蔡乎。
青山不斷煙蒼蒼,梅花如雪東風香。
春來天地恰十日,眼見草木生輝光。
清溪行舟暮鳴櫓,并舡開樽共君語。
人生邂逅自可憐,明日江東聽江雨。
前日巴東守,中朝涑水家。
風規(guī)踵清白,牘奏述忠嘉。
鼎鼎名逾重,堂堂發(fā)未華。
如何空疊組,不見海陵瓜。
相國三槐位,郎君疊桂枝。
談經(jīng)天祿閣,指日鳳凰池。
道術千年緒,功名百世期。
中朝呂范氏,端的有余師。
月落霜如雪,風回水正冰。
百思勞夜夢,多病怯晨興。
世事甘牢落,心期獨戰(zhàn)兢。
床頭書在眼,且莫負寒燈。
發(fā)軔期行志,鳴琴最得民。
淵魚何用察,桑雉本來馴。
可嘆雙旌暮,猶歌五袴新。
誰為良吏傳,吾欲表斯文。
杉松廡門森老蒼,佛屋深夜幡花香。
借床健倒怳何處,夢隨潛魚聽夜榔。
咿啞禽語曉光浄,蟋蟀草鳴朝雨涼。
哦詩出門懷二妙,春漲遶山湖水黃。
疇昔經(jīng)行路,黃山更一過。
天涯知己少,歲晚客愁多。
路斷車生角,冰堅水不波。
使君森畫戟,聞此盍如何。
禮樂三千字,聲名五十秋。
士元才展驥,李廣不封侯。
香火猶彊健,笙歌足燕休。
如何早仙去,寒日慘山丘。
海風吹月動蒼茫,欲往從君道路長。
羈羽沈鱗徒影響,秋鴻社燕各炎涼。
紛紛忍逐塵埃盡,落落猶期日月光。
想得清吟散愁獨,書來金薤翦琳瑯。
自我交賢子,逢人重此翁。
一門傳義槩,奕世積陰功。
丘壑身無恨,詩書道不窮。
定知編太史,高揜漢于公。
未識諸人名已侯,一麾應此滯徐州。
誰知安石恐未免,欲借寇君何可留。
遺愛與山同北固,平生作計豈東周。
上方已聽尚書履,聲在星辰最上頭。
清詩報我來,瓊玖羞木李。
感我萬古心,迢迢如江水。
楚宮歌舞地,春農(nóng)耕廢址。
變化日相尋,榮華何用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