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東坡移居八首 其二
故書堆滿床,故物貯滿箱。
渾渾商寶鬲,累累漢銅章。
杖飾昭敬恭,嚴卯訶癉剛。
雷文繞杖節,獸面出佩璜。
私印刻王尊,玉斗蛟龍翔。
逸少留半紙,魚網非硬黃。
亦有曇首帖,不辨作雁行。
雪景睿思物,宣政舊所藏。
晉公古漁父,浩歌濯滄浪。
因觀宮騎圖,臥駝識提囊。
溪石含馀潤,奚墨凝幽香。
南榮掛風響,云裾佩鏗鏘。
鏡背先秦書,八字環中央。
讀之三嘆息,此日何時光?
故書堆滿床,故物貯滿箱。
渾渾商寶鬲,累累漢銅章。
杖飾昭敬恭,嚴卯訶癉剛。
雷文繞杖節,獸面出佩璜。
私印刻王尊,玉斗蛟龍翔。
逸少留半紙,魚網非硬黃。
亦有曇首帖,不辨作雁行。
雪景睿思物,宣政舊所藏。
晉公古漁父,浩歌濯滄浪。
因觀宮騎圖,臥駝識提囊。
溪石含馀潤,奚墨凝幽香。
南榮掛風響,云裾佩鏗鏘。
鏡背先秦書,八字環中央。
讀之三嘆息,此日何時光?
舊書堆滿了床榻,舊物裝滿了箱子。渾厚的商代寶鬲,累累的漢代銅印。竹杖的裝飾彰顯著恭敬,嚴卯佩飾驅避著兇邪。雷文纏繞在杖節,獸面圖案出自佩璜。私印刻著王尊之名,玉斗上蛟龍飛翔。王羲之留下半張紙,并非硬黃紙的魚網帖。還有王曇首的法帖,難以分辨是否為雁行體。雪景圖是徽宗睿思殿之物,原屬宣和政和舊藏。裴晉公的《古漁父圖》,仿佛能聽到浩歌濯洗滄浪的聲音。因觀《宮騎圖》,認出臥駝背負的提囊。溪石還帶著濕潤,奚墨凝結著幽香。南檐掛著風動的聲響,云紋衣裾玉佩鏗鏘。銅鏡背面有先秦文字,八字環繞中央。讀罷再三嘆息,這些寶物是何時的時光?
商寶鬲(lì):商代的青銅炊具,圓口三足,為古代禮器。
漢銅章:漢代銅制印章,多為官印或私印。
嚴卯:漢代厭勝佩飾,刻有驅避疫鬼的文字,《后漢書·輿服志》載其制。
癉(dàn)剛:指兇邪剛暴之氣,嚴卯有“庶疫剛癉”等銘文。
逸少: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字,“半紙”指其殘帖。
硬黃:唐代一種用黃蠟涂染的半透明紙,用于臨摹法帖,“魚網非硬黃”指非此紙所書。
曇首帖:王曇首(南朝宋書法家)的書法作品。
宣政:宋徽宗年號“宣和”“政和”的合稱,代指北宋宮廷舊藏。
晉公:指唐代裴度,封晉國公,“古漁父”可能為其畫作或題詠。
奚墨:唐代奚超、奚廷珪父子制墨名品,世稱“奚墨”。
南榮:房屋南檐,《莊子·雜篇·徐無鬼》:“南榮趎蹴然正坐。”
云裾:飾有云紋的衣裾;佩鏗鏘:玉佩碰撞的清脆聲。
此詩為“學東坡移居”組詩之一,當模仿蘇軾《和子由遷居》中“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的意趣。詩人或在遷居整理舊藏時,面對積累多年的書籍、古物,觸發對過往歲月的追憶。結合詩中提及“宣政舊所藏”等北宋宮廷遺物,可能作于宋室南渡后,文人借整理舊物寄托對故都文化的懷念。
全詩以“故書”“故物”起興,通過對古物的細致描摹,展現文人雅趣與文化積淀,既見對舊物的珍視,亦含對時光流逝的感懷。詩中羅列的文物不僅是具體物象,更承載歷史記憶,體現宋代文人“以物載道”的審美追求,在“移居”主題下拓展了對文化傳承的思考。
獨上凌云百尺樓,欄干一曲一遲留。
丁丁樵斧空山里,泛泛漁舟古渡頭。
蔽日綠陰鳴好鳥,際天芳草牧青牛。
回頭城市分塵土,堪笑王孫取次游。
無計遮攔歲月飛,歲除江寺老垂垂。
自圍紅火堆危坐,熟讀黃沙感嘆詩。
已笑因山論肥瘠,更驚逢水說分離。
重湖去國三千里,想見殘缸夢斷時。
才過中秋今幾日,夜來海月上三更。
夢魂傳得天書至,窗戶俱明廐馬驚。
骨相終當為國器,兒聲初已識人英。
明年慶節山中友,金屋憐君夜直清。
勘破諸方剩得閑,歸來岳寺掩深關。
我行淺麓驚回地,君在翔鸞杳靄間。
契闊獨期當再見,峻嚴爭說不容攀。
勿矜出岫無心久,弱羽沖風亦欲還。
無雙自昔擅家聲,春色都還細柳營。
中的聊為萬人杰,飛觥要使百壺傾。
三湘父老傳風化,十郡兒童識姓名。
武緯文經俱不乏,桑弧蓬矢見平生。
危樓華構倚青冥,卷盡晴嵐獨自登。
去雁橫斜紛點點,好峰青碧露層層。
勝游與客同清賞,佳處題名在翠筠。
憑檻不堪衰眼力,候船津渡見歸僧。
僧殘寺僻游人少,草滿池塘筍過籬。
盧橘帶酸春去后,榴花出葉雨晴時。
一年事辦秧齊徧,連日江寒水退遲。
偶上高臺成遠眺,茲游更得子追隨。
聞道高人愿力深,幽居端與法為林。
風泉松雨隨宜說,密室晴軒共一音。
意妙故應人不薦,地偏還喜我相尋。
夜闌更入詩三昧,消盡平生未死心。
不見叢林老陜西,鐵牛生得石牛兒。
泐潭撲面紅塵起,四海禪流滿地疑。
溈山作人熱心肺,冷處著火人方知。
龍山說偈聊戲耳,萬象驚叫天魔悲。
三生大士視云漢,和倡四座知為誰。
南臺拱讀萬壽笑,生機妙語皆臨時。
諸方傳誦著精彩,不是龍山唱和詩。
老儼化身甘露滅,不妨須髪著伽梨。
虛舟閱世鴟夷子,彗箒囗囗除王伯齊。
香火共修心老大,樓鐘重聽意凄迷。
余生未覺全無累,折腳鐺猶手自提。
我在湘西畫牒中,時高時作送飛鴻。
事治山翠經旬雨,印可春晴盡日風。
引步幽探聊自適,滿懷疏快與誰同。
東君傾寫無余蘊,都放山茶稱意紅。
與君藉草湖邊坐,聽我論懷句句真。
慵鬭睡魔強分怯,懶酬詩債不須瞋。
亦知人壽一百歲,已識老來三十春。
相見幾回開口笑,憂愁風雨可勝頻。
冷齋托宿自攜衾,臥聽松風度栗林。
黃卷青燈紙窗下,白灰紅火地罏深。
夢回清響春巖溜,夜久幽香噴水沈。
慣作橫刀眠下板,為君令有住庵心。
君亦工詩苦入神,冥捜物象故應貧。
客兒亭下才相見,巾子峰前便卜鄰。
夢里筆期生蘂蕚,胸中鏡懶拂埃塵。
何當??斧住山去,要看青原一角麟。
門外追犇沒馬塵,堂中安頓自由身。
修筠有淚知誰恨,枯木開花為我春。
隔岸云山猶可借,滿懷風月未全貧。
小詩勿笑清如畫,聊為高人戲寫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