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齋
鈴閣侍衛稀
幕府文書省
石上試真茶
松間移小鼎
吏師所至清
仁者本便靜
鈴閣侍衛稀
幕府文書省
石上試真茶
松間移小鼎
吏師所至清
仁者本便靜
鈴閣中的侍衛稀少,幕府的文書也減少了。在石上試泡真正的好茶,在松間移動小茶鼎。官吏所到之處都清廉,有仁德的人本就喜愛寧靜。
鈴閣:古代將帥或州郡長官的辦公處,因懸鈴而得名。
幕府:古代將軍或地方軍政長官的府署。
省:減少,簡略。
真茶:優質、純正的茶葉。
小鼎:此處指煮茶用的小器具。
吏師:指官吏。
仁者:有仁德、修養的人。
此詩或創作于作者任職地方期間。靜齋為其辦公或休憩之所,詩中通過描寫靜齋內侍衛稀少、文書簡省、松間煮茶等日常,反映其推崇清廉簡政、向往寧靜生活的為官理念與個人志趣。
全詩以靜齋為中心,通過具體場景的描寫,展現清廉簡政的官風與仁者寧靜的本性,意境清幽,語言平實,體現了詩人對淡泊生活與高潔品格的追求。
秋夢春云淡似煙。紅箋心事憶蘋蓮。那回纖手捧金船。舟影橫斜人去后,柳綿撩亂燕歸前。月明江上斷腸天。
客行七十歲,歲暮遠徂征。塞云凝不解,隴水凍無聲。君看日遠近,為忖長安城。
迂疏懷抱獨君知,杖拂親依即我師。一句未能參妙道,數篇空復寄新詩。子方奮迅云間翮,我厭追隨世上兒。安得巖坰兩如志,銅瓶烏幾為君攜。蕭蕭柳岸野風秋,虹掛前山晚雨收。回首孤城空綠樹,滿川斜日放歸舟。年來雙淚供愁盡,去去勞生幾日休。試問故人思我否,夢魂猶在海邊州。高城欲去更徘徊,病眼登臨強一開。風物盡為愁里景,山川疑是夢中來。此身雙鬢何勞白,未老塵心可得灰。欲把煩愁付杯酒,祇應清夢待尊罍。生涯飄泊一航輕,浩蕩晴川送我行。北望山川連海遠,南來風月近淮清。人家稻熟豐年滿,澤國天高秋意生。惟有羈愁消不得,登臨清淚落如傾。少年居士正安禪,法是懷公門下傳。已解出塵金里礦,何妨離欲火中蓮。苦心參道嗟予晚,極口隨機恃子憐。若許維揚傍仁里,一廛須買許行田。蕭蕭晚雨向風斜,村遠荒涼三四家。野色連云迷稼穡,秋聲催曉起蒹葭。愁如夜月長隨客,身似飛鴻不記家。極目相望何處是,海天無際落殘霞。二年海角寄東城,歲久移居亦有情。去路山川嗟我遠,舊時風月為誰清。一廛受地今難繼,三徑懷歸久欲耕。何日山林有茅屋,百年無復問功名。紫蟹雙螯薦客盤,傾來不覺酒壺乾。雨多澤國蒲魚美,秋至楚天風露寒。老去論交嗟我晚,尊前一笑憶君歡。紅蓮幕下無書檄,剩寄新詩滿卷看。
無正文。
一上江亭望,微茫水國分。殘潮蕩曉月,村火照春云。浦溆凝龍氣,沙洲起雁群。歸帆遙莫辨,心折為思君。
凍合千山雪,荒村愁未眠。誰知乘興者,夜棹剡溪船。
看花曾醉玉橋西,紅日青霄路不迷。下邑牛刀成小試,上林烏樹待全棲。江流賦罷蘋風起,石鼎詩成桂月低。霖雨定孚吾黨望,已看豪氣吐云霓。
君居淄右妾河陽,平白相逢惹斷腸。蠟燭已殘歌欲闋,并教離恨繞飛梁。蕭史吹笙鳳女臺,月高霜冷鳳笙哀。不堪好酒沈沈夜,又遣青鸞獨自來。鳳紙銜封玉鏡臺,繡鸞傳記已相猜。傾城笑臉千金樣,莫對閒人一例開。歌里沖沖笑里嗔,深情會處幾何人。憑君為向五陵道,冶葉倡條不是春。笑里低眉引醉波,閬風秋月一聲歌。明知畫燭無情物,何是尊前淚更多。笑不成歡歌斂眉,景陽鐘動酒闌時。此情卻羨牽牛會,一歲相過可是遲。牛女佳期歲一過,都緣迢遞隔金河。可憐馬上香車畔,只隔珠簾更不多。輕蓮素質澹蕭蕭,葉密溪深未可招。雨暗蘭舟人去后,卻容白鷺逞風標。雙鸞夾鏡鳳橫釵,捧額黃梅小雁排。為報阿環休調戲,雙成西母總相猜。膩發堆云鏡舞鸞,五云仙洞接清歡。歸來失卻吹簫伴,腸斷昆山昨夜寒。
藜杖輕輕白苧衣,金輪峰上立斜暉。行從洗硯池邊過,帶得馀光滿袖歸。
明德擅軒龍,不及宋貴人。元魏為殘忍,立庶戕其親。亞子矯之謬,嫡后為大嬪。茍在快其私,毋乃乖天倫。胤體登宸極,往往稱并尊。并尊無乃過,隆養禮亦均。
魯望隱時曾為釣,季鷹歸日已成名。
留將百粵千年興,償卻三洲一日游。飛翰向逢梅御史,放吟今作白江州。山光有分還招手,世計無端任轉頭。何處元公輕著筆,不妨云水遠搜求。
未到錢清四易舟,微軀兀兀任沈浮。山陰境里平如練,一夜安眠到越州。
公庭無事吏人休,垂箔寒廳對弈秋。催織青籠篘白酒,竹爐煨栗煮雞頭。
到處殘楊不曳蟬。曲江風貌憶芳蓮。金尊檀板黯瓊筵。修竹凝香吹彩蕊,畫爐沉水裊余煙。別來誰道不如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