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竹君先生竹屋著書圖乾隆己亥四月陳鳳翔作四首 其二
暮年閩海再持衡
汲黯淮陽視此行
圖畫安排人境外
先生早已厭承明
暮年閩海再持衡
汲黯淮陽視此行
圖畫安排人境外
先生早已厭承明
晚年再次在閩海地區(qū)主持科舉,這行程可與汲黯赴淮陽相比。圖畫將場景安排在塵世之外,先生早已經(jīng)厭倦了朝堂的生活。
持衡:原指用秤稱量,此處指主持科舉考試選拔人才。
汲黯淮陽:西漢名臣汲黯曾被漢武帝派往淮陽任太守,此處以汲黯比朱竹君,暗指其外任之事。
人境外:塵世之外,指遠離世俗喧囂的超脫之境。
承明:漢代宮殿名,為朝臣待詔之地,后借指朝廷。
此詩為陳鳳翔為朱竹君(朱筠)的《竹屋著書圖》所題四首之一,作于乾隆己亥年(1779年)。時朱竹君晚年赴福建主持科舉,陳鳳翔作圖題詩,通過畫面與用典反映其心境。
詩以‘持衡’‘汲黯’等典實寫朱竹君晚年外任,借‘人境外’圖畫與‘厭承明’直抒其厭倦朝堂、向往超脫之情,語言含蓄,用典精當,凸顯人物品格。
石壁千尋險,江流一矢爭。曾聞飛將上,落日吊開平。
湖波萬頃瀉镕銀,妙句誰能敵李紳。橈影緩隨紅蓼岸,荷香細著白綸巾。
百丈樓船跋浪來,十年親見桂花開。女媧不補人間缺,留待儒生濟世才。
我此震旦人,到底少意氣。放伊過界來,波濤起平地。直指單傳,有甚巴鼻。神光因為這些,著了娘生只臂。是旃檀,是驢屎。等閑一嗅腦門開,二十八代西天記。
開到荼蘼春尚早。柳線秧針,辛苦閨人了。指上粉痕香又渺。黃花有夢黃魂繞。沒個團圓明月照。儂卻憐伊,伊卻憐儂少。盡日鶯啼兼燕笑。枝棲切莫將人惱。莫計留春春欲暮。惻惻東風,占了頹紅路。正是海棠初睡妒。化為蝴蝶尋香去。楚楚明妝連翠羽。滿地相思,鳥也低頭語。六角錦屏絲萬縷。人間何處無愁緒。
千古錢塘,算只數(shù)、射潮英杰。笑南渡、衣冠褦襶,都無人物。廿載徒成奸相計,一抔空瘞將軍骨。嘆花陰、樹色總無情,添嗚咽。堤畔柳,湖邊月。相映處,山連碧。更何人橫倚,中流擊楫。落日蒼涼尋故事,綺羅弦管俱飄忽。問當年、誰并葛仙翁,林逋客。
萬國來朝通九譯,一朝持節(jié)使三韓。煙開碣石行邊見,日出扶桑馬上看。玉燭正調(diào)王道盛,天書大布遠人歡。歸囊不似千金橐,留取清名宇宙間。
硯池香沁墨云乾,酒醒無情懶著冠。燕子歸遲春初盡,落花吹雨小樓寒。
浩歌欸乃客銷魂,一抹煙林暝遠村。花為忘憂人一笑,不知風雨作黃昏。
慘淡生綃色,秋花擢露森。黃勻涂粉額,赤抱向陽心。節(jié)序誰云暮,風霜爾獨禁。草堂披拂處,默坐寄情深。
依約白門路,吹透玉簫涼。闌干卐字曾倚,秋影壓波荒。憶自湘麋瘦損,誰把畫橋疏柳,愁得者般黃。流水送蟬語,容易又斜陽。靈和殿,章華苑,永豐坊。而今休問張緒,休問杜秋娘。堤上香驄何處,有個卷簾人待,煙雨悄相望。界破一條綠,無夢到紅墻。
銀瓶不解瀉流霞,春水空然滾白沙。如此風波宜一醉,醉眠江底眼生花。
與世從來最闊疏,年來況復(fù)味潛虛。漆園不嗜濠梁樂,人自人兮魚自魚。
颯颯商飆百卉寒,高棲長羨一枝安。中原烽火猶飄泊,陸地風濤正渺漫。鳳沼牽絲稱獨步,螭頭簪筆愧同官。行藏自信床前易,贏得青山雨后看。
幽尋本無事,獨往意自長。釣魚豐樂橋,采杞逍遙堂。羅浮春欲動,云日有清光。處處野梅開,家家臘酒香。路逢眇道士,疑是左元放。我欲從之語,恐復(fù)化為羊。江邊有微行,詰曲背城市。平湖春草合,步到棲禪寺。堂空不見人,老稚掩關(guān)睡。所營在一食,食已寧復(fù)事。客來豈無得,施子凈掃地。風松獨不靜,送我作鼓吹。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