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同經略舍人登七星山
列岫凌虛滃翠嵐,
龍泓澄澈七星涵。
巖瞻好向西湖看,
飛去何妨自嶺南。
列岫凌虛滃翠嵐,
龍泓澄澈七星涵。
巖瞻好向西湖看,
飛去何妨自嶺南。
群峰凌空,青綠色的山嵐彌漫;龍池清澈,倒映著七星山的身影。若要觀賞山巖勝景,最好去西湖邊;即便從嶺南飛來,又有何妨。
列岫(xiù):群峰,岫指山穴,此處代指山。
凌虛:凌空,高入云霄。
滃(wěng):云氣涌起的樣子。
翠嵐:山林中的青綠色霧氣。
龍泓(hóng):指清澈的深潭或泉水,此處可能特指七星山附近的水潭。
涵:包含、倒映。
嶺南:五嶺以南地區,今廣東、廣西一帶。
此詩為與經略舍人同登七星山時的唱和之作(“次韻”指依原詩韻腳和詩)。七星山為嶺南名山,詩人游賞時見山水清奇,即興賦詩,記錄游覽之樂。
全詩以簡練筆觸描繪七星山及周邊勝景,突出山水之美與游賞之趣,語言清新自然,意境靈動,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敏銳感知與豁達情懷。
與子同為客,歸途卻異天。
苦吟消驛路,遠夢入江船。
離隔又今日,唱酬知幾年。
懷余應有賦,取次續新編。
舊隱籬根夢遠,數枝客里霜凝。
粉黏瑤朵蝶雙輕。似有似無難定。
吟妙紗欹梁雪,寫嫌墨點吳綾。
細看不是月中生。送酒白衣留影。
垂垂雨足曉雷收,草閣憑崖似倚樓。
上赤數鶯吹幾疊,之元一瀑寫雙鉤。
云生右史蟫餐潤,花墜中丞蟻渡幽。
已過清明瓜未種,憎人相擬到秦侯。
乾坤長肅殺,海上戰爭多。
蕃隊日鳴炮,山民夜枕戈。
炎昆糅玉石,覆卵掃巢窠。
世界今如此,蒼生且奈何。
海桐花發最高枝,碧宇霏微芳樹遲。汾水止應多寂莫,藍田卻記最葳蕤。城荒弧角晴無事,天外攙槍落亦知。總有家園歸未得,嵩陽劍器莫平夷。
凄亭云幄對江湖,城上青髦隱大烏。婉孌魚龍問才艷,深涼烽火字珊瑚。誰人明月吹蘆管,無數清笳起鷓鴣。愧讀神經并異注,愁來不覺有悲嗚。
扶風歌起向人寒,四月洪濤觸望看。夏服左彎從白馬,鐃歌清徹比烏彈。千金元節藏何易,一紙參軍答亦難。我欲榮陽探龍蟄,心雄翻足有闌珊。
荒荒慷慨自知名,百尺樓頭倚暮箏。勾注談兵誰最險,崤函說劍幾時平。長空鶴羽風煙直,碧水鯨文澹冶晴。只有大星高夜半,疇人傲我此時情。
膏沐徒為理,長宵恨有馀。羅衣新染淚,明月怨離居。
買賦嗟何及,春風惹恨偏。樓頭看柳色,偷唱想夫憐。
相望才信宿,一出尚徘徊。誰謂堅高處,真成竭蹶來。人情傷蹭蹬,學力諱遲回。欲火焚林去,如何水一杯。
任重心長在,年侵力未堪。圣賢憎獨學,老宿幸同參。已信乾坤蘊,無踰孔孟談。誰能中道廢,長使一生慚。
暫游不得久婆娑,柰此龍江景物何。
天勢去隨帆際盡,海聲來傍枕邊多。
昏窗微見燈明嶼,霽閣遙看日浴波。
定有后人尋舊跡,已留小篆識山阿。
嵐翠濃于草鞋夾。繞坡細流,潨潨暗通苕霅。谷聲遝。下落亂泉聲里,愀悄如相答。此間景,純得關仝巨然法。
寺松三百本,雨溜蒼皮,霜彫黛甲。禿干爭欹壓。
笑語同游,黃葉鳴檐,丹楓裹寺,如何不荷埋身鍤。
領略春光好,其如鬢二毛。
自慚生世拙,敢許在山高。
花下時題壁,松陰獨聽濤。
閒來無一事,展卷課兒曹。
為報生前未了緣,故來輿櫬入新阡。
歸寧乞食憐吾阨,守分安貧嘆汝賢。
話別頻遮紅袖淚,臨歧斷送夕陽天。
寒家夫婦恩情重,痛煞生離竟死還。
淙淙歷冷泉,亂石路頻轉。
久之見白云,云中吠黃犬。
籬門呼始開,此時主人膳。
我入拜其床,倒屣意頗善。
著書充屋梁,欲讀從何展。
數語發精微,所得已不淺。
先生憂世腸,意不在經典。
埋名深山巔,窮餓極淹蹇。
每夜哭風雷,鬼出神為顯。
說向有心人,涕淚胡能免。
古檜含煙,青山展畫。
題目分明,何須管帶。
待你炷得香來,鳴磬一下。
蹉過了也。
草屋竹床聽雨,
山城畫角傳更。
行蹤自笑無定,
何日東風夢醒。
水紅須尾水紅衣,
白肚團員模樣奇。
班點一些渾不染,
傍人號作杜公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