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河南歸過黃州逢張少參同日至乃以夜不果會明發始得邂逅以別詩以志之四首 其四
我至從宛洛,君來自岳陽。
微懷寄嵩少,玉色帶瀟湘。
別路鶯花爛,歸心云水長。
何年同豹隱,清夜望龍光。
我至從宛洛,君來自岳陽。
微懷寄嵩少,玉色帶瀟湘。
別路鶯花爛,歸心云水長。
何年同豹隱,清夜望龍光。
我從宛洛之地歸來,您則從岳陽方向到來。我的微末情懷寄托于嵩山少室,您的容色溫潤如玉,帶著瀟湘的靈秀。分別的路上鶯啼花開正盛,歸鄉的思緒如云水般悠長。何時能一同如豹隱般隱居,清夜中共望龍光閃耀。
宛洛:宛指南陽,洛指洛陽,代指河南地區。
嵩少:嵩山與少室山(嵩山的一部分),均在河南境內,代指中原山川。
玉色:形容容色溫潤如玉,此處指友人氣質清朗。
瀟湘:瀟水與湘水,代指湖南地區,此處指張少參的來處。
豹隱:典出《列女傳》,指隱居避世,喻遠離塵俗的生活。
龍光:比喻杰出人才的風采或祥瑞之光,此處表達對友人的推崇。
此詩為作者自河南歸鄉途經黃州時所作。與張少參(官職名)同日抵達黃州,因夜晚未能會面,次日清晨方得相遇話別,遂作此詩記錄此次偶遇與離別之情。
全詩以歸程偶遇為線索,通過地域對照、自然意象與典故的結合,既記錄了與友人短暫相聚的情景,又抒發了對隱逸生活的向往。語言工整自然,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與超脫塵俗的心境。
月叢號耿耿,露葉泣漙漙。夜長不自暖,那憂公子寒。
藤蔓穿籬礙草扉,與僮扶起繞松圍。髯龍鱗甲動云雨,縛著空山莫遣飛。
客中送客意不樂,借問何門曳子裾。白下水高船起日,淮南木落雁飛初。壯懷更復頻看劍,濟世終當用讀書。令弟少留數會面,北來音信未應疏。
坐,卻被蒲團先識破。松作聲,元是微風過。
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折空枝。一朝杜宇才鳴后,便從此、歇芳菲。有花有酒且開眉。莫待滿頭絲。
千金換寶劍,短發鬘長纓。銀鞍照紫燕,颯沓洛陽城。洛陽城中足年少,陌上相逢開口笑。按鋏長歌猛虎詞,彎弓直上呼鷹道。歸來買笑何所驩,白日擁擲夜未闌。百觴每共孫賓醉,一飯羞從漂毋餐。吳姬二八小垂手,短笛橫吹折楊柳。一曲臨風意氣生,珊瑚擊碎亂從橫。春來秋去只如此,五侯七貴為知己。卻笑侯嬴空抱關,白首夷門不暫閒。
窮居寡塵鞅,遇物殊欣欣。偶然坐石上,得見回溪云。春風一披拂,落花急紛紛。茅檐僅容膝,父老三四人。閒談雜笑傲,庶以忘憂勤。
空聞二老訪梅年,洞掩梅荒事渺然。廿載畫圖堪再展,一家詩學更誰先。滄桑蚤逝成高躅,羈旅長貧信獨賢。莫道湖山終寂寞,遺民滿卷足流傳。
洗耳應停朝市談,憂時詞客未為慚。遙聞羽檄飛遼左,何日穹廬掃漠南。虎豹愁人關自九,馬牛更仆語成三。希夷居士今如在,高枕高歌莫太憨。
齊王本好瑟,東郭仍濫竽。與世苦枘鑿,獨處恒嗟吁。九州不足居,何況五畝廬。
戶外從羅雀,空階放草長。大雞俄獨立,眾卉已難藏。意氣矜全盛,萎蕤憫欲僵。伶俜蜂與蝶,未免嘆唇亡。
城南城北草如茵,綠水青山眼界新。更問樵溪何處是,滿城桃李萬家春。
徘徊尊俎。徜徉笑語。俯仰乾坤今古。世間豪杰數元龍,想未識、圣門風度。也非學圃。也非懷土。靜看落花風雨。安排便買釣魚蓑,□底是、滄浪深處。
林花飛已久,芳草雨馀長。人靜槐庭午,簾斜竹院涼。沾泥新筍白,封蠟煮醪香。莫厭殘春醉,流鶯勸舉觴。
隔林殘日照孤亭,玄晏先生酒未醒。入夜莫愁迷下路,昔人猶在逐流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