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田道中
陣陣西風吹客舟,葛衣清爽暑初收。
青山兩岸半含雨,綠樹一江都未秋。
湖海每憑辰北望,歲華無奈水東流。
行藏寂寞頻看鏡,勛業何時愿始酬。
陣陣西風吹客舟,葛衣清爽暑初收。
青山兩岸半含雨,綠樹一江都未秋。
湖海每憑辰北望,歲華無奈水東流。
行藏寂寞頻看鏡,勛業何時愿始酬。
陣陣西風輕輕吹拂著遠行的客船,身著葛衣清爽無比,暑氣剛剛消退。兩岸青山半籠罩在雨霧之中,整江綠樹還未染上秋意。我常常在湖邊面向北方眺望,無奈歲月如江水般向東流去。我行蹤寂寞,頻頻照鏡子,不知何時才能實現建功立業的心愿。
葛衣:用葛布制成的夏衣。
辰:在此可理解為特定的時刻或位置。
歲華:指時光、年華。
行藏:指出處或行止,這里指自己的經歷和處境。
勛業:功勛事業。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在秋日乘船出行,當時社會或許處于相對和平但個人仕途不順的時期。詩人在旅途中感慨時光易逝,自己的抱負還未實現。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渴望建功立業卻壯志未酬的情懷。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
白露下庭草,寒蟬休樹林。獨弦發哀歌,中夜調素琴。高言媲教德,觀海難為深。憂懷覯群小,吶吶如不任。世無趙文子,焉知隨會心。帝鄉日以遠,言笑不可尋。愿托晨風翮,遐寄沖霄音。
一大藏教,了無關鑰。奇峰峨峨,幽石落落。撥轉機輪話已行,到底不留元字腳。
清夜悠悠誰共。櫓聲伊、軋波聲動。枕前猶自唱吳歌,都付與、閑愁種種。轉轉不容成蝶夢。月斜鐘遠雞聲送。擁衾愁坐卷廉看,覺今夜、霜華較重。
一更山吐月,玉塔臥微瀾。正似西湖上,涌金門外看。冰輪橫海闊,香霧入樓寒。停鞭且莫上,照我一杯殘。二更山吐月,幽人方獨夜。可憐人與月,夜夜江樓下。風枝久未停,露草不可藉。歸來掩關臥,唧唧蟲夜話。三更山吐月,棲鳥亦驚起。起尋夢中游,清絕正如此。驅云掃眾宿,俯仰迷空水。幸可飲我牛,不須違洗耳。四更山吐月,皎皎為誰明。幽人赴我約,坐待玉繩橫。野橋多斷板,山寺有微行。今夕定何夕,夢中游化城。五更山吐月,窗迥室幽幽。玉鉤還掛戶,江練卻明樓。星河澹欲曉,鼓角冷知秋。不眠翻五詠,清切變蠻謳。
送君東至伊東塢,東望青嵩與白云。又向嵩云更東去,花前把酒惜離群。
丹梯早躡到云端,粉署三回陟地官。東長行臺邊鎮肅,南持憲節海波寒。鬢因勤事年來白,心為輸忠老去丹。莫道淮南悲逝水,豐碑行見故鄉刊。
枯旱歲十九,無若今歲酷。日色雖許赤,苗心尚馀綠。舉觴勸睡龍,雄飛勝雌伏。作意收桑榆,前愆儻容贖。
東鄰離別恨依依,我欲甘貧靜掩扉。風送泉聲清繞枕,云蒸嵐翠冷侵衣。一春吟對庭花好,幾日饑餐野蕨肥。卻笑虛名成底事,不如倦鳥亦知歸。
塵服乍辭鞍,花臺共倚闌。林端憑樹短,閣上見江寬。地拔千尋險,山藏四月寒。東流為誰逝,終日浩漫漫。
宦園蟬蛻正芳年,曲巷方齋祇自憐。白日靜移編竹塢,秋風長送釣魚船。山間鶴夢隨春夢,海上狼煙拂曙煙。自分華陽高士笑,披星馳馬枕戈眠。
緋羅坊畔東風緊,臉霞偏又吹聚。小卓蛟絲,高樓鳳竹,約略釵光如許。管城春雨。寫一段湘天,二分愁緒。淡擁螺山,翠痕爭向筆尖舞。羅巾此時慵裹,讓彎環月子,偷學眉嫵。酒后橫陳,鐙邊側看,猶勝玉顏塵土。簫臺夢苦。怕淚涴秋奩,壞妝難補。只隔些花,春魂聽欲語。
關山雖勝路難堪,才上征鞍又解驂。十丈黃塵千尺雪,可知俱不似江南。
為聞雙鶴訪青田,便有孤云竟目前。灘水自鳴山自綠,短篷斜掛得酣眠。
太白風流奈爾何,金陵小妓楚聲多。天生三寸如花筆,只為佳人畫翠娥。
湖堤樓閣劇蜂房,樓上爭看湖上航。萬柄芙蓉清冉冉,臨風新折麝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