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眼
看書澀似上羊腸,
得睡甘如飲蜜房。
起坐藤床搔短發,
數聲畫角報斜陽。
看書澀似上羊腸,
得睡甘如飲蜜房。
起坐藤床搔短發,
數聲畫角報斜陽。
看書時眼睛酸澀,就像行走在羊腸小道般艱難;能睡上一覺,那感覺甘甜得如同喝了蜂蜜一樣。起身坐在藤床上撓著稀疏的短發,幾聲畫角聲傳來,報告著斜陽西下。
澀:形容眼睛疲勞、不順暢。
上羊腸:比喻看書時眼睛難受,如同行走在狹窄曲折的羊腸小道上。
蜜房:指蜂巢,這里代指蜂蜜。
畫角:古代樂器,一般在黎明和黃昏時吹奏,多用來報時或警報。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處于一種相對閑適的生活狀態。可能是在日常的讀書生活中,因長時間用眼產生疲倦,進而有感而發,記錄下這一生活片段。
這首詩主旨在于描繪日常生活中的小感受,通過看書和睡覺的對比,展現出生活的平淡與閑適。其特點是語言直白,情感真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生活細節的關注和細膩的情感表達。
別意空憑遠信傳,幾回臨起復纏延。天長白雁捎將去,只在云南若個邊。
當年錢若水,寒夜撥爐灰。若是公侯骨,定應期不來。
顯晦有本性,之子亦何宜。坐石頫幽遐,看云陟嵚崎。嵐光逗蓬戶,谷聲清蕙帷。由來丘壑質,豈伊軒組期。時逢山中叟,杳然歌紫芝。
解郡西歸疾有痊,洛臺分籍養高賢。逍遙莫道無推重,云外傳呼拜表天。暫息塵機不為年,高風聊借九區傳。周聃漢朔誰能測,且作清時吏隱仙。
仲尼元氣在,復此萬年枝。一室心喪日,三年手植時。枝條相向哭,風雨至今悲。再拜婆娑下,何曾梁木萎。
紀郢有通逵,通逵并軒車。帟帟雕輪馳,軒軒翠蓋舒。撰策之五尹,振轡從三閭。推劍馮前軾,鳴佩專后輿。
將進酒,酒滿甌。華饌肆陳,炰羔炙牛。將進酒,酒滿觴。高懷雅度,眾賓在堂。將進酒,勿蹉跎。奉君壽,為君歌。白日西逝,黃河東馳。人生幾時。將進酒,青天翳云,滄海揚波。人生奈何。將進酒,晴光搖蕩二月時,紫花葳蕤黃柳垂。花前百鳥春亂啼,玉顏雪皎揚素眉。清歌宛轉舞逶迤。將進酒,君莫辭。
清霜幾夕送秋來,南客鄉思渺未裁。君亦京華同旅邸,夜涼曾否夢天臺。
菱角何纖纖,菱葉何田田。鴛鴦與鸂鶒,對對浮清川。采菱白晰郎,蕩槳后復前。偶逢西家姝,隔浦來采蓮。嬌容入花亂,素腕隨荇牽。要住語綢繆,風動裙帶偏。采采忘采角,但采葉在船。贈我雙蓮子,庶幾不空還。
老屋寒更補舊裙。風林燈火總驚魂。明朝陰雨薪難采,借米鄰家粥未溫。教后輩,惱先君。不知時事重虛文。春宵詩意輸猜破,紅袖拋珠暗約婚。
粉蝶如知合斷魂,啼妝先自怨黃昏。花光筆底春風老,寂莫嶺南煙雨痕。
仁者壽宜得,王臣忠可嘉。功名雖有約,云月自為家。義粟饑中糶,慈梁雨后斜。百年回首處,溪冷欲梅花。
列雉影滄波,望望深云樹。回照延清襟,芳阡引幽步。曲隅抗蘭寢,靈旗出殘霧。疇昔抱余悲,悵矣前溪路。解劍邈英風,薦潦申遐慕。芳草忽復春,東門靄如故。煙明剎殿霞,風滿平池露。向月臨江洲,含情不能渡。
雪點頭顱云作衣,每憑青鳥下瑤池。石城金室春何限,都入萱堂獻壽卮。
展葉柔桑沃,裝叢醉纈繁。定應西域到,略不耐輕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