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 呈蘇季真提舉
冰容玉格,笑桃杏、非是閨幃裝束。待要舒華那更管,朔氣凝波僵木。
五鬣山松,萬年宮樹,僅僅存馀綠。一枝寄贈,教渠知道春復。
寧解車馬成蹊,高標宜雪月,仍便溪谷。縱有知聞,誰辦得、駕野凌寒秉燭。
盡更荒閑,終難掩抑,風里香千斛。林坰興盡,此時鼎味翻足。
冰容玉格,笑桃杏、非是閨幃裝束。待要舒華那更管,朔氣凝波僵木。
五鬣山松,萬年宮樹,僅僅存馀綠。一枝寄贈,教渠知道春復。
寧解車馬成蹊,高標宜雪月,仍便溪谷。縱有知聞,誰辦得、駕野凌寒秉燭。
盡更荒閑,終難掩抑,風里香千斛。林坰興盡,此時鼎味翻足。
梅花有著冰清玉潔的容貌與品格,笑看桃杏,它們不似梅花這般高雅的裝扮。梅花想要綻放芳華,哪還管那凜冽寒氣讓水波凝結、樹木僵凍。五鬣的山松、萬年的宮樹,也只是勉強留存一點綠意。折下一枝梅花寄贈給友人,讓他知道春天又到了。怎會不知道會有很多人來欣賞,梅花高雅的品格適宜與雪月相伴,也適合生長在溪谷之間。縱然有人知曉梅花之美,誰又能做到在寒冬野外手持蠟燭去觀賞呢?即便生長在荒僻之地,也終究難以掩蓋它那風中散發的千斛香氣。在山林游玩興致已盡,此時才覺得梅花的韻味如同鼎中美食般令人滿足。
冰容玉格:形容梅花冰清玉潔的容貌與品格。
閨幃裝束:指桃杏等花艷麗嬌柔的樣子。
舒華:開花。
朔氣:北方的寒氣。
五鬣山松:五針松。
成蹊:原意是桃樹和李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便走成了一條小路,這里指人們來觀賞梅花。
高標:高尚的品格。
秉燭:手持蠟燭。
荒閑:荒僻之地。
千斛:形容香氣濃郁。
林坰(jiōng):郊野、山林。
鼎味:鼎中美食,這里指梅花的韻味。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詞題看是贈給蘇季真提舉,可能是詞人在看到梅花后,有感于梅花的品格,借梅花來表達對友人的情感和自己的志趣。當時社會環境或許復雜,但詞人以梅花自喻或贊友人,展現出一種超脫的心境。
這首詞主旨是贊美梅花的高潔品格,借物抒情。其突出特點是善用對比,語言清新。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詞人的文學素養和對自然、品格的追求。
昨晚西窗風料峭,又把黃梅瘦了。人被花香惱,起看天共青山老。 鶴叫空庭霜月小,夜來凍云如曉。誰信多情道,相思漸覺詩狂少。
春來也,是何時?沒人知。先到玉兒頭上,裊花枝。 十二畫樓簾卷,紅妝笑語參差。爭向彩幡成隊去,看朱衣。
燈花滴。爐香熄。屏風靜掩遙山碧。簫誰弄。衾長空。五更簾幕,月和霜重。凍。凍。凍。 閑尋覓。無消息。淚痕冰惹紅綿濕。愁難送。情還種。巫云昨夜,同騎雙鳳。夢。夢。夢。
森森棟梁材,駢空翥鸞鳳。 危亭抅其間,曾不礙梁棟。 檐陰織翠紋,砌溜諧清弄。 攤飯宜晝眠,一枕華胥夢。
回環引細泉,泉聲漱檐底。 美哉知者心,清通樂流水。 琤琮戛鳴球,淅瀝泛綠綺。 塵慮無由得,何須洗雙耳。
銀燭秋光冷畫屏,碧天晴夜靜閑亭。蛛絲度繡針,龍麝焚金鼎。慶人間七夕佳令。臥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
對酒問人生幾何,被無情日月消磨。煉成腹內丹,潑煞心頭火。葫蘆提醉中閑過。萬里云山入浩歌,一任旁人笑我。
雨晴云散,滿江明月。風微浪息,扁舟一葉。半夜心,三生夢,萬里別,悶倚篷窗睡些。
江城歌吹風流,雨過平山,月滿西樓。幾許年華,三生醉夢,六月涼秋。按錦瑟佳人勸酒,卷朱簾齊按涼州。客去還留,云樹蕭蕭,河漢悠悠。
酒杯濃,一葫蘆春色醉山翁,一葫蘆酒壓花梢重。隨我奚童,葫蘆干,興不窮。誰人共?一帶青山送。乘風列子,列子乘風。
掛絕壁松枯倒倚,落殘霞孤鶩齊飛。四圍不盡山,一望無窮水。散西風滿天秋意。夜靜云帆月影低,載我在瀟湘畫里。
夢中邯鄲道,又來走這遭,須不是山人索價高。時自嘲,虛名無處逃。誰驚覺,曉霜侵鬢毛。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
才歡悅,早間別,痛煞煞好難割舍。畫船兒載將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朝瀛洲暮艤湖濱,向衡麓尋詩,湘水尋春,澤國紉蘭,汀洲搴若,誰為招魂? 空目斷蒼梧暮云,黯黃陵寶瑟凝塵,世態紛紛,千古長沙,幾度詞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