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君肅以菊花見貽口占五絕奉荅
燕臺幾見此花開,急管繁弦處處催。籬下白衣雖寂寞,盡教明月照深杯。
重溟天氣煖如春,霜后繁花作意新。桃李園中相映發,卻將秾艷趁芳塵。
山人老作灌園翁,手插疏籬玉滿叢。莫道看花容易得,長年多雨更兼風。
篁竹烽煙起戰旗,西風迸淚對花枝。柴桑便合抽簪去,難得閒田種紫芝。
零落西園萬片霞,顛狂呼酒醉鄰家。鵔鸃冠上雖簪卻,絕世元稱隱士花。
燕臺幾見此花開,急管繁弦處處催。籬下白衣雖寂寞,盡教明月照深杯。
重溟天氣煖如春,霜后繁花作意新。桃李園中相映發,卻將秾艷趁芳塵。
山人老作灌園翁,手插疏籬玉滿叢。莫道看花容易得,長年多雨更兼風。
篁竹烽煙起戰旗,西風迸淚對花枝。柴桑便合抽簪去,難得閒田種紫芝。
零落西園萬片霞,顛狂呼酒醉鄰家。鵔鸃冠上雖簪卻,絕世元稱隱士花。
在燕臺多次見到菊花開放,熱鬧的音樂聲處處催促著時光流轉。籬笆下如陶潛般的白衣人雖寂寞,卻讓明月照著深深的酒杯獨酌。大海邊天氣溫暖如春,霜后的菊花格外新鮮。與桃李園中的花相互映襯,它那艷麗的色彩追逐著芬芳的塵埃。我這山野之人老來成了灌園老翁,親手在疏籬邊種下滿叢如玉的菊花。不要說看花容易,一年到頭多雨又多風。竹林中燃起戰火、豎起戰旗,我在西風中對著花枝落淚。真該像陶淵明一樣棄官歸隱,可惜難找到閑田去種紫芝。西園里的菊花如萬片云霞般凋零,我癲狂地呼喊著去鄰家醉酒。雖然頭上插著鵔鸃冠,可菊花才是世上公認的隱士之花。
燕臺:可能指北京一帶。
急管繁弦:形容音樂急促、熱鬧。
籬下白衣:用陶淵明故事,白衣人常給陶淵明送酒,這里指代像陶淵明一樣的隱士。
重溟:大海。
作意:特別、格外。
灌園翁:從事田園勞作的老人。
柴桑:陶淵明故鄉,這里代指歸隱。
抽簪:棄官歸隱。
紫芝:古代常象征隱居生活。
鵔鸃冠:一種帽子。
絕世:世上獨一無二。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篁竹烽煙起戰旗”可推測當時處于戰亂時期。詩人面對社會動蕩,渴望像古代隱士一樣遠離塵世,過著閑適的田園生活,故而借菊花來表達自己的心境和情感。
這首詩主旨圍繞菊花展開,表達詩人對隱士生活的追求和對亂世的不滿。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情感深沉,借物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特定時期文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寄托。
暮林棲鳥各深枝,
燕子知巢觸幔飛。
倘有三椽今已去,
不關五斗解忘歸。
從來青海少人煙,
一片荒山野地連。
閑坐壟邊時極目,
白云何處故鄉天。
唐虞千載道重光,
奕奕元臣任贊襄。
謝傅風流冠江左,
晉公威譽比汾陽。
折沖曾不勞聲色,
輔政惟先振紀綱。
天意高高誰可問,
坐令邦國嘆云亡。
早聞楊仆領樓船,十萬旌旗曉色鮮。南粵東夷俱授首,斗來金印出甘泉。
大江春祖甲光寒,匣里吳鉤醉里彈。幕下三千文武士,可無書記禮馮驩。
釵墮香云委一盤
紅蕤軟貼媚霞丹
為羞謔浪頭難起
忽夢歡場淚暗彈
熏麝擁眠窺月到
啼鶯喚覺惜春殘
由來留與才人共
只戀雙棲不耐單
春愁難遣。搖飏東風軟。午夢醒來簾不捲。底事新添慵懶。
難消脈脈閑情。晝長弄筆窗楹。卻被雪衣娘子,花前細聽吟聲。
為客三十載,故園今始歸。
鄉音猶未改,霜鬢覺全稀。
童稚驚相問,親朋半已非。
唯馀骨肉意,戀別尚依依。
璚林宴罷出南宮,羅袖飄香醉態濃。一色杏花三十里,長安道上馬如龍。
帽壓宮花照眼新,東風渾勝曲江春。醉中記得歸時路,丹鳳樓頭月似銀。
小苑焚香逗綠紗,
攤書隨意注南華。
春衫未剪寒仍怯,
午夢初回日又斜。
湖外祇堪眠弱柳,
雨前誰復餉新茶。
中懷脈脈閒無那,
看取游絲綴落花。
雨過僧房景更奇,
邀朋閒訪此游嬉。
一登占得嵯峨處,
始覺群峰迤邐低。
曾逢日者許遐齡,
只謂名非廁佛經。
未死深慚人已朽,
無才每恨筆難靈。
敢思科第能登甲,
且譬平生不識丁。
自此癡聾沒馀齒,
鴻飛世外托冥冥。
客至披云攬石龍,乘風飛度最高峰。尊前日出甘同醉,眼下天空信可容。叢菊有緣還對面,文霓何意獨摩胸。憑誰記取留題處,千古磨崖是筆蹤。
十里招尋湖上行,湖光山色近人明。到來云谷花頻插,莫厭龍池酒數傾。木杪寒猿窺舊窟,甕頭秋蕨露新莖。哨壺枉矢能娛客,潦倒誰知更解酲。
□□□□古,不要世人憐。
碧甃千尋綆,朱縆五十弦。
鼎來三影句,印脫一心傳。
依約云門路,寒驢兀瘦肩。
皴皮經雨繡蒼苔
半悴花苞懶欲開
幾樹棠梨枯若此
我曾親見種時來
粟囊聊復寄三餐,
埋沒緇塵懶濯冠。
紅紫百般紛過眼,
鄉山歲晚自蒼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