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金吾祭王屋山
飛轡千峰躡紫霞,沐蘭還宿太清家。
金芝歸獻長生節,笙鶴難淹二室花。
露氣初高曙色寒,蓬萊宮闕正東看。
金泥奏罷神君答,松柏蕭森白石壇。
飛轡千峰躡紫霞,沐蘭還宿太清家。
金芝歸獻長生節,笙鶴難淹二室花。
露氣初高曙色寒,蓬萊宮闕正東看。
金泥奏罷神君答,松柏蕭森白石壇。
你騎著快馬飛馳在千峰之上,如踏紫霞一般,沐浴蘭湯后夜宿在道觀中。帶著金芝回去為皇帝的生日獻禮,可笙歌仙鶴難以留住二室山的繁花。露水濃重,曙光初現透著寒意,朝著正東方向能看到蓬萊宮闕。用金泥書寫的奏章上奏后得到神君回應,白石壇邊松柏繁茂。
飛轡:騎著快馬飛馳。躡:踩踏。紫霞:云霞,這里形容山峰的高遠。
沐蘭:用蘭草水沐浴,是一種古代的習俗,有潔凈身心之意。太清家:指道觀。
金芝:靈芝的一種,古人認為是仙草,有長生之效。長生節:皇帝的生日。
笙鶴:笙聲和仙鶴,常與仙人相關。二室花:二室山的花,二室山在河南登封北,東為太室山,西為少室山。
金泥:用金屑和水銀制成的泥,用于密封玉牒。神君:神靈。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題來看,是詩人為送陳金吾去王屋山祭祀而作。王屋山是道教名山,在古代有重要的宗教地位。當時可能正值皇帝的長生節,陳金吾奉命前往祭祀,詩人借此表達對其行程的祝福等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陳金吾祭山,突出其行程的神秘和莊重。詩中描繪的仙境般的場景和神秘的祭祀活動,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風格。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極為著名,但也體現了唐代送別詩與宗教文化相結合的特點。
重鎮雄藩最上游,三邊西去是甘州。封疆出塞猶千里,人物中朝第一流。
公暇含毫吟蟋蟀,日長揮羽練貔貅。經陽部曲今猶在,應說風流似祖侯。
介老歸朝眾所聞,登壇又見讀書人。先公向此開茅土,五郡于今待撫循。
黃發有謀終可信,蒼頭無賴不須親。莫嫌潦倒多言語,身是三危舊逐臣。
豪氣年來漸埽除,簞瓢自樂守臞儒。
江頭盡醉唐朝士,澤畔行吟楚大夫。
萬里鯤鵬何必羨,一官蟣虱不如無。
葛巾草履從人笑,莫問青衫似葉枯。
食其昔未偶,落魄為狂生。
一朝君臣契,雄辯何縱橫。
運籌康漢業,憑軾下齊城。
既以智所達,還為智所烹。
豈若終貧賤,酣歌本無營。
秋館奄夕陰,近霜桂始華。
晚秀有新妍,勝賞無世嘩。
附物徇時美,切情寄幽遐。
渚鴻違北棲,江魚泳南嘉。
嶺表遲高聞,吳趨獨哀哇。
苒苒年事別,苕苕旅望賒。
念予同懷暌,興言行役嗟。
海岳靈分振代英,當年神降是長庚。風塵一吏淹華發,詞賦千秋起盛名。紫氣關前何日隱,玉樓天上幾時成。愁聽化鶴歸來后,嘹唳寒城夜月聲。
符璽先朝侍未央,陸沉今古事堪傷。騎箕自應星精位,握槧還為地府郎。篋里遺書存禪草,壺中大藥失仙方。心期欲解延陵劍,落日悲風起白楊。
抖擻京塵只素衣,脫銜困馬喜逶迤。
云根來擬啟金室,天柱高攀得玉芝。
龍躍清泉知客定,丹藏紺箬與誰期。
晴霞闊引棲真洞,不管落花流水知。
燕子歸來又。斗輕寒、廉纖細雨,清明時候。綠遍階前芳草色,妝點韶華依舊。更消得、幾回僝僽。綠暗紅稀春漸老,恐凄涼、花也如人瘦。只愁系,萬絲柳。
瑣窗一縷香消后。夢初醒、這番憔悴,非關病酒。別有傷心無限意,試問東風知否。怎吹去、眉間顰皺。記得當年彈指處,到而今、淚點盈衫袖。思往事,怕回首。
城小憑山固,雄師困仰攻。
興衰看啟閉,疆界限西東。
關尹占佳氣,甘卿表閟宮。
湍流飛瀑處,勢與建瓴同。
才高文贍富詩名,
感物傷時動有情。
不識無生真自體,
一塵才遣一塵生。
海角霞荒,云邊月老,情天幾度秋風。
螢火星星,近來飛入璇宮。
夢魂只識銀河路,怕凄涼,又到云中。
鎮匆匆,舞破霓裳,環佩無蹤。
淚珠凝露銅仙老,縱桃花無恙,也減微紅。
艷劫難銷,相思冷化芙蓉。
倩魂夜抱枯蟬泣,是闌干,都被苔封。
漫惺忪,消息人天,一點歸鴻。
拂拭方山帽,
安排一復巾。
春秋書滿架,
整整莫因循。
東皇既漏春消息。雨絲風片摧何急。鎮日畫簾斜。無心閱歲華。
滿庭芳草綠。知否眉峰蹙。和淚證前因。始終卻負君。
夕陽西下水東流,
才閱春華歲又秋。
多少名園風景好,
樓臺半替后人修。
宦轍南都偶共馳,相逢一笑即相知。才高擬報君心眷,數盡難逢國手醫。朋舊一觴歸櫬遠,妻孥千里旅魂悲。懷君何處腸堪斷,月落空梁夢覺時。
按節遙沖瘴雨寒,西風聞訃淚交潸。憶君九曲分岐去,問我三山歲月還。柏府此時經舊宅,泉臺無路覓清顏。全歸俯仰應無愧,百歲誰能脫此關。
云護梨酣,霧籠棠醉,愁眉何事慵展。似剪風狂,如絲雨細,休問芳情深淺。轉瞬清明近,早受韶光一半。卷簾人怯,輕寒笑花,還比人懶。
長恐好春難綰。怎管領群芳,閒卻鶯燕。桃靨勻紅,柳腰奲綠,莫負秋千庭院。誰作探花使,取羯鼓、催來休緩。載酒尋詩,甚時良約能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