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蘭史泛槎圖 其四
大郎山下客槎停
斗極縱橫辨緯經
讀遍葫蘆漢書本
披圖親驗海中星
大郎山下客槎停
斗極縱橫辨緯經
讀遍葫蘆漢書本
披圖親驗海中星
客人的木筏停駐在大郎山下,仰望北斗星縱橫的位置以辨別經緯方向。讀遍了如同藏在葫蘆里的古代典籍,展開圖卷親自驗證海中的星象坐標。
客槎(chá):指客人乘坐的木筏或船只,槎為竹木編成的筏。
斗極:北斗星,古代常用以辨別方向。
緯經:經緯,原指織物的橫線和直線,此處代指方向、坐標。
葫蘆漢書:可能指古代航海中用葫蘆保存的典籍(葫蘆防水),代指前人積累的航海或天文資料。
海中星:航海時觀測的星象,如通過星象定位的“牽星術”所用星群。
此詩為《題蘭史泛槎圖》組詩之一,當是作者為友人“蘭史”所繪航海圖(泛槎圖)題寫。“泛槎”本指乘木筏渡河,后引申為航海,結合“海中星”等內容,推測創作背景與清代晚期航海活動或文人雅集題畫相關,反映對航海實踐與知識傳承的關注。
全詩圍繞航海場景展開,前兩句寫停槎辨向,后兩句寫閱典驗星,主旨在于贊揚航海者將傳統知識與實地觀測結合的實踐精神,語言質樸而意蘊充實。
清晨發巖邑,車馬走轘轅。
回瞰黃河上,惝怳屢飛魂。
鴻流遵積石,驚浪下龍門。
仙槎不辨處,沉璧想猶存。
遠近洲渚出,颯遝鳧雁喧。
懷古空延佇,嘆逝將何言。
夙駕鳴鸞啟閶闔,霓裳遙裔儼天津。
五明霜紈開羽扇,片時歡娛自有極,已復長望來年人。
聊排靈瑣闥,徐步入清都。
青溪冥寂士,思玄徇道樞。
十芒生藥笥,七焰發丹爐。
縹帙桐君錄,朱書王母符。
宮槐散綠穗,日槿落青柎。
矯翰雷門鶴,飛來葉縣鳧。
凌風自可御,安事迫中區。
方追羽化侶,從此得玄珠。
李門余妄進,徐榻君恒設。
清論暢玄言,雅琴飛白雪。
寒云曖落景,朔風凄暮節。
方欣投轄情,且駐當歸別。
時雍表昌運,日正葉靈符。
德兼三代禮,功包四海圖。
逾沙紛在列,執玉儼相趨。
清蹕喧輦道,張樂駭天衢。
拂蜺九旗映,儀鳳八音殊。
佳氣浮仙掌,熏風繞帝梧。
天文光七政,皇恩被九區。
方陪瘞玉禮,珥筆岱山隅。
洛城聊顧步,長想遂留連。水斗宮初毀,風變鼎將遷。
皋陶德不建,汾隅祀忽焉。宗祊曠無象,聲朔緬誰傳。
枌榆何冷落,禾黍郁芊綿。悲歌盡商頌,太息憫周篇。
來蘇佇圣德,濡足乃乘干。正始淳風被,人勞用息肩。
舞象文思澤,偃伯武功宣。則百昌厥后,于萬永斯年。
茲辰素商節,灰管變星躔。平原悴秋草,喬木斂寒煙。
翻黃墜疏葉,凝翠積高天。參差海曲雁,寂寞柳門蟬。
興悼今如此,悲愁復在旃。彷徨不忍去,杖策屢回邅。
夫君敬愛重,歡言情不極。
雅引發清音,麗藻窮雕飾。
水結曲池冰,日暖平亭色。
引滿既杯傾,終之以弁側。
皎皎宵月麗秋光,耿耿天津橫復長。
停梭且復留殘緯,
雖喜得同今夜枕,還愁重空明日床。
巫岫郁岧峣,高高入紫霄。
白云抱危石,玄猿掛迥條。
懸崖激巨浪,脆葉隕驚飆。
別有陽臺處,風雨共飄飖。
紛吾因暇豫,行樂極留連。
尋真謁紫府,披霧覿青天。
緬懷金闕外,遐想玉京前。
飛軒俯松柏,抗殿接云煙。
滔滔清夏景,嘒嘒早秋蟬。
橫琴對危石,酌醴臨寒泉。
聊祛塵俗累,寧希龜鶴年。
無勞生羽翼,自可狎神仙。
六文開玉篆,八體曜銀書。
飛毫列錦繡,拂素起龍魚。
鳳舉崩云絕,鸞驚游霧疏。
別有臨池草,恩沾垂露余。
流鶯拂繡羽,二月上林期。
待雪消金禁,銜花向玉墀。
翅掩飛燕舞,啼惱婕妤悲。
料取金閨意,因君問所思。
平陽擅歌舞,金谷盛招攜。
何如兼往烈,會賞葉幽棲。
已均朝野致,還欣物我齊。
春晚花方落,蘭深徑漸迷。
蒲新節尚短,荷小蓋猶低。
無勞拂長袖,直待夜烏啼。
伏櫪丹霞外,遮園煥景舒。
行云泛層阜,蔽月下清渠。
亭中奏趙瑟,席上舞燕裾。
花落春鶯晚,風光夏葉初。
良朋比蘭蕙,雕藻邁瓊琚。
獨有狂歌客,來承歡宴余。
甲第多清賞,芳辰命羽卮。
書帷通行徑,琴臺枕槿籬。
池疑夜壑徙,山似郁洲移。
雕楹網蘿薜,激瀨合塤篪。
鳥戲翻新葉,魚躍動清漪。
自得淹留趣,寧勞攀桂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