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穹窿絕頂望震澤同蔣香山作
吳中富名山,穹窿獨稱長。
郁律聳晴空,憑眺快無兩。
茲來值秋霽,疏翠攬盈掌。
行行躋笠峰,孱顏俯群象。
天平遙搢笏,卑猶成覆盎。
云從嶺下飛,飛鳥不能上。
西南臨具區,風濤相震蕩。
煙消螺髻浮,日落新鏡晃。
混合天水色,分坼吳越壤。
呼吸凌青冥,嘯歌脫塵鞅。
何當尋赤松,相與出世網。
吳中富名山,穹窿獨稱長。
郁律聳晴空,憑眺快無兩。
茲來值秋霽,疏翠攬盈掌。
行行躋笠峰,孱顏俯群象。
天平遙搢笏,卑猶成覆盎。
云從嶺下飛,飛鳥不能上。
西南臨具區,風濤相震蕩。
煙消螺髻浮,日落新鏡晃。
混合天水色,分坼吳越壤。
呼吸凌青冥,嘯歌脫塵鞅。
何當尋赤松,相與出世網。
吳地多有名山,穹窿山卻獨稱為首。山勢高峻直插晴空,登高遠眺暢快無比。此時正值秋雨后晴,稀疏的翠綠仿佛可握于掌心。一步步登上笠峰,高峻的山巖俯瞰萬物。天平山如遠處持笏的朝臣,低矮得像倒置的瓦盆。云從嶺下飛涌,連飛鳥也難以飛上山巔。西南方向臨太湖,風濤相互激蕩。煙霧消散,山峰如螺髻浮現;夕陽西下,湖面似新鏡閃光。天水顏色交融一片,劃分開吳越兩地疆界。呼吸間已凌越青空,放歌長嘯掙脫塵世束縛。何時能追尋赤松子,一同超脫世俗羅網。
穹窿:山名,在今江蘇蘇州吳中區,為吳中名山。
郁律:形容山勢高峻盤曲的樣子。
秋霽(jì):秋雨后的晴朗天氣。
孱(chán)顏:高峻的山巖。
具區:太湖的古稱,《爾雅·釋地》:“吳越之間有具區?!?/p>
螺髻:比喻青螺般的山峰,因形似女子發髻得名。
赤松:赤松子,古代神話中的仙人,傳說為神農時雨師,后為道教所尊崇。
塵鞅(yāng):塵世的束縛,鞅本指馬駕車時套在頸上的皮帶。
此詩為詩人與友人蔣香山同登穹窿山絕頂、眺望太湖(震澤)時所作。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約為作者游歷吳中名山期間。詩中通過登山望湖的視角,展現了對自然之美的熱愛與超脫塵世的向往,反映了清代文人寄情山水的雅趣。
全詩以登穹窿絕頂望太湖為線索,先寫山之高峻,再繪遠眺之景,最后直抒隱逸之志。寫景由近及遠、由靜至動,融自然之奇與胸臆之情于一體,是清代山水詩中情景交融的佳作,展現了詩人開闊的視野與超逸的心境。
關西今見漢循良,引水虛堂化瑟張。父老不須憂蔽芾,它年堤柳是甘棠。
野戍連青嶂,煙坡盡白茆。山川原設險,蛇豕卻為巢。肅氣飛霜霰,軍聲振鼓饒。蠢茲如革面,未忍縱炰炰。
芳草生煙橫野渡,綠到春山,山色深于樹。離恨年年縈別緒,桃根桃葉秦淮路。眼底韶華容易度,燕子斜陽,說與歸期誤。婪尾余花春已暮,柳絲不解牽伊住。
白戰從來號令難,不知此令孰抽端。開倉自有齊相國,排戶何煩漢縣官。坐覺閻浮塵世隔,便同佛度化成看。遙思蘇武囚深窖,氣力雖微志自胖。梵宮樓閣正橫虛,俯瞰平疇一幅書。宿鳥投林迷所自,野獾尋穴失其初。茅柴熟處功非細,榾柮燒來計未疏?;厥咨倌暧^校獵,忽飛一騎射山狙。
東華曉日照江樓,冠蓋云屯擁畫舟。借問南陽諸父老,誰能挽取舊岑侯。
客路淹留少故知,家鄉回首動遐思。一宵渾似三秋別,兩月難成半句詩。酒力中人春去后,江聲欺夢月斜時。愁來更有關心處,事業蹉跎鬢欲絲。
臥疾劉公干,躬耕鄭子真。溪山留好客,天地許閒人?;ㄗ砑t沾袖,松吟翠繞身。捫心無所歉,持此壽吾親。
兩山影浸青于染,十畝光涵玉不玼。里外無斜又無曲,新名換得最相宜。
靈山玉峰肅穆,佇千年不語。梵宮鼓,敲落黃昏,若挽香謝蘭圃。課經起,三千佛事,檀煙杳杳魂歸路。又何人談論,風花別開門戶。六世金身,袈裟束玉,奈塵心不度。許生日,本是情童,誤為蓮上僧主。忒多情、何堪面壁,夢還是、簪花紅處。解黃絳,擁軟聞香,巫山云雨。情融夜雪,履齒留痕,玉墀立楚楚。漏算得、寡情錫杖,殤劫梅殘,玉碎魂銷,盡成煙縷??者z竹馬,春秋銜恨,經堂空念清心咒,懶修禪、懶作菩提悟。渾然不解,佛曰萬事皆虛,緣何獨惡鴛侶。宮深道邃,閣冷經繁,更念悲思苦??v得道、亦無情趣。執筆憑箋,和著紅淚,寫相思句。新詞刻骨,長歌吟恨,當教天下同一曲,有情人、終作雙雙聚。西風吹瘦蓮花,去了塵身,暗香焉去?
馬上游塵驟撲衣,倉忙朱雀轉堪悲。雞人候曉曾傳箭,狎客臨春只賦詩。結綺宮前迷玉樹,望仙樓外語黃鸝。長江浪說難飛渡,笑殺芒山侍飲時。
路出都門指八閩,送君方值柳條春。漢庭循吏推黃霸,潁郡遺民望寇恂。雪水滿江催畫鹢,棠陰夾道引朱輪。銓衡考績論公最,知是專城第一人。
地分三晉此山川,形勝迢遙在馬前。亂石斜通青草路,太行橫斷夕陽天。漫垂云氣孤村雨,時聒鄉心幾樹蟬。不及阮宣隨處醉,興來即解杖頭錢。
秋風淅淅吹江亭,汴河之柳猶青青。黃姑東渡會七夕,白帝西來朝百靈。初開琪樹已云落,遠別客愁今未醒。欲寫鄉書寄南雁,故園萬里天冥冥。
當春有一草,綠花復垂枝。云是忘憂物,生在北堂陲。飛飛雙蛺蝶,低低兩差池。差池低復起,此芳性不移。飛蝶雙復只,此心人莫知。
殷勤湯藥事,兩抱女君哀。亦復歸蒿里,無緣逐老萊。三人無百歲,一穴作雙臺。左右分黃土,連陰待種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