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見說西征急,征夫行路難。
初聞度遼海,復道返長安。
傳箭幾時歇,寄書何處看。
秋宵散銀燭,獨照錦衾寒。
見說西征急,征夫行路難。
初聞度遼海,復道返長安。
傳箭幾時歇,寄書何處看。
秋宵散銀燭,獨照錦衾寒。
聽說西邊戰(zhàn)事緊急,出征的士兵行路艱難。起初聽說他們要渡遼海,接著又說要返回長安。軍中傳遞令箭的緊急情況何時能停,妻子寄去的書信又到哪里去看呢。秋夜中銀燭的光散開,獨自照著錦被透出寒意。
見說:聽說。
征夫:出征的士兵。
度遼海:渡遼海作戰(zhàn),遼海泛指遼東地區(qū)的海域。
傳箭:古時少數(shù)民族起兵,以傳箭為號。這里指戰(zhàn)事緊急。
銀燭:白色的蠟燭。
錦衾:錦被。
此詩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古代戰(zhàn)爭頻繁,征人長期在外征戰(zhàn),給無數(shù)家庭帶來分離之苦。詩人可能是有感于這種社會現(xiàn)象,站在征人妻子的角度創(chuàng)作了此詩,反映戰(zhàn)爭給人民生活帶來的影響。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戰(zhàn)爭給家庭帶來的痛苦。其突出特點是通過描寫征夫的征戰(zhàn)和妻子的孤獨,展現(xiàn)戰(zhàn)爭的殘酷和對人性的傷害。在文學史上,這類反映戰(zhàn)爭題材的詩歌豐富了古代詩歌的主題和內涵。
拋了儒書讀相書,卻將冷眼看諸儒。曾生肯伴誠齋否,共個漁舟入五湖。
夢紛如斷簡。爐灰坐冷,片言難綰。枕隙微茫,惟有笑歌零亂。誰使群巫縛我,燎爝火、拋花低贊。塤自怨。故人綽約,驚風吹散。歸看短榻埋塵,訝燕子猶來,舊時庭院。薜雨侵墻,深巷倦擎空傘?;厥孜且唤牵赴堤帯⑼@琢麟姟R掠斑h。醒時暈燈成繭。
杏花淡淡柳絲絲,畫舸春江聽雨時。漸卷鶴洲江色紫,沙鷗睡著不曾知。
神龜為我作天山,合住清泉白石間。歲月短梭人易老,詩書高閣士方閑。秋鴻社燕炎涼勢,滄海桑田夢覺關。近屋虬松三百尺,時時相對各蒼顏??蠟閯操x小山,幾時雞犬過云間。命窮無用三千字,蹄蹶難供十二閑。薄酒程頭多隔縣,故人蹤跡半陽關。何當共嚼西巖雪,嗅取梅花一破顏。
梅花開遍臘將殘,幾度吟詩倚暮寒。何處蹇驢馱孟老,一鞭風雪正漫漫。
病領詞官不到衙,老慵無意向人誇。四時好景偏留句,兩腋清風每試茶。司馬雖稱題柱客,薛公猶在賣漿家。近來山寺多高興,更作詩豪對浣花。
黿趺螭首立重玄,淪落蛟龍百尺淵。大手似聞皇象筆,老僧空記赤烏年。華飛三閣竟蕭條,萬木江南一夜凋。獨有禎明纓絡檜,霜皮剝落氣摩霄。名緇神異肯炊沙,缽里蜿蜒噴浪花。漂海不隨蝦國去,渡江還為老漁賒。東土高僧大夢還,講經(jīng)猶刺雨花臺。天龍去盡香云散,滿地松陰長石苔。東吳內史晉長城,滬瀆千年壁壘平。莫向月明悲往事,即令滄海已塵生。涌泉亭子小冰壺,老蚌胎寒露濺珠。只許鮫人弄明月,懶隨龍叟澤焦枯。吳淞古渡水如煙,十里蘆花雪滿天。一葦可航還自許,老僧應不泛虛船。長松鉅竹翠敷腴,爽氣清含雨露濡。不異茅君主句曲,尚容元結隱猗玗。
的的夜綿綿,斜斗歷高天。露浩空山月,風秋洞壑泉。饑鼯啼遠樹,暗鳥宿長川。
高堂列綺席,賓御何委蛇。粲粲金芙蓉,春葩照蛾眉。檀槽起清籟,鐵撥弦鹍雞。祇聞筵中曲,不聞曲中詞。蕭蕭青?;?,化作秋雁歸。玉關去時淚,點點濕朱絲。豈知哀怨情,及此歡笑期。彈者錦纏頭,聽者金屈卮。但令今人樂,不惜古人悲。野色倏已暝,零落沾我裳。行役悲險艱,仰愧歸鳥翔。羈愁浩難收,壯發(fā)日已蒼。遠林煙火微,投宿扣村莊。居人畢刈穫,笑語井臼傍。問客來何疲,毋乃仕與商。所慎在出門,奚怨中路長。
白云飛盡碧天寒,夾道青山馬上看。最是動人愁思處,蟲聲滿地葉聲干。
蹇蹇王臣各未家,客中離異倍傷嗟。秋深古道非前色,愁見堤荷作舊花。
生小事邊州,罷歸頭盡白。玉門邏逤別來深,云鳥魚麗舊曾歷。三尺吳鉤兩斛弓,絓在閒門高閣中。羽林一二少年輩,昨日封侯欺老翁。翻思戰(zhàn)場里,秋霜斷人骨。髑髏夜夜聲滿天,盡是長平舊降卒。
胡兒追野馬,迸蹄若驚鴻。一馬帶雙箭,墮我邊壕中。敢望不敢近,踟躕各按弓。抽身復北去,天寒沙磧風。
夜讀劉虞傳,胸坎生不平。無終有一士,烈烈千人英。欒布不足數(shù),申胥難與京。吾將夙嚴裝,萬里從之行。誰為同心人,千載陶淵明。
紅塵眇川陸,旌旗駐彌深。詎為白石歌,儗作梁父吟。抱琴謝俗駕,清坐懷知音。良朋喜簪盍,濁酒欣對斟。歡言情眷眷,景仰心欽欽。世方貴趨勢,我儕自論心。安得起山王,酣嘯坐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