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于君惠先生幽居
回鞭指西日,客心倦長途。
嘉樹藹如薺,造此靜者廬。
主人常獨游,日夕林野娛。
下馬聊延佇,秋色照軒除。
扃鎖室東戶,窺見架上書。
棲禽稍動竹,晚風始飄梧。
山翁傍晚歸,霜雪生鬢須。
再拜乞高言,誨我方徐徐。
道深意彌歉,養至中乃虛。
性情果堪挹,文章固其余。
歸擬守沖漠,躁念終當祛。
回鞭指西日,客心倦長途。
嘉樹藹如薺,造此靜者廬。
主人常獨游,日夕林野娛。
下馬聊延佇,秋色照軒除。
扃鎖室東戶,窺見架上書。
棲禽稍動竹,晚風始飄梧。
山翁傍晚歸,霜雪生鬢須。
再拜乞高言,誨我方徐徐。
道深意彌歉,養至中乃虛。
性情果堪挹,文章固其余。
歸擬守沖漠,躁念終當祛。
揮鞭指向西沉的太陽,游子的心已厭倦漫長旅途。美好的樹木像薺菜般茂密,來到這寧靜之人的居所。主人常常獨自出游,早晚在林野間自娛自樂。下馬暫且停留佇立,秋色映照在門窗前。東邊房門緊鎖,能窺見架上的書籍。棲息的鳥兒稍稍晃動竹子,晚風吹落了梧桐葉。老人傍晚歸來,鬢發胡須已如霜雪。兩次下拜請求他的高見,他慢慢教誨我。道理深刻而他越發謙遜,修養到家內心才會虛靜。他的性情確實值得汲取,文章不過是其余事。我回去打算堅守淡泊,浮躁的念頭終將祛除。
回鞭:揮鞭回轉。
嘉樹:美好的樹木。藹如薺:形容樹木茂密,像薺菜一樣。
造:到,前往。靜者廬:指于君惠先生幽靜的居所。
延佇:長久站立。
軒除:門窗前的臺階。
扃鎖:門鎖著。
高言:高見,有價值的話。
養至:修養達到一定境界。中乃虛:內心虛靜。
挹:汲取。
沖漠:淡泊寧靜。
躁念:浮躁的念頭。祛:除去。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旅途勞頓后拜訪于君惠先生,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紛擾,詩人渴望在寧靜的山林中尋找精神寄托,與于君惠先生的交流也反映出他對淡泊生活和精神修養的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通過拜訪于君惠先生,表達對寧靜生活和高尚修養的向往。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真摯,以質樸的語言展現深刻的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精神境界的追求。
栝山峻而高,栝水清且漪。眷此山水郡,民俗易保釐。府君來司刑,明清如伯尼。坐使獄訟空,青草滿圜扉。棠陰亦蔽芾,載歌南國詩。泥泥白露涼,叢叢青桂發。時物一以變,況復懷遠別。鴻翼起高逝,萬里霄漢闊。鸴鳩在榆枋,鎩羽何由刷。悠悠碧云思,佇立溪上月。
崇樓暫得一枝依,更拾芳椒充幕幃。自是冬原白鸰雀,不能應候向南飛。
三生常侍玉宸君,想像文姬一樣人。露氣清凝仙掌夜,天葩秀吐上林春。木蘭歌怨征行苦,柳絮才高老大身。卻是貞魂埋不得,綵鸞同與駕飆輪。
狂風吹游絲,飄揚無定向。若將比郎心,郎心更搖揚。采采芙蓉花,那能媚春華。含情照秋水,孤芳徒自嗟。
兩腳著地此何關,白云與爾同去還。正當海闊天高處,不離區區跬步間。
名滿人間未足多,胸中萬頃著煙波。松江風月無人見,誰與玄真畫釣蓑。
人人苦炎歊,于我覺太甚。北戶其清涼,萬事付一枕。叩門真丈夫,一揖棄拘檢。人物晉風流,班坐黃玉簟。譚壘爭塵清,詩壇傳令急。今日有公事,俗駕不可入。墻外水泠泠,水邊木陰陰。相遇聊自適,茲辰猶竹林。同為山澤臞,半分漁樵席。我不踐斯境,誰肯賞茲僻。意到景自到,榮榮窗下花。一張彭澤琴,一甌陽羨茶。有酒斟酌之,歡然成諠嘩。何必五侯鯖,李綠兮香瓜。一會良不易,載言翻令愁。清風有時度,白日不可留。君顏猶少年,我發不勝幘。百歲壘一丘,主翁驚是客。數面成骨肉,子歸將何之。長嘯盼天外,云意俱遲遲。
先生老態似枯禪,解后東風也欲顛。才雨便晴寒便暖,四時佳處是春天。
三十年朋友,詩筒幾往還。君才游宦海,我正賦囚山。灘鶒何時下,沙鷗鎮日閒。升沉蹤跡異,心事卻相關。
采香涇上黃鳥啼,藤梢掠云筍迸泥。來時即是去時路,師向此中應不迷。
懷人披蘿薜,及秋葺葦葭。時因陵麓勢,日引竹松華。筑磴留苔影,通泉護藥芽。但添新磬缽,不礙古煙霞。
金雀玉搔頭,生來喚莫愁。自從歡去后,不出石城游。
讀書不偶物,杜門久息交。平生手足親,契闊或先凋。風雨猶滿城,何處堪登高。井泥分終老,無夢干云霄。我躬不自恤,所嘅黎元勞。空懷稷契志,濩落心用焦。飯牛彼何人,商歌出郁陶。卻曲畏迷陽,慚愧明圣朝。
萬壽寺前古木森,系舟時復遠相尋。詩成不作人間語,琴好誰聽世外音。琪樹風生驚夜雨,法壇云靜覆春陰。敬亭山色何年別,日暮江東千里心。
白首知經術,青袍見主恩。為尋揚子宅,不到五侯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