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子返見過,嘆予近詩,庶幾于言者無罪,聞者足戒。嗟乎足以垂戒,則吾豈敢。昔蘇子瞻以詩得罪,究得罪之故,初不系乎其詩,獄中遺子由二詩反以得白。吾師所稱有命信夫。彼自矜羅織之巧,搏擊之能,正不堪一笑耳
夜闌相對益凄其,萬事干戈信所之。
空外豈無霜鶻俊,人間自有雪鷗饑。
貧來不改耽佳性,老去猶存漫興詩。
嘆息我生多定分,誰能獨立畏蛛絲。
夜闌相對益凄其,萬事干戈信所之。
空外豈無霜鶻俊,人間自有雪鷗饑。
貧來不改耽佳性,老去猶存漫興詩。
嘆息我生多定分,誰能獨立畏蛛絲。
夜深時相對更加凄涼,世間萬事如干戈般紛亂,只能任其發展。天空中難道沒有如霜鶻般俊猛的人物嗎?人間卻自有如饑寒雪鷗般的窮苦人。貧窮也不改變對美好事物的喜愛,年老了還留存著率性而作的詩。嘆息我這一生命運早已注定,誰又能獨立于世而畏懼那如羅織罪名般的蛛絲呢。
夜闌:夜深。
凄其:凄涼的樣子。
干戈:本指兵器,這里代指戰亂、紛亂。
霜鶻:一種猛禽,比喻有能力、有勢力的人。
雪鷗:潔白的鷗鳥,常象征高潔、貧苦之人。
耽:沉溺、喜愛。
漫興詩:率性而作的詩。
定分:既定的命運。
蛛絲:比喻羅織罪名、陷害他人的手段。
從標題可知,此詩創作與當時文字獄等情況有關,詩人可能有感于蘇軾因詩獲罪的遭遇,結合自身經歷,在友人來訪談論詩歌時創作此詩,反映了當時社會文字獄盛行,人們言論受限制的背景。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世事的感慨和對自身命運的無奈,突出特點是運用意象和象征手法反映社會現實。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當時文人在文字獄陰影下的復雜心境和創作傾向。
瞻闕留都更謁陵,一朝趨命豈無名。頭顱六十丹心在,客路三千白發明。短疏血誠天可扣,暮年詩社事堪成。贈言慚愧楊京兆,知我曾無一念生。
流水東流竟不回,已將心事作寒灰。窗前白鳥尋常過,籬下黃花寂寞開。玉佩金鞍渾是夢,鳳簫龍管只堪哀。多時不得中原信,暮雨西風雁自來。
夕陽渡口覓同舟,老大誰懷漆室憂。千載豢龍仍得計,一時屠狗竟封侯。自緣有欲因能致,可信無功亦見收。卻恨衰遲愁把卷,長江西望水悠悠。
橘頌精靈雜遠游,如君信是古詩流。吳門肯問鱸魚鲙,東武當營燕子樓。有底揮毫挾風雨,定知貯腹盡陽秋。即看珥筆鴛鸞右,莫漫江城詫狎鷗。他日猶能說宦游,老禁多病厭漂流。近臨西蜀窺鮫室,舊傍東溟看蜃樓。歸計已嗟霜蟹晚,吟聲閑伴候蟲秋。塵冠徑欲留神武,萬頃蒼茫漾白鷗。
夾路香塵夜不開,萬人爭道看燈來。金波宛轉千門里,銀漢逶迤一道回。
中年身世易悲哀,況值干戈滿地來。百歲都從今夜過,一杯聊向異鄉開。偶聽爆竹驚飛炮,忽對椒盤想將才。群盜未平雙鬢白,傷心無處問蒿萊。
萬里天書下五云,捧持猶拂御爐薰。一門棨戟龍章剖,三鎮旌旗雁字分。令詟僰酋通異俗,檄傳夷島盡同文。平生壯志追前烈,試看新功匹舊勛。
其裔伊何,神之所篤。誕生哲嗣,為民之牧。用雖靡竟,往無不復。有開必先,以引以續。
采芳復采芳,采之何太勤?芳馨塞天地,吾自美靈根。
天馬西來自大宛,極東郡縣及真番。版圖拓到要荒外,消得山呼萬歲尊。臨朝盡絀百家言,獨表崇儒雅意存。對策春秋居第一,菑川牧豕相公孫。上書獻賦滿金門,爭及官家藻思繁。汾水秋風傳絕唱,依稀楚客詠蘭蓀。
孤犢觸乳。驕子詈母。
作計吾歸矣。算長安、衣冠物望,如斯而已。擾擾一群烏白頭,妄語便為名士。只君輩、姓名難記。但覺逢人都不識,更天涯、何處尋知己。我與我,周旋耳。此間無地堪沉醉。便當年、虎賁騶卒,至今馀幾。柴棘胸中三斗許,觸處即生芒刺。部事事、不如人意。絳灌無文隨陸武,要何如、銅雀臺前伎。誰健者,令公喜。
斯道濂溪后,江門是大宗。今君至南越,何以起文恭。玉振微言在,苔生古路封。楚云臺咫尺,幾杖愿相從。炎方文學地,教育憶莊渠。吾道先無欲,人師不在書。愿將時雨化,長被祝融墟。更為修文獻,編成進玉除。
鄉曲于君長十年,一回相見一忻然。停云屢入官舟夢,得句頻教嶺雁傳。珠海曩時懷載月,銀臺今日愧徵賢。乞骸會有歸來日,四百峰巒一括全。
天地寬閑鼓角疏,江南煙景憶當初。乍歸故里仍如客,偏愛滄洲不為魚。草木有心知雨露,樓臺回首作丘墟。夕陽詠罷餐秋菊,又放青山入弊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