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韻得分字送丁鳳儀秋官南還兼柬沈仲律
官燭疏簾坐校文,力完趙璧始憐君。
乾坤信有三生合,江漢真成兩地分。
南省持平人似玉,東城贈別騎如云。
宦游兼得家山樂,孤鳳翩然百鳥群。
故人何許惜離群,望盡天涯隔暮云。
秋晚風帆隨路便,夜寒霜潦入江分。
京華塵土仍憐客,鄉國衣冠卻羨君。
獨有秦淮橋上月,清光長憶沈休文。
官燭疏簾坐校文,力完趙璧始憐君。
乾坤信有三生合,江漢真成兩地分。
南省持平人似玉,東城贈別騎如云。
宦游兼得家山樂,孤鳳翩然百鳥群。
故人何許惜離群,望盡天涯隔暮云。
秋晚風帆隨路便,夜寒霜潦入江分。
京華塵土仍憐客,鄉國衣冠卻羨君。
獨有秦淮橋上月,清光長憶沈休文。
在官燭與稀疏的簾幕下坐看校閱文書,你像完璧歸趙般圓滿完成使命,我才更珍惜你。天地間確實有三世修來的緣分,如今卻要像長江漢水般分隔兩地。你在南省執法公正如美玉,東城送別時車馬如云熱鬧非凡。你仕途順遂又能享受家鄉之樂,如孤鳳在百鳥群中翩然出眾。老朋友為何如此惜別?望斷天涯只見暮云阻隔。秋末風帆順路徑直下,寒夜霜水匯入江濤。京城塵土依舊憐惜遠客,家鄉衣冠卻羨慕你的歸程。唯有秦淮河橋邊的明月,清輝中常憶起沈仲律。
分韻:古代文人聚會時分配韻字作詩的活動。
秋官:周代六官之一,掌刑獄,此指刑部官員。
趙璧:用藺相如完璧歸趙典故,喻丁鳳儀圓滿完成任務。
南省:明代南京官署,此指丁鳳儀任職之地。
沈休文:南朝沈約(字休文),此代指沈仲律,借古人名表敬意。
此詩為作者送刑部官員丁鳳儀(號鳳儀)南歸時所作,兼寄友人沈仲律(字仲律)。詩中'官燭校文''東城贈別'等場景,反映明代官員交游背景,或作于作者在京任職期間,友人完成公務南還之際。
全詩緊扣'送別'主題,既贊丁鳳儀才德與仕途,又抒離別之憾,末以月憶沈仲律,拓展情感維度。語言融合典故與實景,展現明代文人送別詩含蓄深情的特色,是同僚交游的珍貴記錄。
春事日已歇,池塘曠幽尋。殘紅披獨墜,嫩綠間淺深。 偃仰卷芳褥,顧步愛新陰。謀春未及竟,夏初遽見侵。
黯黯嚴城罷鼓鼙,數聲相續出寒棲。 不嫌驚破寒窗夢,卻恐為奴半夜啼。
千年調,一旦空,惟有紙錢灰晚風吹送。盡蜀鵑血啼煙樹中,喚不回一場春夢。
楚天空闊楚天長,一度懷人一斷腸。此心只在肩輿上,倩東風過武昌,助離愁煙水茫茫。竹上雨湘妃淚,樹中禽蜀帝王,無限思量。 夜來雨橫與風狂,斷送西園滿地香,曉來蜂蝶空游蕩,苦難尋紅錦妝。問東君歸計何忙。盡叫得鵑聲碎,卻教人空斷腸,漫勞動送客垂楊。
隴山紛燕雀,稀見海東青。天地向空闊,煙云抉杳冥。
平蕪一睥睨,凡鳥幾膻腥。不羨金絳寵,飛騰繪爾形。
寄托在高曠,翻遭俗耳驚。千崖集秋氣,萬木奏商聲。
歌有楚騷逸,言如晉代清。諒因發幽滯,天籟自孤鳴。
公袞殊相念,奇書寄布衣。 此心才動處,萬善要同歸。 本旨詳敷衍,奎題重發揮。 應憐蘧伯玉,投老始知非。
驚世文章,門戶照人,外家衣缽。多謝溫存,相期宅相,此恩難說。 今朝祝壽樽前,共拜舞、諸孫下列。但愿從今,一年強似,一年時節。
倚棹太湖畔,踏月上垂虹。銀濤萬頃無際,渺渺欲浮空。為問瀛洲何在,我欲騎鯨歸去,揮手謝塵籠。未得世緣了,佳處且從容。飲湖光,披曉月,抹春風。平生豪氣安用,江海興無窮。身在冰壺千里,獨倚朱欄一嘯,驚起睡中龍。此樂豈多得,歸去莫匆匆。
本是瑤臺月里仙。笑麾鸞鶴住人間。蟠桃一熟三千歲,剩對春風日月閑。 縭綬結,彩衣斑。孫枝相應傍門闌。年年同上長生酒,得見滄溟幾度干。
暖日江南梅柳,春風堂上笙歌。滿斟醽醁笑聲嘩。再拜千年壽嘏。清健非緣服玉,紅顏不是蒼霞。仙姿福祿自無涯。要看滄溟綠野。
楊務廉甚有巧思,嘗于沁州市內刻木作僧,手執一碗,自能行乞。碗中投錢,關鍵忽發,自然作聲云:“布施。”市人競觀,欲其作聲,施者日盈數千。
畫舫頻過柳外莊,南溪原得近東陽。 風來絕澗水無跡,月到空山樹有光。 愁里得詩如老杜,醉中揮墨過顛張。 別來兩月無清約,孤負寒梅一度香。
籠鵝閣誰知軒后閣,宛在水之濆。 牖外樹交合,階前萍即分。 鳥窺書影靜,魚伺墨波勤。 豈有山陰帖,人言此右軍。 斜月廊廊傳踏月久,更獲此為奇。 不在照能遍,無妨影乍欹。 檻承花始韻,檐閣樹微虧。 何以添幽致,恰當弦上時。 四嬋娟堂嬋娟何以署,到果趣無涯。 隙地留移竹,曲闌不輟花。 暫延人意愜,久坐客心賒。 剝啄無妨靜,深山詎有差。 螺龕竟日雙扉掩,其中草色新。 石幢門外樹,法相壁間尋。 借渡石微窄,鑿渠雨始深。 一登綿晝夜,蕭寂了無音。 玉局齋戒時非作態,入室自悠然。 作古宛如古,可傳無意傳。 才情因以勝,位置佐之緣。 方識命名者,前身玉局仙。 嘯臺空臺超以曠,而畝未能盈。 綴石僅留意,栽花不在名。 借池崇地勢,待月望山情。 長嘯豐林下,恒思起步兵。 扶桑亭虛亭立水面,問樹乃稱奇。 不謂虬龍影,能于隙地垂。 互承欄并檻,交接澗通池。 長日披襟坐,攤書尤所宜。 眾香樓花扉深不測,危立有層樓。 遙矚盈庭樹,宛然別一丘。 坐堪邀月下,登或當山游。 桂影趨檐際,清芬卻想秋。 繡鋏堂麗景旁相映,庭空水一灣。 借廡通竹徑,留石讓松關。 客遠定須到,詩卑必痛刪。 暗香浮澗外,恍若在深山。 旃檀室不來深處坐,何以滌吾愁。 古井汲苔繡,石床吟素秋。 幽香天際發,奇致室中求。 僮仆諳清事,支扉謝俗儔。
寫經誰復換群鵝,故舊其如死別何。 清淚潺潺流不盡,殘星落落已無多。 天邊尺牘催歸鳳,水上孤城隱去騾。 日暮不堪東面望,玉峰依舊碧嵯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