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工部追和王詹事游東坡十一絕亦次韻 其十
歸來宣室恰新年,
筆下生成又補天。
喚作玉堂堂喚雪,
不知若佞若為賢。
歸來宣室恰新年,
筆下生成又補天。
喚作玉堂堂喚雪,
不知若佞若為賢。
從地方回到朝廷正值新的一年,筆下才華橫溢仿佛能修補蒼天。有人稱他是玉堂人物,有人稱他如高潔的雪,卻不知那些阿諛奉承的人怎么能算是賢才。
宣室:原指漢未央宮宣室殿,后泛指帝王所居的正室,這里指回到朝廷。
生成:指具有創造、造就的能力。
補天:神話中女媧補天,這里形容才華出眾能匡扶社稷。
玉堂:指翰林院,這里用來比喻有才華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推測,是作者追和他人之作。當時可能朝廷處于新舊交替階段,有才華之人回到朝廷施展抱負,但也存在一些不良風氣。
此詩主旨在于贊揚有才華者,批判阿諛之人。其突出特點是用典和對比,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一些社會現象和作者的價值觀。
索頭連背暖,漫襠畏肚寒。
只因心渾渾,所以面團團。
高下八九尺,
東西六七步。
突兀當廳坐,
幾許遮賢路。
將肉遣狼守,置骨向狗頭。
自非阿羅漢,焉能免得偷。
甘桃不結實,苦李壓低枝。——釋元康
輪王千個子,巷伯勿孫兒。——講師
可憐好個劉文樹,髭須共頦頤別住。
文樹面孔不似猢猻,猢猻面孔強似文樹。
臺中鼠子直須諳,
信足跳梁上壁龕。
倚翻燈脂污張五,
崇裕有幸會,得遇明流行。
司士向京去,曠野哭聲哀。
平明發始平,薄暮至何城。
庫塔朝云上,晃池夜月明。
略彴橋頭逢長史,欞星門外揖司兵,
一群縣尉驢騾驟
回波爾時栲栳,
怕婦也是大好。
外邊只有裴談,
內里無過李老。
名長意短,口正心邪。
棄忠貞于鄭國,忘信義于吾家。
面作天地玄,
鼻有雁門紫。
既無左達承,
何勞罔談彼。
鏤銀盤盛炒蝦,
鏡湖莼菜亂如麻。
漢兒女嫁吳兒婦,
吳兒盡是漢兒爺。
暗去也沒雨,
明來也沒云。
日頭赫赤出,
地上綠氤氳。
一雙胡子著緋袍,
一個須多一鼻高。
相對廳前捺且立,
自慚身品世間毛。
東館總是鹓鸞,
南臺自多杞梓。
日用讀書萬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