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憶元兄南行三首 其二
帶甲紛紛正滿天,定中何故忽飛翻。
漫尋野鴨橋邊鴨,莫聽青猿洞口猿。
調眾五千猶可事,得人一二最難言。
巾瓶日夕閒來往,珍重眉毛與結冤。
帶甲紛紛正滿天,定中何故忽飛翻。
漫尋野鴨橋邊鴨,莫聽青猿洞口猿。
調眾五千猶可事,得人一二最難言。
巾瓶日夕閒來往,珍重眉毛與結冤。
戰亂中士兵紛紛布滿天空,內心本應平靜卻為何突然思緒翻騰。隨意尋覓橋邊如野鴨般自在的事物,不要去聽洞口青猿的哀啼。指揮五千人作戰或許還能應對,得到一兩個真正賢能的人卻難以言說。日常拿著巾瓶悠閑地往來,要珍惜自己的名聲,莫要無端結下冤仇。
帶甲:指披甲的士兵。
定中:內心平靜之中。飛翻:思緒翻騰。
漫尋:隨意尋找。
調眾:指揮眾人。
巾瓶:日常用品,代指平常生活。
眉毛:這里代指名聲、形象。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創作于戰亂時期。詩人看到社會動蕩,士兵四處征戰,內心有所感觸,同時也在思考人才的重要性以及自身的處世之道。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戰亂與人才難得,特點是情感真摯,以平實語言表達深刻思想。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社會狀況和文人的思考。
問東君何意,來幾日,便言歸。悵衰病襟懷,暄妍景物,正欲相依。狂風不知人苦,遣萬紅千紫一時飛。卻見楊花才思,閑來縈絆晴暉。可人應試纻羅衣。底事雁書稀。望故里關河,云林杳靄,煙水霏微。多情已無聊賴,更扁舟孤負鱖魚肥。想見洹溪松竹,綠陰籠滿苔磯。
盡處生機袞袞新,花情柳思已精神。歲堂堂去誰能守,睡到明朝又是春。
自掃空山勃落柴,夜深猶復撥殘灰。更招野叟談傖語,旋斸蔓菁手自煨。
玉露迎寒,金風薦冷,正蘭桂香。覺秋光過半,日臨三九,蔥蔥佳氣,藹藹琴堂。見說當年,申生谷旦,夢葉長庚天降祥。文章伯,英聲早著,騰踏飛黃。雙鳧暫駐東陽。已種得春陰千種棠。有無邊風月,幾多事業,安排青瑣,入與平章。百里民歌,一樽春酒,爭勸殷勤稱壽觴。愿此去,龜齡難老,長侍君王。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杜若湖中試綵舟,波光千頃鏡奩浮。芙蓉露冷滄洲上,楊柳風清古渡頭。鳴鶴數聲秋澹澹,閒漚幾點思悠悠。相過未盡登臨興,更把琴書且暫留。
曾請長纓廿載前,新加大纛主恩偏。寧知歲月郎潛久,猶是春秋鼎盛年。狐矢正懸森戟庫,兕觥交進斗茶天。同時九牧揆余者,多有悲歌老驥篇。
朝食葉底梨,暮看枝上花。花開食實后,霜風振長柯。遠水良可鑒,彩云亦易過。念爾白于雪,日暮當如何?
惟愛禪林秋月空,誰能歸去宿龍宮。夜深聞法餐甘露,喜在蓮花法界中。
文肅興閭閻,揮毫走當代。文事既渟泓,儒宗亦映帶。毫濡瀫川涘,研滌浦陽瀨。一傳太史公,粘天決千派。
莊周論絕跡,未若無行地。今知行地難,凌空乃甚易。習聞氣猶水,浮物水不啻。仰觀雖迅疾,閒暇得下視。山川掌中文,嗟此人間世。夕陽在我側,碧落故無際。遲遲吾行爾,父母國可至。斯人聊同群,詎作飛鳥逝。
鹡鸰翡翠各毛衣,未有絲麻亦衣皮。白晝不冠對妻子,要令天地撤方維。
迢迢設險阻,寸寸倦躋攀。不到廬山險,那知蜀道難。嬌花迎客笑,幽鳥怪人看。卻憶幽棲地,當年詠考槃。
秋原草色殘,千騎擁雕鞍。共道從軍樂,誰歌行路難。雕戈揮日落,玉劍抉云寒。準擬功成日,同歸謁禁鑾。
撚吟髭,劍在前。心中月,天上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