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九十八首 其八十九
飛空著地情依識,
大地山河情識磨。
色空明暗無相似,
挑起蛇時會也么。
飛空著地情依識,
大地山河情識磨。
色空明暗無相似,
挑起蛇時會也么。
在空中飛舞又落在地上,這情狀都依托著人的意識;廣袤的大地和山川,也都被人的情識所消磨。顏色的有無、光線的明暗沒有相似之處,當挑起蛇的時候,你能領會其中的道理嗎?
情依識:情狀依托于人的意識。
情識磨:被人的情感和意識所消磨、影響。
色空:佛教術語,色指物質現象,空指事物的本質為空。
會也么:能領會嗎
此詩為禪宗頌古之作。頌古是禪宗以詩偈形式闡釋古代祖師機緣語句的一種體裁。作者可能是在修行過程中,對世間現象與意識、禪理之間的關系有所感悟,從而創作此詩來啟發修行者。
這首詩主旨在于探討情識與世間萬物的關系,以及引導人們去領悟禪理。其突出特點是用簡潔的語言蘊含深刻哲理。在禪宗文學史上,它豐富了頌古這一體裁的內容,為后世研究禪宗思想和文學創作提供了素材。
東風吹不斷,芳草正萋萋。暗綠藏禽語,殘紅襯馬蹄。莎汀連葦岸,麥隴間蔬畦。往歲行春路,推敲認舊題。
庭前有桂樹,綠葉尚離披。秋風動地起,飄落將安歸。高飛入青云,下飛入污泥。貴賤既偶爾,孰為喜與悲。
擾擾尋師苦苦忙,但求神水是仙鄉。熒煌一鼎镕金汁,燦爛三田湛玉漿。夜半只知真火焥,房中不覺彩霞光。超凡一粒真堪重,始信蓬萊去路長。
一種羈情,巴山可似秦淮夜。艷春初謝。桃李翻盈把。十斛明珠,未抵連城價。歡游罷。酒闌香灺。誰共西窗話。
湖上逢師又到家,別來詩句好相誇。休嗟晚菊今迷草,且喜寒梅欲放花。丈室香溫巖寶坐,將壇風軟擁高牙。相思對雪酬珠玉,不覺茅檐送月華。
門前吳越路,幾步隔紅塵。學課九千字,年書十二神。殷床馳道馬,隔岸渡橋人。自愧樊籠里,飛騰未有因。
學道先須不要癡,癡心未了轉狐疑。迷云頭上黑如墨,白日茫茫幾個知。
笙鏞間玉宇,文物昭清暉。睟影臨芳奠,休光下太微。孝思期有感,明絜庶無違。
掌握千差都照破。石霜這漢難關鎖。水出高源酬佛陀。哩棱邏。須彌作舞虛空和。
北風吹滿亂山云,山頂皚皚色尚新。怪得幾朝寒暝日,元來留雪迓歸輪。
旅夢前年,問蝴蝶、莊生誰是。只可恨、盜多如鯽,圣人不死。長夜蒼蠅聲斷續,漫天貝錦文緀斐。恐從今、黑暗更難分,人和鬼。挽千斛,銀河水。洗千樣,平生罪。臥高樓百尺,元龍差擬。腐鼠任憑鴟鸮嚇,泥鰍莫喻蛟龍旨。便浮云、轉眼過長空,休提起。黃鵠高飛,待喚取、歸來同住。劇勞汝、暮三朝四,狙公賦芋。一曲廣陵今夜月,千鐘魯酒黃昏雨。嘆炎涼、時節已推移,天如故。惜往日,屈原賦。投五體,要離墓。笑壯懷勃郁,而今老去。燈火險為魑魅滅,山頭聽慣嬰兒語。猛回頭、世事幾滄桑,心魂怖。
秋江有芙蓉,顏色好鮮潔。褰裳欲采折,水深不可涉。嚴風下飛霜,芳艷空凋歇。悵望一長嘆,臨川無桂楫。
九真山上接樓臺,日月浮生紫氣堆。北海下生金芍藥,南溟宮產玉攻瑰。三清門戶三田奧,九轉工夫九轍回。當此鍊成無價寶,從教人笑我癡騃。
誰作百年客,聊隨三宿僧。詩皆傳妙品,禪未悟中乘。曉枕空鳴角,秋窗夜剔燈。欣欣會心處,走墨剡溪藤。
風力機關終有盡,深情厚貌見無因。擔擎黑業歸何處,留得枯骸未化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