灉湖作
三湖返入兩山間,畜作灉湖彎復彎。
暑雨奔流潭正滿,適來飛棹共回旋,已復揚鞭恣行樂。
道旁耆老步躚躚,君訝今時盡陵陸,我看明歲更淪漣。
來今自昔無終始,初貞正喜固當然,往蹇來譽宜可俟。
盈虛用舍輪輿旋
三湖返入兩山間,畜作灉湖彎復彎。
暑雨奔流潭正滿,適來飛棹共回旋,已復揚鞭恣行樂。
道旁耆老步躚躚,君訝今時盡陵陸,我看明歲更淪漣。
來今自昔無終始,初貞正喜固當然,往蹇來譽宜可俟。
盈虛用舍輪輿旋
三條湖水回流進入兩山之間,蓄積形成灉湖彎彎曲曲。夏日暴雨奔流,潭水正好蓄滿,剛來時劃船一起在湖中回旋,不久又揚鞭盡情行樂。道旁老人腳步輕盈,你驚訝如今這里都成了陸地,我看明年又會變成一片汪洋。從古到今事物沒有始終,起初堅守正道、遇到喜事本就正常,前行艱難而后有聲譽也值得期待。事物的盈虧、取舍就像車輪轉動一樣循環。
三湖:三條湖水。
畜:同“蓄”,蓄積。
適來:剛來時。飛棹:飛快劃船。
恣:盡情。
耆老:老人。躚躚:輕盈起舞的樣子。
陵陸:陸地。
淪漣:水面微波,這里指汪洋。
初貞:起初堅守正道。
往蹇來譽:前行艱難而后有聲譽。
盈虛:盈虧。用舍:取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詩人可能在游覽灉湖時,看到湖水漲落、自然變化,聯想到人事的興衰,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借灉湖的自然變化,闡述事物盈虧、興衰循環的道理。其特點是將自然與人事結合,富有哲理。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作,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天下稼軒,文章有弟,看來未遲。正三齊盜起,兩河民散,勢傾似土,國泛如杯。猛士云飛,狂胡灰滅,機會之來人共知。何為者,望桂林西去,一騎星馳。
離筵不用多悲。喚紅袖佳人分藕絲。種黃柑千戶,梅花萬里,等閑游戲,畢竟男兒。入幕來南,籌邊如北,翻覆手高來去棋。公馀且,畫玉簪珠履,倩米元暉。
叱馭猶行路,乘槎自鑿空。何如浮海使,絕域渺難窮。
龍節堯封外,鮫衣禹貢同。壯夫能許國,在處百靈通。
左掖頒圭日,東荒析木天。風煙迷甲子,歲月滯丁年。
撫劍驚波晏,投珠異域傳。慇勤遺尺鯉,倍起陸沈憐。
藕花深處好徘徊,
不奈華筵苦見催。
記取南涇茭葉露,
明明風熟更重來。
積水潭益深,積石山彌尊。
山石瞰潭水,一一生秋痕。
或翁曬魚網,或媼負幼孫。
或為仙人驅,橋址留三分。
殘梳碎萬齒,古闕呀雙門。
是皆稟星精,且更為云根。
流水無盡時,石亦亙古存。
拊石懷古昔,高歌動乾坤。
花存人往祗天知,目暗心搖卻自疑。
尚想漢庭傳詔令,如登魯廟見樽彝。
一時鸚鵡娛賓賦,百世甘棠美召詩。
安得殘春逢海上,盡須衰淚灑新枝。
積水流天外,茫茫萬里秋。
估船經島國,潮響到城樓。
浩蕩乾坤小,奔騰日月浮。
蓬萊君咫尺,果否有滄洲?
無銜名片不吃香,
何必麻煩印刷商。
弄墨消閒自己寫,
或逢知客樂收藏。
曲江丞相言不售,
范陽烽火連京畿。
錢翁長余星一周,十年先著鹿皮裘。
如逢海上添籌客,為我聊呼第二籌。
魯連乍覓東海住,安期復從海東來。
飲君壽酒君試問,為是仙才說客才。
燕趙何曾減舊時,
佳人風格重胭脂。
不須老女翻眉樣,
彼此惟投白話詩。
憂危只有客心微,贏得湖光蔽竹扉。
囊有千詩聊寄賞,家無四壁亦懷歸。
青山斷處饒紅葉,黃菊開時少白衣。
近水陰晴容易變,忽驚風雨打窗飛。
黑面猴王今已矣,尚馀石壘疊城濠。
江山入眼花光媚,樓閣凌虛海氣豪。
橫列東西青雀舫,旁通三百赤欄橋。
昨宵茗宴今花會,多少都人載酒遨!
歙山嚴瀨寄荊扉,想見同時雪正飛。
柳動梅殘驚歲換,兒寒女瘦望予歸。
百年偏許詩名在,雙鬢能知世事非。
社友踏泥肯相顧,酒錢更欲典春衣。
世事相牽無了期,平生待足是何時。
拋官不作九閽夢,納祿尚馀三徑資。
紫綬金章寧復戀,黃冠野服自相宜。
耳根贏得長清凈,理亂從今不用知。
南屏步入翠云高,香拆泥封醉碧醪。仙洞聲遲蒼玉佩,賓筵光動紫羅袍。幸逢王化歌麟趾,正及朝家聚鳳毛。何似廣文官獨冷,山齋松竹聽蕭騷。
瑯峰晴睨九秋高,雙榼香攜玉色醪。歌韻有情須著筆,笑談無事幸同袍。山深草木成鱗鬣,海闊云霞落羽毛。采得菊花黃滿地,西風歸騎晚飄蕭。