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審言用原韻
詩在開元大歷閒
雍容養望住青山
沈酣卷軸懷同志
憔悴江湖改盛顏
一第未成鸞鎩翮
千秋可托豹窺斑
漫將車后譏劉協
自抱雕龍獨閉關
詩在開元大歷閒
雍容養望住青山
沈酣卷軸懷同志
憔悴江湖改盛顏
一第未成鸞鎩翮
千秋可托豹窺斑
漫將車后譏劉協
自抱雕龍獨閉關
詩作風格恰似開元、大歷年間的氣象,從容修養聲望隱居在青山之間。沉浸于書卷中懷念志同道合的友人,漂泊江湖歲月讓青春容顏逐漸憔悴。科舉未中如同鳳凰折了翅膀,卻希望能像管中窺豹般在后世留下痕跡。不要效仿車后譏諷他人的做法,我自抱著如《文心雕龍》般的著述獨自閉關。
開元大歷:唐玄宗開元年間(713-741)與唐代宗大歷年間(766-779),均為唐代詩歌繁盛時期。
雍容:從容不迫的樣子。養望:修養聲望。
沈酣:沉浸、深入。卷軸:指書籍。
憔悴江湖:漂泊江湖而面容憔悴。盛顏:青春容顏。
一第:科舉中第。鸞鎩翮(luán shā hé):鳳凰折翅,比喻才華受挫。
豹窺斑:典出《世說新語》“管中窺豹,時見一斑”,此處指通過作品可見全貌。
車后譏劉協:可能指對他人的隨意譏諷,劉協為漢獻帝,或暗指不得志者。
雕龍:典出《文心雕龍》,代指精心著述。
此詩為和李審言之作,當創作于作者科舉未第、隱居或漂泊時期。開元大歷的詩風追慕,或反映對盛唐文化的向往;“憔悴江湖”“一第未成”則透露個人際遇的困頓,而“自抱雕龍”表明以著述立言的志向,整體是對友人原韻的回應與自我心境的抒發。
全詩通過和詩形式,將對盛世詩風的追慕、個人科舉失意的感慨與堅守著述的志向融合,既體現文人對傳統的承繼,又展現了逆境中自我實現的堅韌,語言典麗,情感深沉,是一首典型的酬唱言志之作。
一派鈞韶合內筵,叨陪還廁玉堂仙。虎賁隊擁戈三百,鶴醞材高斗十千。鎬邑風云春燕喜,堯階簪紱曉蟬聯。詞林四度沾嘉會,鬢壓宮花憶少年。
曉殿晴光覆四筵,坐中人是謫來仙。鑾回閣道旌幢半,騎列句陳甲胄千。棫樸愿歌周代雅,柏梁誰續漢庭聯。龍顏共喜春先上,旰食憂勤記往年。
袞衣親押慶成筵,步輦乘春下集仙。尚食緩傳杯數九,教坊爭出舞群千。晴薰御纛虹光動,花覆宮袍獸錦聯。席上忽看云絢彩,從龍佳氣入新年。
黃幄中分列御筵,捧觴新曲度游仙。漏聲書下銅龍五,仗影春回玉馬千。白雪調煩詞客和,紅云班許近臣聯。不知泰岳登壇處,石檢重封是幾年。
天入衡門近,朝將盭綬新。五投歸畝疏,兩作起家人。白雪元推郢,桃花不避秦。宦情吾豈薄,野性恐難馴。
晉楚吾何擇,山公意不輕。虎須驚往路,雞肋嘆浮名。病入園林癖,衰鐘兒女情。家鄉事事好,物態一堪評。
當年成小草,此日動菰蘆。顛倒尋章服,次且散酒徒。廢家方悔俠,移谷舊甘愚。一出一回老,還堪覽鏡無。
兒輩粗能立,君恩轉似濃。春光催駘蕩,吾意獨龍鐘。味入中年減,名憐末路容。武昌魚價賤,罷釣一相從。
梅花屢見筆如神,
松竹寧知更逼真。
百卉千華皆面友,
歲寒祇見此三人。
日者人間世,家傳洛下書。
誰能定真實,轉覺墮空虛。
莫倚文無害,常懷行有馀。
詞華非所欠,水溢自成渠。
幽居長閉門,苦被城郭束。
朅為郊外游,聊寓川上目。
時值秋水漲,勢若海波蹴。
混混萬象涵,悠悠千古速。
遙觀失崖涘,俯挹蕩塵俗。
輕煙沙際起,歸鳥時相逐。
何當拿扁舟,長伴鷗鷺宿。
人在醉鄉居住。記得舊曾來去。疏雨聽芭蕉。夢魂遙。
惆悵柳煙何處。目送落霞江浦。明夜月當樓。照人愁。
大庾嶺頭梅掛月,
居庸關外草連天。
馬牛風古不相及,
障霧饕風一夢然。
山色自蒼蒼,亭依萬竹傍。栽應同渭水,賦或儗梁王。制萚冠非小,臨風韻更長。清秋明月夜,同伴薜蘿裳。
朱邸王侯宅,青門處士家。筆床供翰墨,手澤識瑤華。晝臥宜疏雨,窗閒愛晚霞。淮南有鴻賓,不川羨丹砂。
省闈休訝未成名,曾試為郎應宿明。
文鐸乍喧陶象郡,銅章新綰出羊城。
蘭芽足雨三秋茁,椿樹凌霜萬歷青。
昭代循良終不棄,菟裘池館末須營。
冷吹摶沙沒草萊,日高陰色未全開。人穿敗葉林中去,路指荒城盡處回。旅舍晨炊供熟黍,譙樓晚角弄殘梅。五年不識風塵苦,兩度叨陪李賀來。
暫停饑馬啄荒萊,寒入重衾手倦開。殘雪夜驚雙澗合,鮮飆晨送一陽回。前村野色催行李,何處歌聲調落梅。明發園陵天尺五,溪山應識我重來。
石橋駐馬問田翁,一塢深深隔樹東。帝子閣前沙似粟,野神祠下路如弓。疏松古澗風微動,細草陰厓雪半融。回望紅塵才數里,不知身在亂山中。
東山嶺上凍云重,落木寒山有虎蹤。薄宦征行非漢使,老農歌頌似堯封。沙痕曳白縈枯葦,日腳垂紅透曲松。短策羸驂驅不進,濫騎安得馬如龍。
齋居門對此山幽,且拂枯枰角兩籌。百里風塵勞法從,四陵云氣想宸游。官奴識路行篝火,客子凌寒坐擁裯。不盡往來分榻意,遣情時藉管城侯。
旋擁山爐爇斷萊,疏欞正對土床開。女墻月上催詩就,寢樹風殘約夢回。雪后弊衾寒似鐵,病來吟骨瘦于梅。空山露下人蹤滅,忽聽鈴聲枕畔來。
十年如夢漆園翁,兩度西陵更向東。先帝未歸黃澤馬,小臣徒抱鼎湖弓。明樓霧氣寒初散,御沼冰花煖欲融。想得宸游應戀此,靈輿來下月明中。
野樵誰敢斲蒿萊,翠柏陰中兆域開。鹓序衣冠晨拜舞,龍宮星斗夜昭回。宣章道士聲如鶴,守影中人發似梅。禮罷不須燈火伴,聯鑣乘月下山來。
廢堞荒涼水色幽,昔人曾此夜傳籌。西風不見龍鸞過,斜日空馀鹿豕游。行旅似聞吹曉角,直更誰復抱寒裯。興亡總逐浮塵散,輸卻青山一醉侯。
曉過荒城望九重,馬蹄偏識舊行蹤。河山沃野圍京界,煙火連村別縣封。露氣漸消雙鳳闕,日華先上萬年松。城門暫與君相別,還約聯珂覲六龍。
一簇嬌紅一縷煙。東風裝點杏花天。垂陽影里架秋千。
素綺衫飄蟬翼薄,紅羅鞋繡鳳頭尖。踏青偏有許多閑。
峭寒入夜逼窗紗,
敲徹晨鐘靜不嘩。
老樹迷離橫瘦影,
半天殘月聽啼鴉。
有情方是物,無敬莫言誠。
此事非俄測,由來只自成。
個中勤積累,熟處會分明。
未厭拘攣隘,他時滿八瀛。
瑯函拜誦等清淡,
知起冬眠體已堪。
鰣魚鮠肥添小味,
鳳城春色勝江南。
密移神化本無情,
天篆橫空木末榮。
凝住雪花都不下,
槎牙枝上放輕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