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曹封君雙壽異徵卷二首 其二
逆旅悲塵世,浮生抵懵然。
因之悟物理,早已識真詮。
天賜齊眉壽,人思化鶴年。
寧知終孝者,猶自泣詩篇。
逆旅悲塵世,浮生抵懵然。
因之悟物理,早已識真詮。
天賜齊眉壽,人思化鶴年。
寧知終孝者,猶自泣詩篇。
在旅途中悲嘆塵世,短暫人生令人懵懂茫然。由此領悟事物道理,早已識得真諦。上天賜予夫妻齊眉高壽,人們都盼著能如化鶴般長壽。怎知那至孝之人,還在為某些事悲泣作詩。
逆旅:旅店,常比喻人生如寄。
浮生:指短暫虛幻的人生。
懵然:糊涂、無知的樣子。
真詮:真諦、真理。
齊眉壽:指夫妻皆長壽。
化鶴年:化用丁令威化鶴歸鄉的典故,指長壽。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作者看到曹封君夫婦高壽這一異事有感而發。當時社會可能人們普遍關注長壽、孝道等話題,作者借詩表達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對曹封君夫婦的祝福。
這首詩主旨圍繞人生感悟、長壽祝愿和孝道展開。特點是情感真摯,從對人生的悲嘆到對長壽的期許,再到對孝者的同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人們的一些思想觀念。
遠對三茅嶺,踈開一槿籬。
人憐貧好學,自笑老吟詩。
仰腹獼猴睡,斜身蝘蜒癡。
殷勤謝莊叟,櫟社更何疑。
千丈側懸飛鳥外,雙峰橫架碧天心。
月中才有僊人過,山下應聞笙磬音。
丹竃路穿瑤草濕,朱砂泉迸錦霞深。
軒轅去后雖然在,爭奈凡流無處尋。
(以上十首均見康熙十八年閔麟嗣撰《黃山志定本》卷六。)
(〖1〗繆島云逸詩承儀征吳白匋先生見告。)
石榴枝上花千朵,荷葉杯中酒十分。
滿院弟兄皆痛飲,就中大戶不如君。
我昔未生時,冥冥無所知。
天公強生我,生我復何為?
無衣使我寒,無食使我饑。
還你天公我,還我未生時。
十里江城下渺漫,兩層門上倚欄干。
偏宜竹翠山長潤,早見梅花地少寒。
沙觜漸平人改路,潮痕初靜鳥移灘。
高樓酒夜誰家笛,一曲《涼州》夢里殘。
子孫何處閑為客,松柏被人伐作薪。
(同前見《周太樸詩》,云據《他日州志》錄存。見《吟窗雜錄》卷二八。)
郊園日牢落,無意及壺飧。
大笑俯塵甑,高歌敲酒盆。
汲池澆韮壟,占石坐松根。
未免猶隨俗,長竿掛一裈。
宴賓容易小筵成,隼擊秋原助放情。
紅袖退行鞍上語,白眉迂步馬前迎。
一冬霜意先黃葉,兩路風威動翠旌。
須道孔融罇已滿,不勞臺下說余酲。
知恩須報恩,有恩莫不更。(“更”,伯三五五八、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卷作“報”。)
[更]在枯井中,(“更”字據伯三五五八卷補。)誰能重來救。
本向高岡植,寧將眾木齊。
雖隨楊柳落,長待鳯凰棲。
井上枝微亞,窗前影乍低。
九苞和月立,六律帶霜飛。
秦女含吹管,周王罷翦珪。
既同丹穴樹,那肯宿群雞。
中有白龍盤,偷湫見說難。
風云隨步起,雨雹出山寒。
鳥道懸青壁,天河瀉碧湍。
軒皇曾向此,金鼎煉還丹。
敝襪輕鞋緩足投,永豐橋上寄雙眸。
山沿東舍環西舍,水遶南疇赴北疇。
村婦坐畦挑馬齒,野童蹲澗采雞頭。
娛閑不覺忘中飯,一點斜陽射竹樓。
誰家作橋溪水頭,茅堂四月如清秋。
白云已過暮山紫,黃鳥不鳴春自幽。
掀髯背向孤舟立,猶記仙源舊曾入。
(近人翁國梁《漳州史跡》亦引此詩“曾”作“會”。)
雨打疎篷醉不知,桃花一夜新流急。
(見《漳州府志》。末句《漳州史跡》作“桃花一夜急新流”,誤。)
不展三推禮,如今已幾年。
郊畿春又至,父老頸空延。
扶杖溝塍側,傾心日月邊。
[望恩]情倍百,流目地方千。
未覩公卿從,長愁犬馬先。
幸同黃耇意,因此愿聞天。
怪石倚危巒,橫煙出深谷。
其間有孤松,亭亭表蒼綠。
擕笻者伊誰?頂髪髠且禿。
請君過柴橋,臨流味幽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