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樣花 其四
陌上風光濃處。
忘卻桃源歸路。
洞口水流遲,香風動,紅無數。
吹愁何處去。
陌上風光濃處。
忘卻桃源歸路。
洞口水流遲,香風動,紅無數。
吹愁何處去。
田間小路上風光正盛,讓人沉醉其中,都忘了去桃花源的路。洞口溪水緩緩流淌,香風輕輕吹動,紅色花朵數不清。可這憂愁要吹到哪里去呢?
陌上:田間小路上。
桃源:桃花源,出自陶淵明《桃花源記》,代表理想之地。
遲:緩緩、緩慢。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推測作者可能在看到美好風光時,內心既陶醉又因某些事產生了憂愁,從而寫下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借景表達沉醉與憂愁交織的情感。其特點是景色描寫優美,情感抒發含蓄。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展現了小令詞的精巧與韻味。
扶桑枝上交王父,七鳳車前謁羽君。天遣玉笙誰得弄,時時吹起掌中云。
重瀛猾夏欲窺邊,匹馬西來未入滇。驟卷星沙摧黑獺,疇拋脂骨葬朱鳶。羌獠舊是窮奇族,榛莽都成盜蹠天。千古版圖揮玉斧,控弦何用策長鞭。
憶昨同傾三昧酒,論文時掇百家衣。他年準擬蘭亭會,好畫高人支遁師。逍遙儒墨兩專場,萬遍蓮花嫁馬郎。心若死灰詩欲盡,乞儂西國更生香。
雙槐何亭亭,交柯蔭華軒。昔人去已遠,手植今猶存。寶露流層顛,醴泉灌靈根。枝葉日以茂,子孫日以蕃。愿同紫荊樹,永保矢弗諼。
眼前一望黍離離,燕子忘機歸亦遲。當憶百年緣散處,莫隨頃刻念生時。黃粱未熟誰先覺,荷葉初開我已悲。幸自臨池多暇日,無生有訣慎相期。
竹雞花外弄輕煙,桑柘深深雨后天。過客曾聞遠人說,嚴州風土半宜綿。
大理平生友,相看涕淚存。諫書君最切,往事我難論。放逐心無盡,巖廊道已尊。愿將金石志,長報圣明恩。
軋軋相從響發時,不從他得豁然知。桔槔說盡無生曲,井里泥蛇舞柘枝。
馬祖寺中二株柏,祖師開山手親植。人間風雨越千年,樓宇廢興幾經歷。今惟巨柱撐晴空,舊誠易破新難立。古柏巍然俯殘棋,默無一語暗太息。菩提空羨了無蹤,中華良種永猶龍。龍鐘不改淩云勢,神力不及造化功。偉干凝重如崇阜,高枝搖碧傲東風。三生因果思維外,八極風云指顧中。香葉久無鸞鳳宿,古遺猶令人肅穆。一株中空沃泥漿,不許風霜侵大腹。一株鞠躬若朝參,鋼架扶持添勁足。吾儒自昔愛甘棠,心向往之目未矚。我向偉材三頂禮,慶幸崚嶒今猶矗。
塞云飛,風滿袖,檢點寒夜,料比當時瘦。旅慣天涯應似舊,怪底今年,脈脈情微逗!月華升,人定后,闌干倚遍,贏得青衫縐。蕩漾秋心如醉酒,腸斷魂銷,此意君知否?
惟德是輔,皇天無親。抱獄歸舜,舍財去邠。豚魚懷信,行葦留仁。先世有作,馀慶方因。鳴玉承家,錫圭于民。連城非重,積善為珍。
兩崖叢靄翠氤氳,到訪諸天挹紫氛。曲徑樹啼山寺鳥,幾重門鎖比邱云。泉穿僧舍涓涓細,松帶曇香隱隱聞。欲坐法巖習禪寂,不堪回首夕陽曛。
平生稱曠達,削跡謝浮榮。詩酒堪娛老,田園足治生。看山時覽眺,閉戶少逢迎。萬里聞哀訃,難勝故舊情。
蓬溪元勝地,鮀濟更新渠。龍抱雙流合,虹飛百尺馀。流光環淺碧,潮色混空虛。濯月遙憐汝,乘槎合待余。
府第雄深出圣裁,濠城北面接魚臺。恩波正比淮流遠,瑞靄多從禁國來。周室藩邦基百世,漢家戚里近三臺。金魚玉帶親調膳,日對南山舉壽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