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九十八首 其七十二
令導禪和翠微峰,
鐵壁銅墻路不同。
遙指雙林是歸處,
至今猶尚鬼儱通。
令導禪和翠微峰,
鐵壁銅墻路不同。
遙指雙林是歸處,
至今猶尚鬼儱通。
引導禪僧們來到翠微峰,這里如同鐵壁銅墻,與尋常道路不同。遠遠指著雙林說是歸處,到如今還讓人糊里糊涂。
令導:引導。
禪和:禪僧。
翠微峰:山名,常為禪修之地。
鐵壁銅墻:形容堅固難通,這里指修行之路艱難獨特。
雙林:在佛教中,“雙林”常指釋迦牟尼涅槃之地,這里代表修行的歸宿。
鬼儱通:意為糊里糊涂、不明事理。
這首詩出自宋代的頌古之作。宋代佛教禪宗盛行,頌古是禪僧們以詩歌形式對前代祖師言行、公案等進行闡釋和發(fā)揮。此詩可能是作者針對當時禪修者盲目跟從、不明究竟的現(xiàn)象而作。
主旨是揭示禪修需有自己的體悟,不能盲目聽從指引。其特點是借禪境說理,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這類頌古詩豐富了佛教文學的形式和內涵。
醉我一壺玉,了此十分秋。江濤還此,當日擊楫渡中流。問訊重陽煙雨,俯仰人間今古,此意渺滄洲。天地幾今夕,舉白與君浮。 舊黃花,新白發(fā),笑重游。滿船明月猶在,何日大刀頭。誰跨揚州鶴去,已怨故山猿老,借箸欲前籌。莫倚闌干北,天際是神州。
知是誰家燕子。直恁惺松言語。深入繡簾來,無奈落花飛絮。春去。春去。且道干卿何事。
久賦恩情欲托身,已將心事再三陳。 泥蓮既沒移栽分,今日分離莫恨人。
朝陽動湖水,春色入名園。 邑人千萬戶,日日望朱幡。
盈枝紅欲滴,照水色更好。 朝暮幾回新,何用催秋老。
心休忘物我,道勝一軒靜。 隱幾度朝哺,可嗟人畏影。
遠分稂下美,移植使君園。 何人為修貢,佳味上雕盤。
凝霜壓寒蘆,白月鋪凈練。 誰起落梅聲,愁人淚如霰。
雨恨云愁,江南依舊稱佳麗。水村漁市,一縷孤煙細。 天際征鴻,遙認行如綴。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欄 通:闌)
眾星羅列夜明深,巖點孤燈月未沉。 圓滿光華不磨瑩,掛在青天是我心。
兩株桃杏映籬斜,妝點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風容不得?和鶯吹折數(shù)枝花。
葦蓬疏薄漏斜陽,半日孤吟未過江。 唯有鷺鷥知我意,時時翹足對船窗。
眾星羅列夜明深, 巖點孤燈月未沉。 圓滿光華不磨鏡, 掛在青天是我心。
可貴天然物,獨一無伴侶。 覓他不可見,出入無門戶。 促之在方寸,延之一切處。 你若不信受,相逢不相遇。
獨坐常忽忽,情懷何悠悠。 山腰云縵縵,谷口風颼颼。 猿來樹裊裊,鳥入林啾啾。 時催鬢颯颯,歲盡老惆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