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川送別
秋郊日半隱,
野樹煙初映。
風水正蕭條,
那甚動離詠。
秋郊日半隱,
野樹煙初映。
風水正蕭條,
那甚動離詠。
秋日的郊外,太陽已漸漸西沉半隱,野外的樹木剛剛被煙霧籠罩。風聲和水流聲一片蕭條,哪能不讓人觸動離情而吟詩。
半隱:指太陽漸漸西沉,只露出一半。
煙初映:煙霧剛剛籠罩。
風水:風聲和水流聲。
那甚:哪能,怎堪。離詠:抒發離情的詩歌。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的內容來看,應是詩人在臨川(今江西撫州)送別友人時所作。當時可能正值秋季,蕭瑟的秋景觸動了詩人的離情別緒,從而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送別友人的傷感。其突出特點是以景寄情,通過描繪秋日郊野的蕭條之景,強化離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體現了古人借景抒情的常見創作手法。
緇塵休問舊貂裘,十月輕衫試薄游。春事只看芳草變,清尊聊盡白云求。雪車冰柱燕山路,楓葉蘆花楚水舟。偶憶少年成獨笑,夜調玄鶴上丹丘。
自古皆傳蜀道難,爾何能過拔蛇山。忽驚登得雞翁磧,又恐礙著鹿頭關。
八萬猊床方丈室,九千書卷半邊窗。儋翁句子無人問,流水泠泠度石矼。風標勁似聶政姊,筆力健如曹大家。此手始能為此竹,對渠枯木老槎牙。
羨君拔擢之官去,愧我蹉跎出餞遲。門外不知車幾兩,城邊空復立多時。文章自小曾推陸,畫諾于今合付資。他日東昌為過客,風謠誰采道傍詩。
猗與石磬,金聲玉振。先王搏拊,以正五音。百獸翔感,儀鳳舞麟。在昔堯舜,斯磬乃臻。宗廟致敬,乃肯來顧。贊揚圣德,上下受祚。
盡卷經綸作隱綸,先生于古更誰倫。門多佐命文中子,書作王師圮上人。山里薜蘿饒紫氣,膝前袍笏盛朱輪。粵民萬里爭翹首,共頌仁君有老親。
閒云濃淡作朝陰,柳色江頭春已深。誰為宣城故人說,依依祇似去年心。
解印歸來暫結廬,有時同釣水西魚。閑著屐,醉騎驢,分明人在輞川圖。
超朗驅流俗,羈棲意自閑。風聲馀魯衛,文字被江山。擬鳳徵時論,聞鶯動客顏。卷阿云物好,羨爾九苞還。
黎仲者誰子,將來奪宋香。飽自宜村舍,心先獻尚方。
霜染平江翠欲飛,波心夜半度靈妃。可憐一掬蒼梧淚,拭遍當年舊制衣。
尚父功高,再造唐室。力掃妖氛,忠貫白日。完名全節,福祿永終。人臣師表,流芳無窮。
來暮歌聲起穗城,東床況有白眉人。能斟琥珀吟清署,共對冰輪遠市塵。秀色豐姿神自遠,詞源爾雅韻尤馴。欲尋許掾知何處,車笠相逢認此身。
拔山扛鼎亦傳奇,一劍能驅十萬師。身后凄涼誰料得,斜陽荒草不勝悲。
圣主龍飛念故人,侯門雨露一番新。登瀛已寵皇華貴,被綵專榮白發親。好語舊聞千歲鶴,仁風今扇七州春。定知福壽無邊際,坐看云來舞繡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