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馮德厚三首 其二
麟經咀嚼造深微,
攀取秋風第一枝。
便把斯言為子壽,
崧高不用更吟詩。
麟經咀嚼造深微,
攀取秋風第一枝。
便把斯言為子壽,
崧高不用更吟詩。
深入鉆研《春秋》達到精深微妙的境界,在科舉考試中一舉奪魁。就用這些話為您祝壽,不必再吟誦像《崧高》那樣的祝壽詩了。
麟經:即《春秋》,相傳孔子作《春秋》,絕筆于獲麟,故有此稱。
造深微:達到精深微妙的境界。
攀取秋風第一枝:比喻在科舉考試中高中。古人常以折桂比喻科舉及第,秋季是科舉放榜之時。
斯言:這些話。
崧高:《詩經·大雅》中的一篇,是贊美申伯的詩,后常被用于祝壽。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在馮德厚科舉高中或有其他值得慶賀之事時,作者為其祝壽而作。當時社會重視科舉,科舉成功往往意味著個人的成就和家族的榮耀,作者借此詩表達對馮德厚的祝賀。
這首詩主旨是為馮德厚祝壽,突出其學問精深、科舉有成的特點。語言簡潔且用典恰當,在祝壽詩中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展現了當時社會對科舉成就的推崇。
星渚云軿夜不禁,填橋烏鵲靜高林。溪堂薄暑寬秋扇,海國涼風引暮砧。瓜果席邊殘醉詠,機絲天上隔年心。飛觥欲問乘槎客,碧落愁牽幾度陰。
靈臺清曉玉無瑕,獨立東風玩物華。春氣夜來深幾許,小桃又發兩三花。
憶在烏傷日,驚騰鶚薦辭。自憐拘法守,何以答心知。零露黃花暗,凄風畫翣悲。遙瞻孔山路,無計送靈輀。
昨發漣水陽,今息朐山陰。低佪訪石室,上有桃樹林。芳華麗海日,惠風拂塵襟。想見芙蓉主,瑯然方嘯吟。暢飲揮玉斝,哀彈進胡琴。自適天下樂,誰知匪荒淫。安期蘊長策,中散識雅音。舉世既莫喻,乃果仙游心。芙蓉亦猶爾,靈跡留至今。恨不駕白鳳,逍遙以追尋。
扁舟昔訪戴逵居,早識奇兒骨相殊。不是剡溪能蘊秀,祇應蚌腹解生珠。家從機斷知為學,身自雞鳴起奉姑。儒術登科有猶子,大書遺懿照龜趺。過從有夏孕遺芳,作配于周婦德良。目不泛觀惟貝葉,舍無他物有天香。魚軒欲動喜家近,烏冢忽歸驚夜長。年到古希子孫足,人生如此尚何傷。
春秋有代謝,繁華翻伸退。看此昨夜花,明朝淖泥委。水固能長平,沖盈實變替。有待季時生,卒未知根貴。青山不作語,千古自無謂。
紅芳老盡綠陰肥,到處楊花作雪飛。塞北從來無杜宇,不知何物動春歸。
云鎖天昏不放晴,丁東一夜答風鈴。花容淚洗馀微赤,柳眼煙迷只半青。赤縣恨多胡馬跡,神州應掃佛貍腥。吾儕早幸栽桃李,已有新陰在鯉庭。
小姑曾此脫金蓮,蹴踏風波不計年。夜半星辰都在水,直疑平步上青天。
石頭路滑少人行,獨我談玄幾叩扃。同德講經如昨日,葛川扣角又來生。云橫古塔巢秋鶴,塵鎖空堂照暮螢。玉麈不揮消息斷,庭前柏樹綠成陰。
雄風萬里動雙旌,酌酒相看壯此行。花發錦江明驲路,云浮玉壘度山城。文翁舊化風應好,漢檄新傳寇未平。到日定知經緯裕,草堂遺老漫怦怦。
宸游幾度過,容與棹郎歌。滄海浮員嶠,瑤池長碧荷。月從云漢上,秋入露寒多。青鳥西飛急,其如宴樂何。
千年處士說林逋,漫有聲名達帝都。只辨梅花新句好,莫論封禪有書無。
辟惡何須荊楚艾,蠲炎不待邵平瓜。仙飆昨夜來閶闔,玉宇清涼大帝家。
齒齒水中石,翛翛石上蒲。清風一披拂,疏翠自紛敷。宛若避世人,悠然山澤臞。坐疑碧溪月,移影在庭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