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
清晨躋天門,流霞自東偏。絕巘紆石磴,瑩徹諸峰懸。
水簾白玉光,錯彩復?娟。瓊簫忽相引,松風為周旋。
羽士好顏色,飛步憑松巔。邀我坐黃峴,玉井清生煙。
渺渺蔥郁中,下界蒼蒼然。揮手更梯云,白日極頂圓。
豁焉出天地,披襟歌懷仙。飽飲王母池,清風來天門。
颼颼披塵襟,毫發自飛翻。玉女拾瑤草,皓月臨金盆。
流液一浣濯,間身為之尊。俯視梁父山,蕭蕭御道存。
七十二君封,惝恍復何言。東上日觀峰,遐矚天與平。
東海直衣帶,何有飛濤驚。隱約桃都山,身如浮云輕。
桃樹手可接,如聞天雞鳴。萬籟為之伏,九垓盡一聲。
須臾動天地,水光徹蓬瀛。回首望舊鄉,高呼衛叔卿。
醉把白玉壺,靜對磨崖碑。方士與儒書,終焉將奚為。
睥睨五大夫,又何有李斯。古人究何往,停杯一問之。
澗南雙白鹿,高峰行遲遲。穿云者誰子,振衣采紫芝。
對松山絕奇,石立森云關。萬狀不能名,青錦皆古顏。
松石渾欲化,恍在碧落間。滿耳發笙簧,疑有九龍還。
我非求仙人,自喜征塵刪。叩關探玉策,轉愧心不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