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小窗蔭綠清無暑。篆香終日縈蘭炷。
冰簟漲寒濤。清風一枕高。
有日團扇卻。門掩庭花落。
少待月侵床。教他魂夢涼。
小窗蔭綠清無暑。篆香終日縈蘭炷。
冰簟漲寒濤。清風一枕高。
有日團扇卻。門掩庭花落。
少待月侵床。教他魂夢涼。
小窗被綠樹遮蔽,清爽沒有暑氣。篆香整日在蘭爐中縈繞。竹席清涼如寒濤涌起,枕著清風安睡。總有一天會收起團扇,房門緊閉,庭院中花瓣飄落。稍等月光照上床,讓那夢境也變得清涼。
蔭綠:被綠樹遮蔽。
篆香:盤香,因其形狀回環如篆字,故稱。
蘭炷:蘭香,指香爐中的香。
冰簟(diàn):涼席。
團扇:圓形有柄的扇子,夏季常用。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詞中描繪的夏日清幽之景來看,可能創作于詞人閑暇之時,在一個寧靜的夏日居所,詞人享受著夏日的清涼,有感而發創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展現夏日的閑適與心境。其突出特點是環境描寫細膩,營造出清幽意境。在文學上,體現了婉約詞風,以景抒情,表達細膩情感。
久旱初逢四月雨,萬郊禾黍總欣欣。誰將只鶴圖書舸,遽別五羊珠海濱。報國葵忠饒捧日,匝江樹色帳停云。天涯萬里多民瘼,啟皂遙知有疏聞。
冒暑貪程作熱官,何如避暑得清安。輕陰畫出三湘境,爽氣能為六月寒。自有薰風生屋角,不須纖手捧冰盤。闌干半倚紅塵外,臥聽江聲瀉碧湍。
學得丹青數萬年,人間幾度變桑田。桑田雖變丹青在,誰向丹青合得仙。
螻蟈當夜鳴,禽鳥亦晨喧。豈不感芳序,乘時如有言。鄙人昧達識,沈郁寡所宣。觸物懼乖違,噂沓焉得論。高言誰為倡,欲吐且復吞。庶幾服玄默,于道契彌敦。
中原新尚女真黃,姚魏含羞怨夕陽。誰挽春風上機杼,又隨番使過錢塘。
江湖落拓竟何如,老去豪情未肯除。隨我轉蓬三尺劍,累人行李一車書。南箕北斗虛名誤,丁米甲鹽生計疏。酒后仰天生百感,一腔肝膽付沽屠。
山下池開半畝蓮,香侵翰墨度簾前。夜來風雨何相妒,濺落荷一碎卻圓。
山行逢淺夏,濃綠屢低巾。地冷猶衣裌,村香已食新。菰蒲渾欲老,魚鳥自相親。倚杖看孤月,悠悠何處人。十年游歷地,客子故難忘。下馬尋遺老,開門對夕陽。一鳩鳴晻翳,數犢臥蒼茫。更欲東南望,疏星近鳥行。節物兼暄暑,川原半雨晴。雉場時一雊,蛙畝忽齊鳴。斗粟違高枕,囊衣度古城。讀書成底事,投老失春耕。
荔子磯頭隔藕花,鳧翁隊里盡漁家。前溪釣伴時相訪,門外垂楊系短槎。
萬綠新齊花影沈,四圍脩竹絕塵侵。主人不見空來去,看盡白云山色深。
仙家咫尺隔塵凡,寂寞當年古石壇。蒼蘚重封層磴足,白云深鎖石梯端。眼前日月彈丸急,腳底煙霞圖畫閑。欲訪安期問真訣,置身此地杳冥間。
客里頻傳送客鐘,豈知孱質已成翁。狂歌強作江南調,薄餞聊隨薊北風。柑熟洞庭人足到,月明湘水夢誰同。凌云健翮須時奮,去去毋淹枳棘叢。
萬事紛來豈易儋,若能作繭愿為蠶。繅絲結網誰將去,驅鱷屠蛟我亦耽。便買片帆周海內,漫收千紙瘞山南。如何薄暮攤書坐,虛掩蕭齋似佛龕。書史無教與士耽,便依名字配雷儋。移鐘換鼎宜烹狗,伐竹栽桑好飼蠶。漁艇窮源知有漢,木人識路合朝南。傳聞四海成周土,息偃胡為守一龕。
三代日以遠,至治不可追。我嘗讀前史,撫卷心傷悲。炎劉崇伯術,李唐竟淪夷。女禍世所恥,和蕃人共嗤。逮茲趙宋氏,兵力苦不支。委靡不復振,甘為異國欺。明明我皇祖,仗鉞驅熊貔。一怒九圍定,百世今熙熙。
滄海何曾斷地脈,白袍端合破天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