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
落葉溪頭路,晝陰寒鳥喧。
獨來亭上立,迢遞見東原。
寂寂殘秋換,凄凄風景翻。
應知壟頭樹,昨夜染霜痕。
落葉溪頭路,晝陰寒鳥喧。
獨來亭上立,迢遞見東原。
寂寂殘秋換,凄凄風景翻。
應知壟頭樹,昨夜染霜痕。
在溪邊的小路上鋪滿了落葉,白晝陰沉沉的,寒鳥在喧鬧。我獨自來到亭上站立,遠遠地望見東邊的原野。寂靜中殘秋悄然更替,景色變得凄涼慘淡。應該知道那田埂上的樹木,昨夜已染上了霜的痕跡。
晝陰:白天陰沉的天色。
迢遞:遙遠的樣子。
東原:東邊的原野。
寂寂:寂靜的樣子。
殘秋:秋天將盡的時候。
凄凄:形容寒涼或凄涼。
壟頭:田埂上。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描繪的殘秋景象可推測,可能創作于秋季。當時或許詩人心境孤獨,看到秋景的衰敗,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殘秋之景抒發孤獨感慨。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著名詩篇,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萬屋人家云閣下,一屏煙水石橋西。
玄卿難再得,本是餐霞人。高懷獨超物,洞鑒亦絕倫。君自江東我吳下,早歲聯翩侍金馬。御榻賜書凡一束,仙苑偷桃動盈把。紫虛元君之玉訣,青城先生教我者。感君多道氣,探懷為君寫。學士承旨平原公,許我與君揚□同。一時標名兩外史,羽衣白茅立下風。我還句曲廿馀載,君乘輶軒歷煙海。歸錦橋西結草樓,樓中袱被長相待。風煙山水共追尋,福臨洞口話離心。年深書字化為碧,白首蒼茫成古今。圣井山崩數千尺,君從群龍去無跡。困頓鹽車筱嶺頭,此日思君復何益。
十年蹤跡不堪論,重見翠屏山下村。煙出洞天春瀑細,珠歸水府老蛟尊。野亭須對即時酒,佛屋曾為誰氏園?著個茅齋終未得,每逢清夜欲銷魂。
初昏月隱滿天星,市肆紛紜風打萍。能鑒皇天應有眼,林間雞犬幾時寧。
神足方言亂正邪,正時何況限津涯。梵王一語君須記,“事舍如來問即差”。
涓涓薄暮霜,裊裊經秋雨。深院寂無人,叢篁自相語。
一日不看書,此心若有失。看書心未已,細字費目力。六經皆糟粕,中有味如蜜。古來圣與賢,孜孜復汲汲。流傳百世下,相見不相識。今人不如古,古人豈今日。時還看我書,撫卷三嘆息。
明月韜光甓社湖,發揮千載賴耆儒。清江曲就無人識,來往橫塘一鄙夫。令尹胸襟隘五湖,狂言時肯聽迂儒。未知他日翹材館,可著當年鄭介夫。長安未必勝江湖,蓋世功名徯大儒。三事更應登密令,一廛我欲伴樵夫。
鐘鳴長樂館,樂奏未央宮。壽域皇圖迥,鉤陳紫極通。
終朝兀坐但焚香,身世翛然已兩忘。收拾江山歸古錦,招邀風月入虛堂。鹡鸰散去波翻海,鴻雁歸來天雨霜。命駕莫辭佳節后,菊花開日即重陽。
遺編三嘆古稀聲,分得乾坤一氣清。天上故人俱告老,江南小子盡知名。瓊花后土醒春夢,夜月空梁黯舊情。地下修文書正朔,也知不獨晉淵明。
幽弦故同調,何山亦吾山。我禿君亦蒼,兩山自年年。鴻鵠有孤尚,魚藏不厭淵。性偏鮮諧俗,幸有先人田。寄跡混樵牧,養寂城市間。赤日長林下,一枕黃虞前。鄰村半涼落,蔀屋時無煙。心多枉系念,于此成華顛。西隴麥就熟,雨足農亦閒。時平征調簡,井里居晏然。
不假天工雨露栽,銀釭火暖自然開。兩莖朱草含煙秀,一朵紅云度水來。春色半浮珠蓓蕾,風情中結錦胚胎。明朝喜事殷勤報,莫遣芳心一寸灰。
吳姬美,遠山澹澹橫秋水。玉纖軟轉綰青絲,金鳳攢花搖翠尾。隔云移步不動聲,騎馬郎君欲飛起。欲飛起,樓上游人鬧如市。
寂寞三家市,龍鐘七十翁。相逢說生理,自詫得農功。雉雊來牟熟,蠶登桑柘空。時平人意樂,邀我一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